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微论-李纨

李纨是三个孙媳妇中办事能力最弱的一位,她几乎是没有单独处理过家务。处理家务不是她的擅长,或者说,李纨根本就是拙于庶务。都说她是品格高洁,但是从书中却又看不出这方面太多的证据。她确实没有凤姐那般贪酷,但是她不管家,她又如何能贪酷起来呢?她善待下人么?但是贾府中,除了凤姐有过打骂下人的例子,还有哪一位主子有过呢?王夫人有过,但是王夫人是有缘故的,而且只有唯一的一次而已。所以李纨所谓宽待下人在贾府中也不是突出的优点。其他方面呢?还真看不出李纨有何出众的地方。她德行高吗?也不太能找出证据来。反倒是她有些羡慕嫉妒恨的心理。特别突出的是,她对于凤姐有几分醋意。平儿被凤姐打了,她一直作为把柄拿在手里,当作是制约凤姐的一张牌,时不时就拿出来。李纨这样,看起来是同情平儿,实际呢?是羡慕嫉妒凤姐。她知道凤姐虽然能力强,但是还得有个好的帮手,正所谓她说平儿是凤姐的“总钥匙”。她数落凤姐不配给平儿提鞋,也是因为她嫉妒凤姐,甚至是有些生“恨”了。书中有对李纨的评价——“槁木死灰”,说的是李纨性情清寡,不张扬,没有生气,感觉她是一种孤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是李纨在园子中并不是总是这样的。她也有十分活跃的时候,她也有张扬的时候。例如第一次起诗社,她就自告奋勇地做社长,很是高调。而她见平儿了,对平儿动手动脚的,说了平儿很多溢美之词,弄得平儿都害羞了,这能说李纨是一团死灰吗?她向凤姐要钱建诗社,凤姐说她有钱,不舍得,她倒是说了一番十分世俗的话责难凤姐。而实际上凤姐说的一点错也没有,李纨确实有些小气。李纨这样能说明她清心寡欲吗?在贾母、王夫人这些长辈面前,李纨不甚说话,但是在园子里和姊妹们在一起的时候,她的话是较多的,也是一同说说玩笑什么的。在园子里的时候,她是展现出了心性的另外的一面的——被掩藏的一面。

李纨作为寡妇,在贾府中是受到优待的——在经济方面。凤姐说:“老太太、太太罢了,原是老封君。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他们顽顽,能几年的限?”不过,李纨并不因为这样而显得豁达,办诗社本是她的主意,也确实是花费不多,但是她还是要找凤姐拿钱,不愿自己掏腰包。或许她是为了贾兰今后的生活着想,但是也显得她不够豁达,有些斤斤计较的。就这样,她还说是凤姐“天下人都被你算计了去”,有些恶人先告状的意思。而她所说“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他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这东西亏他托生在诗书大宦名门之家做小姐,出了嫁又是这样,他还是这么着;若是生在贫寒小户人家,作个小子,还不知怎么下作贫嘴恶舌的呢!”全然不像是诗书门第闺秀所应该有的教养,倒是很市侩。李纨清心寡欲?未必尽然。
和贾府相比,李纨才是出身于真正的书香门第。她识字,但是对于作诗填词并不擅长,她的文学水平并不高。她真正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代表。虽然宝钗说过“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宝钗她确实是大观园中数一数二的才女。李纨则不能望其项背。很多人说李纨虽然不会写诗,但是文学评论不错。但是我觉得,她前几次推宝钗为冠首,而后面又推黛玉为第一,其实更多是在宝钗和黛玉之间搞平衡。而且首先推宝钗第一,更多是为了压一压黛玉的傲气。黛玉曾经玩笑过李纨,李纨是记得的。
很多人认为李纨是程朱理学、礼教的牺牲品,她从小的教育使得她有了这样的“槁木死灰”一般的性情。只是李纨的这种性情,不是全然因为天生,而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是寡妇——寡妇门前是非多。府里的是是非非,她能没有看见听见?不是的,只是她要刻意去避开这些,躲开这些。例如李纨暂时管家的时候,多是探春在主导,李纨就像橡皮图章。一般人都是在说这是因为李纨没有那个能力,探春有能耐。但是真的就这样绝对?或不能。因为一旦管家了,不管是像凤姐那样泼辣果断,还是像探春那样有魄力,都是要和上上下下打交道,是要介入到是非中去的。这样人情世故多了,名节就有些危险了,闲话就会出来。最好就是把自己扮成一个“傻子”。假如真是这样,李纨的城府和心计也是挺深的。但是无论李纨如何想要将自己置身事外,她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她磨灭不了自己的喜怒哀乐,磨灭不了自己固有的性情。她虽然是寡妇,是“未亡人”,但是她的生活不是一味地等死而已。她其实是有自我的,李纨不是看不到自己,只是基于当时的价值观,她只能是掩盖起来。贾府需要她作为一个典型的寡妇节妇,她也必须做一个典型出来,这是她的职责所在。或者说她活着的意义比起死去更为重大。有学者认为,李纨最后是丧子;有人认为李纨最后是做了贵妇人。不管如何,李纨的悲剧性不因为她的结局而有本质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