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RA3日冕MOD同人创作——升高战争:战争阴影

2023-05-28 11:13 作者:将军级战列舰  | 我要投稿

前排提示,本文为红色警戒三日冕MOD二次创作,本文一切观点均代表个人观点,非官方设定,如有出入在所难免。本文的一切事件、人物姓名以及事迹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权侵删

                                                                 我是分割线                                               

第壹章:战争阴影 

  战争带来的,永远只有毁灭。。。。

  西元1898年的冬天的一个夜晚,年事已高的升阳老天皇在睡梦中猝然长逝,国不可一日无君,年轻的升阳太子即位,称仁吉天皇,消息传出后,升阳举国上下,无一不对老天皇驾崩感到哀痛:这位老天皇向来以保守的执政方略与和平的外交政策而闻名,他在位时期,不仅升阳本国经济长期稳步增长,也与周边各邻国,尤其是自己的宗主国:神州,之间的关系格外和睦。因此,在此消息被升阳官方宣布后,周边各国君主与领导人都不约而同对此感到由衷的悲伤:毕竟失去了一个不错的邻国君主。与此同时,他们也都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团前往升阳,一是为了表示对老天皇驾崩的哀悼,同时也想探探新天皇——仁吉天皇的口风,看看他要怎样治理他父亲留下的基业。。。。

  在升阳老天皇的哀悼会上(这场哀悼会很盛大,可见这位新天皇的孝顺),神州外交官员李仁奇是第一个看见这位新天皇的人,据他回忆称:这位新天皇是一位理智的人,哪怕是在父亲去世的时候,他也不会像其他的皇子一样放声嚎哭,而是在努力压制自己的感情,强忍着自己的悲痛招待外宾。“他是个理智的人。”李仁奇讲到。在几日之后与各国代表团的会谈中,这位新天皇也为各国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个性情平和,为人和善的人。”安南外交大臣如是道;“他很有志向,他想让自己的国家伟大起来。”暹罗外交官评价道;“他很热情,他大概会延续他父亲的外交政策,继续开展和平外交。”高丽的外交官也如是评价。。。。。总而言之,绝大多数国家的代表团都对这位新天皇抱有不错的看法,但让他们难以想到的是:几个月后,这位“好好先生”会捅出多大的篓子。

  尽管这位新天皇在各国代表团的面前表现得体,但是这位仁吉天皇其实是与他那保守平和的父亲大有不同的:他是一个极有野心的人。在他还年轻时,有一次,他正在书房读书,但读着读着,他忽然愤怒的把书扔到了地上,并大声喊道:“大丈夫屹立于天地之间,不做出一番大事业,读这破书作甚?”,这番离经叛道的行为,本会受到惩罚,但却受到了他的老师:谷川近次郎的赏识。此君是一个典型的战争狂人,他在朝中很有势力,但因其执政政策激进且极富野心(这与老天皇的平和保守政策显然是不符的),从而被派与一些朝中闲职,但老天皇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让他担任亲王(即现在的仁吉天皇)的老师,因此,他得以时不时向这位未来的天皇传达一些激进好战的思想。现在这件事发生后,他传输自己的思想给亲王的行为便更加频繁,在他的影响下,这位未来的天皇,逐渐好战了起来。。。这位天皇“恩师”,在天皇即位后立刻被大力提拔为外务大臣,负责处理外交事务,毫无疑问,这一举动无非在传递一个信号:一场大变故势在必行。。。。

  而对于仁吉天皇本人,他此刻正在考虑一个问题:由于各种原因,神州所爆发的经济危机,正不可避免的波及到了升阳,升阳一向平稳增长的经济增长正逐渐陷入低迷,国内出现了不少大规模罢工游行,升阳百姓对其的不信任也日益加剧,一些反对势力也开始趁机活动。。。。这位新天皇一上任便遇此危机,于是,他便头昏脑热,指望发动一场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并且夺取更多的土地,使升阳得到发展的机会。想到这个想法后,他先是被吓了一跳,但随之,他又觉得非常可行,于是乎,他便叫谷川近次郎与一些将领(这些人多是谷川的密友)前来商议。

当晚,在天皇的书房里,天皇和几位将军以及谷川近次郎,商议着有关战争的问题。而会议的结果是注定的:打。因为他们认为,忙于处理与泰西列强、伊甸尼亚之间的冲突以及急于解决本国经济危机的神州,是无暇控制阻拦他们的,即使想这么做,他们也难以派出军队解决,只能寄希望于口头的谈判。因此,只要不损害神州的利益,开战就不会捅出多大的篓子。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他们下定了决心,同时,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前不久还指望与升阳平相处的邻国­­­高丽。于是乎,在天皇的授意下,升阳海军舰队数次出现在高丽与升阳两方争议海域附近,并举行颇有挑衅意味的军事演习。

  而这一大战的前奏,却被高丽人所忽视了:此时的高丽,虽然也受了神州”大萧条“的影响,但与升阳不同的是,前不久,他们在神州的支持下,夺取了一片位于南印度洋的不列颠领地,在胜利的喜悦下,忙于庆祝的高丽人无暇管理升阳方面的挑衅。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没有感觉到气氛的逐渐紧张:高丽大将朴勇就是其中之一,他屡次上书,要求高丽理政大臣李汉鹤(国王尚且年幼,无法处理国事,由理政大臣代处国事)对升阳的挑衅做出外交抗议,或者召集部队主力从南印度洋回到国内进行防范。但后者却并未给予起明确答复。原因也很简单,这位理政大臣,此时正怀着一种自傲与激动,他认为,升阳人不会也不敢向高丽发动进攻,毕竟高丽曾击败过泰西列强不列颠(这其实是在神州大力援助下才做到的),只凭这一点,升阳人就不敢发动进攻:同时,根据这位新天皇与之前高丽代表团签署的共同宣言,升阳主动进攻的可能性小之又小。在这个念头的指导下,他并不对这件莫须有的事感到担忧,因此也并未做出有效反制措施。甚至他在后来的一场公众演讲仍坚持声称:升阳绝对不会与我们开战!

  而这种按兵不动的行为对于以朴勇将军为首的抵抗派来讲,无疑是难以接受的。他们觉得,尽管这位仁吉天皇当初与高丽代表团说了不少漂亮话,但他是否会遵守自己的承诺是要打上问号的,并且,他们认为仁吉天皇身边的人,可并非等闲之辈,因此他们任然坚持上书要求官方做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官方仍有着一丝侥幸心理,但还是不得不召开议政会议对这件事的处理上展开商讨。

  在议政会议上,参会人员分成了鲜明的两派,一派要求尽快对升阳的挑衅做出反应,另一方则认为这件事应该只是升阳一方的无心之失,没必要搞成这样,应该暂时缓缓,等升阳方面冷静下来再处理。会议上,双方唇枪舌剑,吵了整整一天,最终甚至发展到拳脚相向。会议结束后,由于主和派占强势,因此高丽仍然难以对升阳作出有效的回应。对此,一位抵抗派官员如此评价道:“比起升阳的入侵,国内的不抵抗主义才是更大的威胁。”

  正当高丽国内忙于争吵时,远处的升阳却呈现了另一幅图景,举国上下大都积极备战。与此同时,在经过长时间的等待后,仁吉天皇心心念念的机会终于来了:西元1898年末,一艘升阳军舰在双方争议海域参加演习时不慎触礁沉没,船上官兵部分丧生,部分被其他参加演习的升阳军舰救起,仁吉天皇得知消息后,欣喜诺狂,他下令隐瞒真相,并对外宣称该军舰为高丽埋藏在该水域的水雷炸沉,“这是高丽人窥伺升阳领土的明证!!!他们在挑衅我们!!!而升阳人会用铁一般的力量告诉他们,欺负升阳人的代价是什么!!!那就是——开战!”他在议政会议中如是说道。消息一出,升阳举国哗然,反高丽情绪日益上升。仁吉天皇抓住机会,大力进行备战宣传,而且还宣称一定要让高丽为此付出代价。

  面对升阳方面的指责,高丽方面的抵抗派官员并不意外,但是众多主和派官员都感到难以置信:这位不久前还忙于宣传双方和睦友好的新天皇,上任不到几个月,态度就来了一副九十度大转弯。这让他们感到震惊之余,同时也让他们立马明白,必须立刻做出反应,首先要发布事件真相,澄清此事与高丽无关,同时也要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威胁,最好是通过第三国调停避免一场不必要的战争。他们首先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宗主国——神州。

  西元1899年初,一台轿车停靠在神州驻高丽大使馆的门前,高丽理政大臣李汉鹤与他的几名随从急匆匆的走下了汽车,在向守门人出示自己的证件后,他们便急忙走进使馆,前往神州驻高丽大使办公室。对于他们来讲,现在的事关乎国之生死,只有神州的出面,才可以挽救高丽的命运。

  “请进”一个雄浑的男声从门内传出,打开门后,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从书桌后站起,前来迎接。此君就是神州驻高丽熊武浄,此人本为武官,但后来由于腿部负伤,便转入政界,因其为人痛快直爽,平易近人,讲话言辞得体,不露锋芒,因此在外交界颇有美名。在短暂的寒暄后,李汉鹤便道出了自己之所以来到这里的真实目的:他希望神州出面,调停这场升阳与高丽之间不必要的战争,以求让高丽得到一个和平的环境发展。

  面对高丽的这一要求,熊武浄表示关切:他这几天也在报上看到谈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的相关文章,同时,他的祖国——神州也正在南洋与泰西列强与伊甸尼亚陷入了纠纷与混战,他曾看过那些南洋国家的人民被泰西与伊甸尼亚支持野心家们盘剥与迫害的惨状,他作为武官,深知战争之恐怖,他并不想看到战争开打。他便很快表示:尽管现在神州面临着诸多困难,但神州方面一定会尽到宗主国的义务,站在公平正义的立场上,协助双方解决战争危机。在得到这番肯定的答复后,李汉鹤略感宽慰的到了些,在道谢过后,便退出了神州驻高丽大使的办公室。

  结束这次会面后,熊武浄立刻向自己的上司拍去了一封电报,报告这次会面的内容,并重申了高丽政府的乞求。对此,神州上层很快便给出了回应,宣布将与升阳高丽开展协调双方关系的三边会议,以求升阳高丽双方之间的战争威胁可以被和平化解。升阳高丽双方都对该举措表示赞同,并且都开始做起了会议准备

  几天后,由神州主持,用于调节高丽与升阳之间的关系的三边会议于神州泉州港正式举办。会议上,升高双方就经济,外交等问题上展开了有序的会谈,但在会议第三天涉及到领土与国防问题时,双方便产生了明显的分歧:升阳方要求得到争议地区的所有土地,而高丽方的谈判官员有多位抵抗派官员,因此坚决反对,声称寸土不让。双方在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后,仍然并未分出高下,“高丽诸君。”升阳外务大臣谷川近次郎道:“既然你们不愿意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那就让我们战场上见吧!”说罢,他向神州方面的有关人员告辞,随后转身就走,升阳代表团也随其离开了会场,会场只留下了脸色难看的高丽代表团。

  “看来,大战是无法避免了”高丽外交官躺在自己的椅子上,悲痛地说道。他们现在不得不要去面临一场大战了,多少年来的和平,终就在今日毁于一旦。主持会议的神州外交官员安慰道:“如果战争真的无法避免,神州方面仍然会尽最大努力让这场战争和平结束的。”这句话还是起到了一点安慰作用,高丽外交官重新振作起精神,起身向他道谢,随后便离开了会场,他要启程准备回国,通告这一坏消息。

  在得到消息后,高丽举国哗然,大战此时已是难免,高丽理政大臣李汉鹤无奈,只得将此事通报给国王,请他下达指令,在随后的一场全国广播中,尚且年幼的国王用他还略带稚嫩的声音宣读了备战诏书,随后,高丽便组建了战时内阁,全国进入戒严状态,同时开始了全国战争总动员,并任命抵抗派领袖朴勇为战争总指挥,大量军队被调往了预计要发生战争的地方,而在南印度洋的远征军也接到命令,准备回防国内。

  西元1899年1月31日,朴勇的军用专列抵达了釜山,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增援部队。他将负责以釜山为代表的沿岸重要城市的防护。此时的釜山,对于大战的恐惧冲散了他们对于即将而来的新年的喜悦,朴勇在自己的日记里写道:“恐惧与慌张覆盖着整个城市,人们情绪低迷,街上没有几个人,各种店铺也关门了,有些人正逃向内陆,总而言之,整个城市已乱成一团,务必要尽快采取措施。”对于这种情况,朴勇下令,派遣一支部队将市民安置到内陆的临时安置区,在战争结束后再把他们接回来,并赔偿其经济损失。做完这件事后,他便开始向各沿海城市集结部队,并维修老旧的沿海防线,并在海域中布下数量可观的水雷防范敌舰。做完这一切,他便开始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而反观升阳方面,由于早有准备,他们备战的动作很迅速,在短时间内就集结了10余万兵力与数百艘战舰,随后将其集结于沿海地区,以备随时开战。同时,他们成立了战争指挥部以作为指挥。但是开战却并未如他们备战一样迅速。在和谈崩溃的消息传来后,一开始,几位稍微理智一点的将军还认为,立刻发动战争是否有些过于冲动与不理智,再怎么讲,也应该观望下高丽方面展现的实力再开战。因此,他们命令手下人不急着出征,同时集体上书,希望天皇理智处事。

  当夜,一封言辞恳切的劝告书经由带有左派色彩的作战总指挥海军大将藤野十五郎之手被传到了天皇手上,但是,他们并未改变仁吉天皇的想法,而是很快就被叫到指挥部,得到了仁吉天皇的一顿痛骂:“怎么,难道你们要让高丽人准备好后再开战吗?我本以为,一位升阳的将军,应该是勇敢而无畏的,而今日看来,我手下的几位软蛋们不配担任这个职位!!!”经过这番痛骂之后,他勒令这几位将军立刻带兵行动,同时放出狠话:以后如果再有人对战争政策有所非议,以叛国罪论处。由此以后,升阳国内的反战派便不敢吱声了。

  而这位天皇的态度,却仍然如他当初那样让人感到摸不着头脑,在他骂完他的几位将领后,他便气鼓鼓的回自己的寝宫去了。然而在回去的路上,他却又去找回了这几个将军,去问他们:“你们对于这次这场战争,究竟有怎样的看法?”几位将军吃了前面的一顿骂,此时都嗫嚅这不敢吱声。“算了。”仁吉天皇开口说道“其实你们说的呢,也不无道理,但是现在,也早已没有回头路可走了。你们都回去吧,我不会再追究你们的责任了。”说罢,他便遣散了这几个将军,跟着自己的侍卫回寝宫去了。

  在天皇与好战派将军的强制命令下,升阳各大部队立刻开始了行动,西元1899年2月15日,数百艘升阳军舰与8万大军集结对马岛,负责指挥他们的是海军大将藤野十五郎,他计划直接进攻高丽第一大海港釜山,以及其他高丽东部沿海工商业重镇(进攻西部的城市可能会冒犯到神州),以此为切入点,逐渐深入高丽内陆,并用武士级战列舰轰击高丽沿海的其他工商业重镇,迫使对方臣服。 藤野十五郎的计划倒是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由于海陆军调动脱节,尽管海军已准备完毕,但是升阳目前调动的陆军太少(为此,仁吉天皇又痛骂了他的陆军将领们一顿),如果贸然发起进攻,那他的军队是难以覆盖到高丽东部沿海各个工商业重镇的。考虑到这,他们只好又等了几天,等到陆军军队正式准备好后,他们才开始了等待已久的攻势。2月25日0时许,他们启程了。。。

  而在几小时后的高丽釜山海滨,这座昔日美丽的沿海城市如今已毫无生机,街上只有一些身背武器的士兵正在搭建街垒,一些诸如坦克,自行炮之类的作战单位被安排到了指定的战斗位置上,士兵们大都面色凝重的做着战斗准备,他们等待着,同时也想多望望这个世界几眼,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还能有多久呢?而此刻,朴勇正在他匆匆营造的釜山沿海防线上站着,眺望着远处的海洋,该防线尽管营造匆忙,但毕竟有之前的基础在,因此其仍有数米钢筋混凝土,配有数百门大炮,近千个火力点,对付敌军可以说是够用了,此时他正站在防线上,眺望向远方:远方,海边的日出是那样壮观,看到这样壮观的的美景,他随之低下头对自己的随员说:“要是能永远这样去欣赏美景,不去打什么仗就好了。”说罢,他又抬起头看了一会,随后自顾自地说:“升阳的舰队快到了。我该回指挥部了。”说罢,他离开了防线。坐上他的铁甲车回指挥部了。

  远处的海天交际处,是庞大的升阳舰队的剪影,在日出的盛景下显的格外威武。

  一场大战,已是难免。。。。

  未完待续



RA3日冕MOD同人创作——升高战争:战争阴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