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星河

我与星河
孩提时,我也同叶文玲先生一样,做过星河的梦。
灯火星河流云,猩红雪衫配玲珑,梦里纷纷洒洒。在那天,我终于见到了一直梦寐以求的星河。梦里我来到古代的开封——汴京,为了看一眼那一直向往的星河,寻遍了那灯、那街、那人。
先说那灯。若要看灯,了解灯的历史文化,来汴京最好。在古代,汴京,是一座繁华的城市,灯笼的色彩、形式多样,同时那灯也有着美好的寓意与祝福——孩童时期的我时常沉醉在这种蕴含深远纯粹文化的祝福中。灯火阑珊,意兴将歇,不如捧起一盏古灯,闭上眼,静下心,吸嗅灯火燃烧粗糙棉麻灯芯的气息,感触灯火透过红红的灯油纸映在身前的温度,体会每一盏古灯所带来的文化韵味。不久你就会发现,根植在你心中的是一盏盏古灯,一片片灯火。久而久之,历久弥新,慰藉常在,祝福永存。
再说那街。先写灯而后写街,是我有意为之。倘若先写那街,怕是让读者们感受不到街道因那灯而映衬出的古老与繁华。且回正传,说说那街。街是汴京的街,道是汴京的道,热闹的小贩叫卖声,灯火共映的温情,两侧楼阁的点点亮光,混在一起,气味、温度与色彩交融,汇出了汴京的一幕一景、一举一措。虽不敌大唐气息、长安盛象热闹繁华,却也多了一丝人文的静美与文化的稳重。
且说那人。那街是青石板的街,人自然也是“衣冠简朴古风存”的人。你且去细看,细看他们额头上微微浮出的一层劳动汗水,带有皱纹的脸上隐约洋溢出来的幸福面容,身上麻布衣服因不断卷曲而产生的褶皱,手掌上用来制灯、掌灯、劳动而产生的道道岁月纹理。而深深留在我心底的那个人,是在那街口遇到的小姑娘。走在繁华街道外漆黑安静平和的小路,远处的一片灯火探出头来,之后却也见到了一幅教我怦然心动的画面——一根长竿软软地伸了出来,竹竿头上,滴溜溜地悬了一盏八角宫灯,那宫灯虽小,款式却玲珑剔透,做工也极其精致细巧。一时间,我没看清灯壁上那悠悠旋转的花卉图样,只觉得像飘过去一簇飞花,一团流云……
我看得呆了,循了那挑灯的手望去,恍恍的灯影下,只见是一个穿着猩红雪衫的姑娘。或许是那衣衫太红了,那灯光太朦胧了,我看不清姑娘的眉眼儿,只见她那笑盈盈的脸蛋儿,被身上那件红衫,手中的那盏红灯,映照成了一团艳艳的红云,留在了我的心底……
那灯影,那红云,久久地晃在我的眼前,直伴我进入梦境……
午夜,我果然重温了少年时的梦——我见那闪闪烁烁的星星,却从天河里飞溅下来,变成了“灯雨”,洒落在汴京城……
(20年秋中文写作课程作业)
注:后三段引用叶文玲《汴京的星河》

见字安
这里文落三一
以后会不定期更新一些诗歌散文随笔
不比不攀,用爱发电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一个关注哟
ଘ(੭ˊ꒳ˋ)੭✧
期待遇到有趣的你
ヾ(≧∇≦*)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