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二十四章 托梦

2020-01-28 19:39 作者:墓雨饕餮  | 我要投稿

    陈家这边,病情说清楚了,他们也信了,陈韫没事了,张子语和张家二哥都要告辞。


    三姑母苦留他们用膳。


    “昨日陈家表弟凶险万分,祖父已经知晓,只怕一夜不曾阖眼。我得赶回去,将表弟痊愈的事告知祖父,让他安心。”张家二哥笑着拒绝。


    张子语想到自家嫂子,这会子只怕同样焦急不已。于是,他也拒绝了姑母的留膳,要同二哥一起回去。


    姑母知道张子语没有马车,又让陈晏北送张子语。


    张子语没有推却。


    张家二哥却说:“姑父姑母这边也忙。表弟好了,亲戚朋友少不得来恭贺,大表弟要帮忙应酬,还是我帮忙送长苏吧。都是一家人,何必这样客套?”


    “是啊姑母,我跟着二哥回去就好。”张子语也这样说。


    陈晏北昨夜也是一夜未睡。


    现在弟弟病情有了着落,他心中大石落下,一连打了好些哈欠,疲惫难掩。这边能早点安顿好,去睡一觉,也是不错的。


    “也好。”三姑母没有再谦让,“这次轻待了,改日再请你们兄弟。”


    然后她又对张家二哥道,“替我问你祖父的安,就说韫儿病势已经减了大半,让他老人家安心。等韫儿再修养几日,我带着他上门给外祖父磕头。”


    张家二哥道是。


    兄弟俩从陈家出来。


    陈晏北和三姑丈送他们到大门口。


    张子语和张家二哥作辞了三姑丈,登车回程。


    路上,张家二哥打量张子语数眼,问他:“长苏,你的医术,是跟谁学的?”


    “自己看书”张子语道。


    张家二哥摇头笑了笑,道:“你既不肯说,也罢了。这次的事,虽说治好了陈韫,也太胡闹了些。万一他真的没醒过来,你们可怎么办?往后行事,要稳重几分。”


    “是。”张子语答应。


    这次没有给张家二哥惹事,也没有给陈家惹事,反而让陈家欠下一个大人情。这是张子语的本事,却也有张家二哥的功劳。


    祖父让张家二哥处理这件事,结果很圆满,张家二哥的能力更添一筹。所以,他对张子语的怨气就减轻了些许。


    张子语见张家二哥态度甚好,似乎有拉拢结交之意,又想到状元巷那边人口众多,关系繁复,他不想掺合,所以路上沉默寡言。张家二哥问一句,他答一句,答得很敷衍。


    马车很快到了七弯巷,张家二哥下来,给李氏行礼。


    张子语的哥哥比张家二哥大,所以李氏也是张家二哥的嫂子。


    到了门口,自然要给李氏见礼。


    李氏笑着,和张家二哥施礼。


    张家二哥也是一夜未睡,疲惫极了,没有多坐就告辞。


    等张家二哥一走,李氏脸色收敛,不露喜怒,让张子语坐下。


    夏荷端了茶。


    李氏捧着青瓷缠枝纹茶盏,粉润指尖沿着茶盏边沿轻轻摩挲,如水般清湛眸子微闪。她不时用盖子轻轻撩拨浮叶,袅袅茶香氤氲,熏得满屋茗香。她低垂眼帘,就是不说话。


    沉默是件可怕的事。


    张子语咳了咳。


    李氏就轻抬眼脸,看他一眼,眸子璀璨明亮,依旧不语。


    “大嫂,陈韫已经大好。”张子语先开口,“三姑母说,改日等陈韫再好些,也要登门道谢。”


    李氏微微颔首,依旧不说话。


    “上次三叔的病,也是我治好的。”张子语又说。


    李氏沉默听着。


    “我会点医术。”张子语继续道,“当时被七哥打晕,做了个奇怪的梦。好似梦到了药王庙。不知是哪位老爷的金身,突然倒下来,把我砸晕了。醒来后,再看药书,就跟前世念过一样。”


    “什么?”李氏终于有点松动。


    这种谎言,在这个年代可信度还蛮高的。


    鬼神传说尚未遇到后世的科学,在普通百姓心中,是种信仰。


    张子语这么一说,李氏就听进去了。


    “是真的。”张子语道,“我想来,也不知是福是祸,怕大嫂担心,就未提半个字。如今见大嫂仍是替我担心,不得不实言相告。”


    李氏听罢,怔愣片刻。


    然后她轻轻叹了口气。


    “若是真的,只怕祖宗保佑。咱们这一脉,从祖父到爹娘,还是兄弟姊妹们,身子骨都不好,寿命不长。如今,只剩下你哥哥和你,人势单薄。祖宗感念咱们一心向善,孝顺懂礼,让你得此奇遇,也不是不可能的。你莫要怕”李氏反而安慰张子语。


    张子语心头,闪过些许不忍。


    他这个大嫂,是难得一见的好人。


    短短半年的相处,张子语将她所作所为看在眼里,分外敬重她。


    一个女人能做到如此地步,她算是佼佼者。


    她在大是大非面前,处理得度。若是张子语的哥哥还能回来,大嫂无疑是个极佳的贤内助;若是他哥哥回不来,大嫂也能将侄儿和张子语教育成才。


    张子语敬重她,就不忍心欺瞒她。


    可是实话实说,什么又是实话?


    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经过,比自己编造的那个奇遇更加荒诞。与其告诉大嫂,他是怎么来的,还不如编个故事。和张子语的来历相比,神鬼故事的可信度更高几分。


    “大嫂所言甚是。”张子语道。


    李氏颔首。


    顿了顿,她又道:“不要多和外人谈及此事。你聪颖过人,自通医学,这是你的本事。其他的,说出来也是枉添谈资。”


    她不喜欢外人对张子语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李氏知道,张子语根本没有读过多长时间的医书。他是从去年中秋受伤后,才喜欢读医书的。这么短的时间成才,难以置信。


    但是外人不知道。


    对外就说,张子语是因为父母身体不好,想减轻父母痛苦,从小读医书,最终自学成才。既体现张子语聪慧,也能体现他的孝顺,一举两得。


    李氏处处为张子语打算好。


    “是。”张子语道,“大嫂放心,我懂得轻重。这件事,除了大嫂,我未跟任何人提及。”


    李氏满意,点点头。


    张子语的话,很奇异,这种奇遇只在戏文里听过。可李氏也想不到第二种可能。自己养大的孩子,他到底整日做了什么,李氏最清楚了。


    张子语的确没有拜师学艺的。


    “说书的、唱戏的,总说这些鬼神奇遇,也许就是真的呢。”李氏心里这样安慰自己。


    这件事,她并未全信,却搁在心里,前思后想。


    张子语见大嫂不再生气,想到上次买回来的祭田,若是告诉大嫂,大嫂应该会高兴的。


    要不要把田契和银票拿出来,将翠柳阁的事一并说了呢?


    趁着话题说开了,要不要再告诉她,自己的理想不是读书,而是开家医馆?


    心里这样打算着,张子语准备试探着开口,却听到他大嫂又说:“咱们张氏以诗书传家,你哥哥也是举人老爷,多少眼睛看着你。


    若是得了这等奇遇,书也不念了,非要做个郎中,祖宗爹娘泉下如何能安?还是要读书,走正经路,像你哥哥一样,光耀门楣,也不枉祖宗仙人托付你这等才能。”


    张子语的话就咽了下去。


    她的气刚刚消了些,转头又是这么一番话,若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她会气得更甚。


    比起田契,他大嫂更希望张子语能走正途。


    她既然敢卖了祭田,替张子语的哥哥和张子语撑脸,撑起柳霞街张氏的门庭,就说明她心里最重要的东西,是名声和前途,而不是祭田。


    此前,只有表明自己会好好读书,她才会欣慰。


    女子在这个世界势单力薄,她能拼了全力为张子语,张子语着实不忍和她背道而驰而令她伤心。她撑起这个家,已经很不容易。帮不上忙,就顺从她,让她高兴点吧。


    “是。”张子语道。


    不管什么话,都需要一个机遇,才能恰如其分说出来。现在,还不是这个机遇。


    “大嫂的话,你能听得进,大嫂也欢喜。”李氏的语气,终于轻松了半分,“若是你哥哥在家,你想要如何,大嫂也不会多劝。


    现如今,你哥哥不在家,外头只怕会说,家里没有人教养你,故而你不成气候。假如你丢了书不念,外头还不知如何骂我,也不知怎么说你。流言蜚语,我倒也不怕,你可怎么办?”


    她每一步都替张子语打算清楚。


    她是生怕外人说张子语半个字的不好。


    在这个年代,男人的名声很重要。


    张子语一开始是不太理解的。但是日子久了,也能明白过来。


    “我都知晓了,大嫂。”张子语保证,“往后好好念书,跟哥哥一样。”


    李氏点点头。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才算结束。


    比起之前,李氏跪下来哭着求他念书,张子语觉得,现在的情况还不错。


    事后,张子语想了想,感觉他自己的理想,没什么进展。


    陈家的事结束后,张子语的大嫂看张子语看得更紧了。隔了两天,老七登门,李氏让张子语回屋,然后对老七说,张子语不在家。


    她要隔断张子语和老七的来往。


    而张子语说他那个奇遇的梦,李氏左想右想,总觉得不妥,反复又问了张子语几次。


    张子语只是推说是梦,自己也不清楚。


    李氏自己,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对张子语道:“咱们去庙里,请老和尚做场法事,或许能好转几分。梦魇虽然奇遇,到底不是正经来路,万一将来害了你呢?”


    这个年代的男人读书,要想取得功名,不仅仅要靠天赋和努力,还需要运气,需要祖坟冒青烟,才能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


    若是这件事,张子语从此就没了好运,得不偿失,李氏想。所以,她让老和尚给张子语去去秽气。


    “好。”张子语答应。


    李氏花了五两银子,请了老和尚给张子语施法。


    老和尚一口荒诞无稽,说张子语是被张子语上古远祖伏身,既给张子语做法事,又指点张子语的大嫂去祭祖。


    折腾了几日,李氏的心稍微安定几分。


    张子语极力配合他们折腾。


    日子慢悠悠过去,李氏见张子语并未有半点不妥,也没有再说什么看病之类的话,心彻底放下来,心情也好了很多。


    转眼四月二十九,离替陈韫瞧病,也过了十天。


    这天,张子语依旧去玉龙河提水。


    李氏像往常一样,带着夏荷做完家务,开始做针黹。


    然后,有人敲门。


    夏荷去开门。


    是三姑夫、三姑母带着陈韫兄弟,由状元巷的二伯陪同着,前来道谢的。


第二十四章 托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