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考研调剂|中科院跨专业调剂经验分享

今天写了一篇经验贴顺便发一下~
简介
一志愿华科规划学硕,调剂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医专硕。
一、写在前面:对调剂的认知与心理底线的设置
这个阶段一般会有很多同学还处于不清楚能否进入一志愿复试也不知道要不要调剂的纠结状态,心理上的纠结也会阻碍行动上的准备工作。这里有两点:首先,准备一志愿复试与准备调剂并不冲突,很多工作其实是重复的;其次,并不是“决定了调剂”就一定能够调剂成功的,不到最后在调剂系统中确认拟录取的时刻,我们手中依旧是“0 offer”。一定要确立一个认知,调剂就应该先“广撒网”,看到最后哪些offer的选择权最终到了自己手中,这个时候才是“决定”要不要调剂的时刻。我也有同学第一次的三个调剂名额都通过了最终选择了其中一个offer。
另一方面,虽说行动上应该“广撒网”,但心理上一定要在开始就设置好“调剂底线”。对自己来说,平台和专业哪个更重要?接不接受跨专业调剂?(对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同学很难调剂规划本专业)调剂什么层次以上的学校是可以接受的?在后期调剂系统开放以后,大家很容易因为激烈的竞争而“头脑发热”,在入学以后又退学的情况也有许多,所以为了不耽误自己的时间,一定要在准备的初期就给自己设置好调剂的底线。
二、调剂流程与时间节点
调剂的流程信息其实很容易找到了,主要包括:
初试成绩公布——国家线公布——报考院校校线公布——报考院校院线公布——复试名单公布——调剂院校通知公布——预调剂系统开放——调剂系统开放——复试通知确认——拟录取确认
调剂的同学们建议最好能在预调剂系统开放之前确定有可以接收的调剂学校,调剂院校通知公布之前和目标导师取得联系。
三、筛选院校与套磁信
筛选的院校分为两类,首先是往年有调剂名额的(通过小程序、小木虫、公众号、学长学姐等获取),其次是不确定有没有调剂名额但自己非常想去的。
套磁信主要发送给研招办老师和目标导师。
发套磁信最重要的是不要因为邮件没有被回复而丧失信心,有十分之一的邮件被回复已经非常好了,要记住最终我们只能有一个调剂去处,哪怕只有一位老师回复并且欢迎你加入那就是成功的了。
四、跨专业调剂套磁信的书写
针对不同的目标导师,写不同的套磁信,但套磁信的共同目的都是表达“你想加入”,和“你能够加入”这两个核心点。
对生医专硕而言,导师的方向实在太多,比较建议的是联系生态方向(景观)或者有做生态规划的导师。写信前一定要阅读相关领域的论文,从自己的本科经历中寻找能够匹配的经历,套磁信的主体部分应该是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地回答“你为什么能够加入”这个问题。
在匹配度之外,还要体现自身的优秀。能够体现学习能力强的经历和学生工作经历等都可以用简单明了的方式放上去,并附上简历。
五、面试方法论:匹配与优秀
面试就是要在沟通中将对方拉进能让对方注意力聚焦于自身的场域,并在这个场域中表现出自身的匹配度和优秀。
相比于书面的套磁信,综合素质的优秀在面试中更容易体现出来。而前面在写套磁信的过程中你已经能够回答跨专业调剂经常被问到的关于自身匹配度的问题,所以,自信和真诚就是打动对方的最后一步。
六、注意事项
1、在调剂系统开放前最好就能确定自己要申请的3个调剂位置,第一次填报的3个位置非常重要,尽量能够有至少一个比较确定能够接到复试通知的。在这一步上研招办老师的作用至关重要。
2、已经接到复试通知的学校不要撤掉申请。
3、很多学校发放复试通知的流程是研招办老师把网站数据下载下来再进行筛选,如果前面有同学拒接了复试再按顺序往下发放复试通知,所以要密切关注是否有其他同学收到了复试通知并结合时间考虑是否撤销调剂申请。
4、部分院校开调剂系统只是走过场,可能在复试时就已经面试完毕,这一点需要提前确认。
5、调剂期间务必保证在学信网研招网填写的电话畅通,并间隔固定时间登录系统查看。
写在最后:
调剂是一场心理战,需要用严密的方法论来克服不确定性带来的心理压力才能够上岸。
稳住能赢!
祝大家无论成功与否都能在这次经历中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