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面

有人说,没有好好告别的人一定会重逢。
那么好好告别的人呢?有可能已经见了此生最后一面。
如果见最后一面的时候,一起吃了个面,那么“吃面”这件事本身就有了一种莫名的仪式感,同时也为“告别”平添了几分宿命感。
在电视剧《狂飙》中,就有两场吃面告别的戏。
高启盛好好吃完,再来一碗。杨健孝不能尽,吃了一半。
1
每年生日那一天,父母都会按照家乡习俗,一大早给我做猪脚面线吃,而且必须要吃完一双水煮蛋,这样生日才算圆满。
高启强高启盛兄弟俩见最后一面,吃的是猪脚面,那一天是高启盛生日。
大概人之将死,最想吃的未必是山珍海味,心心念是记忆中最熟悉难忘、有故事的家常味道。犯下“贩毒+杀人”重罪的高启盛,自知死罪难逃,在自己生日那天偷偷潜回京海,约大哥高启强在一间小店见面,让哥哥请他吃猪脚面,并趁着高启强点单时候偷偷用哥哥的手机报警。
高启盛行将赴死,关于一碗猪脚面的记忆涌上心头:儿时,母亲带着他们兄妹三人路过这家店的时候,高启盛饿得不行,非要吃猪脚面。妈妈只买了一碗猪脚面。妹妹吃猪脚,弟弟吃面,大哥喝汤。大哥骗弟弟妹妹说自己不爱吃猪脚不吃面,其实他最爱吃的就是猪脚面……父母故去之后,高启强长兄为父,辛苦卖鱼持家,供弟弟妹妹读完大学。小小一碗猪脚面,里面的恩情大过天。
临了,高启盛抱着碗喝汤,不顾哥哥催促,说“哥,我还想再吃一碗面”。此时他眼里已有泪花。吃完最后一碗面不久,高启盛就抱着刑警队长李响同归于尽,帮哥哥纳了投名状,顺便将举报之功给了高启强,成全了护佑自己成长的兄长。
剧里高启盛有着斯文败类的疯批人设,是个睚眦必报的狠人。李宏伟一句“你就是个臭卖鱼的”嘲讽他们兄弟,被高启盛死死记住了,逮到机会拿着冰冻鱼狂扁李宏伟致死。狠事必定做绝,泄愤当求痛快,最后一碗猪脚面也要连面带汤吃个干净,了却一点心头愿。
因为抱着必死的心,这碗面倒像是装满了对母亲的怀念和兄妹三人极深的情感,吃进肚子里,装在心上,黄泉路上好见故去的母亲,于己也算求个圆满。
2
高启盛拿枪劫持哥哥高启强,演了一出好戏,走出面馆与警察对峙,领队的正是缉毒队长杨健。
剧里杨健那一碗没好好吃完的面,藏着更多的是不甘与不舍。
杨健曾是嫉恶如仇、正义凛然的缉毒队长。为了能配得上做孟家女婿,投靠腐败黑恶势力,进了供电局走向高位后受贿巨款。事情败露之际,杨健和兄弟马涛逃命前,回了趟家看望老母亲,再吃一碗老母亲做的面。
于事业,杨健享受过财富权力地位,也曾风光无两,如今成为逃犯,终究不甘;于老母亲,此去逃命,养育之恩亏欠无报,必然不舍。大概料想这是最后一次和老母亲见面了,当老母亲说给你做一口吃的,他说来碗面条吧。老母亲做了家常荷包蛋青菜面。这碗面,应该就是杨健从小吃到大的母亲的味道,家的味道。
杨健从自己大碗面中分出一碗给母亲,要母亲陪他吃点。老母亲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然后听得儿子一边吃一边交代姐姐孩子上学的事托人办好了,养老院钱交了,老母亲大抵猜到了这是在告别,此去可能再不相见的告别。母子各怀心思,自然吃得不尽心,面也没好好吃几口,杨健就要赶路。
临走前看到老母亲佝偻着身子,在厨房收拾垃圾的背影,杨健抢上前去收拾好垃圾袋,紧紧握住老母亲的手,老母亲早已是泣不成声。杨健最后还是放开手,拿着垃圾袋,忍痛离去不回头。
于是这碗没好好吃完的面,也成为杨健的人生写照。好人做了半生,坏事没有做绝,最后没有走上鱼死网破的绝路,在徐忠的劝说下,放弃抵抗,弃枪投案,留下和老母亲再见面的机会。
3
2011年,我应征入伍。入伍前,新兵在老家德化县城武装部集合。出发去四川乐山的部队前,武装部厨房特地煮了一大锅家乡风味的面。
负责来领兵的是一位戴眼镜,微胖的四川籍排长,只见他打好面,一手端碗凑近嘴边,一手拿筷子夹起面条,吸溜了一口,边吃边微笑地对我们这批同乡的新兵说道:“这是你们去部队前,吃的最后一碗家乡的面,好好吃。”
两年后,退伍之期到,我们这批退伍老兵离队的时间安排在凌晨四点多。在去支队集结前,老中队的炊事班特地安排了夜宵面。和往常每晚点名后就寝前的夜宵一样,炊事员会根据报名人数,煮一锅青菜面。大伙儿自己打面,旁边是摆满多达十几种调料的餐车,个人根据口味自己调味。
作为闽南人,我口味清淡,调味简单。很多四川重庆云南广西籍的战友口味重,哪怕只是几口面条,也会加各种酱料辣油精心调味。经常是我已经吃完面了,他们刚调好味。后来我才逐渐意识到,我只是吃面填饱肚子,他们是在满足挑剔的味蕾,并享用之。
家乡的面,回到家乡很快又吃上了,很多同年兵却再未谋面。
4
两年多以前,我和一位友人,最后一次一起吃饭,吃的是莆田卤面。
那是她很喜欢吃,并且向我强烈安利的一家面馆。那时候我们都不晓得那可能将会是一起吃的最后一顿饭。期间,闲话日常,回忆过往,表面平淡,内心波澜。那时候各自心里相信以后还会有很多一起吃饭的机会。
那不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却是最后一次一起吃面。
后来分别之时,也没有好好告别。言已尽,意难平。
再后来,我又一次故意路过那家店的时候,发现原来的面馆早已改换门庭,卖的是烤鳗饭、铁板饭,新的店也关门贴起“吉店转租”了。只有在门头上方不起眼的地方,还留着一小块遮雨蓬布印着旧面馆的店名,还能确证这是我们吃“最后一面”的地方。
于是我再也吃不到记忆中的那一碗面了。
大概有些遗憾会终其一生无法释怀,只是随着时光流逝慢慢淡去。
但是,没有好好告别的人一定会重逢,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