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笔记本触控板为什么难用
对于 MacBook 用户来说,优秀的触控板体验经常被列为无法割舍的重要原因。而对于 Windows 用户来说,糟糕的触控板体验让鼠标依然占据着笔记本最佳拍档的位置。
移动按压操作
关键的一项在于按压点击操作。Windows 笔记本触控板的按压反馈并非所有区域都是一致的,在边缘区域经常按不下,「难用」的评价随之而来。
原因在于大部分电脑的触控版像是一个「跳板」,一部分固定,在另一部分实现按压点击。触控板在这个动作上的可用性只有一半。
苹果的Force Touch 技术,用振动马达模拟出按压的力度反馈代替传统的机械结构,并且在四角都加入了力度传感器,全区域都能实现相同的触控手感。
苹果的妙控键盘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机械结构设计。通过杠杆的原理,用机械结构覆盖了四角这种最难受力的部分。用户在任何区域按压下去之后,压力实际都会传导到中心的按钮上,从而实现了全区域可按压。
更高的精度与更大面积
在光标移动上,大多数 Windows 笔记本的手感总是感觉更「飘」一些,触控板在精度和跟手性上需要更加优化。
最后一点影响触控板使用体验的因素则是单纯的面积大小。当触控板面积不够大时,光标移动就需要手指频繁的抬起落下。
如果要让一块好的触控板能够物尽其用,在优秀的硬件基础上还需要操作系统和第三方 App 都花费些心思去配合,Windows 系统在这方面来说还需要慢慢来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