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叔叔阿姨的蓝宝石,小孩子不要随便看


个人评分:
思想内涵 9.9分 剧情逻辑 9.2分
作画音乐 9.6分 叙述结构 9.7分
(个人格外注重剧情和内涵。剧情逻辑评价的是剧情细节的开创性、合理性和完备性;而叙述结构评价的是整体,包括“叙述”方式和手法、“行文线索”的串联、整体观感等等)
——————
综合评分 9.6分 (传世名作)
——————
前言:
1.关于蓝宝石之谜的历史地位,我们可以先来一段业界互吹。
与飞跃巅峰和EVA被评为“庵野秀明SF三部曲”。多年后,导演庵野秀明将娜蒂娅(封面)的形象一分为二,一个取名绫波丽,另一个唤作明日香。
而另一位导演叫樋口真嗣,不管是做真人电影还是动画,最擅长的就是Duang~加特技。脱离Gainax后,参与创立了GONZO,可能现在没什么热度。不过嘛,举个栗子大概就能让人略知一二了:真嗣被挚友用作某位男主角的名字——碇真嗣。而樋口则化身为四疊半神话大系里那个看着《海底两万里》、“蹂躏”地球仪的师匠,这是森见登美彦和汤浅政明对前辈的作品给出的褒奖和敬意。
2.说起来,小时候在电视上是看过的,那个时候直接译作海底两万里。鹦鹉螺号的奇幻路途,亚特兰蒂斯默示录,给本该平凡的少年童话披上了深邃的外衣。
3.原先策划想请来宫崎骏,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最后交给了为了把妹主动请樱的庵野秀明(目标日高法子配的就是男主让)。还是带上了吉卜力风格,经常被用来与宫崎骏的《天空之城》相比较。
——————
剧情梗概:
1889年,大发明家让(中文名叫王志强)在巴黎邂逅了被三人组追讨蓝宝石的马戏团少女娜蒂娅。(当然这个发明家擅长的不是造炮台,而是造飞机……)

逃亡途中先后遇到军舰、鹦鹉螺号、反派卡格伊。本是少年寻找父亲、少女追溯身世的童话,漫长的旅途,逐渐拉开真相的帷幕。鹦鹉螺号和反派是新亚特兰蒂斯的两派:反派卡格伊原是宰相,厌恶人类的贪婪和平庸,决定灭世,只保留高等民族亚特兰蒂斯就好;而尼莫船长则是原来的国王,也是娜蒂娅的父亲,13年前强行阻止宰相利用蓝宝石开大,结果瞬间爆炸,新亚特兰蒂斯毁灭,从此双方结下死仇。
最终卡格伊战败,娜蒂娅用蓝宝石复活让,卡格伊在蓝宝石的光芒中化为灰烬(辛辛苦苦一辈子最后才发现自己只是不被蓝宝石认可的凡人),最后尼莫国王托孤,选择自尽赎罪。
——————
简评:
一.思想内涵(9.9):
正的不仅是三观,说起蓝宝石之谜,很多人喜欢提及的字眼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平观、科学观(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不仅仅是凡尔纳的big fan,导演们也借鉴和致敬了很多旧约圣经的创世神话、历史科幻小说、动画、漫画等等。
这是庵野秀明赌上爱情的阳光,照耀着名为希望的蓝宝石。(相对地,失恋后的四年沉沦,让EVA变得抑郁、阴冷,蘸着业界药丸的惶惶,成就了庵野秀明的神话)

男主让——聪慧而勇敢的少年啊,快去拯救世界创造奇迹吧……至于女主娜蒂娅,很多人站在上帝视角来审视这位花季少女。正像星空清理者和十二国记,这是一位飞速成长的“爱的战士”,真实的代入感让人感觉像邻家女孩一样亲切。
由于大量内容并非完全原创,不妨续0.1分给凡尔纳。
二.剧情逻辑(9.2):
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赋予了蓝宝石之谜自由而广阔的天空。

我们不妨先来讨论几处有趣细节(科幻动画不是严谨的科学研究,只要有一套能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就行,因此这种附加题做对加分,做错不扣分):
…1.黑洞引擎(+0.1):
新、旧两艘鹦鹉螺号
——1...第一艘伊尔特利姆(Eritorium )
下水日期:1888年6月21日
动力来源:常温粒子湮灭引擎,属于半永久机关
粒子湮灭引擎原理:
分离水中的氢原子核,使它们转化为反质子,使两种粒子互相湮灭,(质量—能量转化率94%)
使用能量交换器直接把湮灭能量转化为电能和动能,转化效率100%。
——2...第二艘,新鹦鹉螺号 New Nautilus (Excelion)
原名艾克西利欧,长眠于旧亚特兰蒂斯王国(蓝色诺亚)地下第7机库12000年的第四代恒星间航行用宇宙战舰,可在空中飞行,以对湮灭发动机和反重力设备驱动,攻击总火力约为红色诺亚的1/50。具体建造时间不详,12000年前就停止使用,后被尼莫船长重新启用,并改名新鹦鹉螺号。
主要动力来源:
奥菲斯大型缩退炉(缩退炉又可称黑洞引擎)。
工作原理:
由两个冻结于常温中的,相同半径的沿双星轨道运转的微型黑洞重力场相差产生的奇点释放能量。
辅助动力:常温粒子湮灭引擎,作为驱动调速轮的辅助装置及电子炮的能量来源。
(以上科普摘自百度贴吧)
简单来说,提取引力波作为能源确实不远的将来有实现的可能。但是如果做到可控是个更难的问题,毕竟这比核动力危险的多。这里不得不吐槽歪的离谱的科技树:用远超当代科技的舰艇,进行的却是一战水准的较量。此等形势,三人组自制的“阿琼坦克”居然无视N个时代的科技差距大显神威……
…2.岛屿漂移:一般岛屿只是大陆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红色诺亚漂浮成岛……这个,恕我不能理解……
…3.南极地下空洞(+0.1):我翻阅过各种震惊的谣言,诸如什么希特勒南极地下基地雅利安地下城、南极地底人……噗嗤,我是不信的,那么牛掰,零下几十度低端气候能生活几十年……有本事出来揍我啊……但是如果真有亚特兰蒂斯,留下地下暗河算是小case吧。
扣分重点在于重温充满争议的大结局(-1):
…1.尼欧皇子终于出现了,只是出来打酱油、领盒饭……之前的伏笔白瞎了……
…2.人被杀就会死……但是最后男主让被娜蒂娅用蓝宝石复活,然后灭世都够用的蓝宝石直接用没了,没了……纳尼,蓝宝石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居然能起到贤者之石的作用,这个前面没有交代。我擦,痞子庵野秀明太偏心了,强行给日高法子加戏哄人开心……

…3.尼莫船长作为正义的化身,屡屡被卡格依戏耍。纵观他的表现,作为一国之君和超一流潜艇的船长,屡战屡败,可谓是庸才,最后选择求死来告慰当年惨死于大爆炸的亚特兰蒂斯人民。痞子庵野秀明充满恶趣味地决定了尼莫船长托孤给大着肚子的助手和三人组大姐的那一幕,多多少少也反映出被日高法子厌恶的理由吧。我大胆揣测,当年日高法子配80年代“卖肉番”飞跃巅峰时,这个故事就定下了悲伤的基调。

…4.枭雄卡格伊,看穿人性的贪婪和险恶,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就像是当年奋斗的希特勒,为民族的崛起背负骂名,最后临死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不被蓝宝石承认的蝼蚁,甚至连亚特兰蒂斯人都不是。想起希特勒是奥地利人甚至犹太后裔的传闻,不禁令人唏嘘。也想起之前写过自新世界的简评:化鼠斯奎拉面对审判,威风凛凛地喊出“我不是野狐丸,我叫斯奎拉……我们是人类”。初看动画,你总是会记住正义而走运的少年英雄;当你老时再来回味,津津有味地却是背负理想和信念、明知是死也要轰轰烈烈逆天而行的反派。变革者,总是死得儿戏般愚蠢。看见蓝宝石被小孩子如此糟蹋,卡格伊奋不顾身奔向象征理想和信念的蓝宝石,却在可笑的光芒里化为灰烬。凡人终究是凡人,而娜蒂娅,生来就高高在上……九品中正制嘛……你大晋亡了罢……

三.作画音乐(9.6):EVA班底,不仅仅是庵野秀明的印记、樋口真嗣的特技……虽然宫老爷子没能亲自出马,但是你依然能找到浓浓的吉卜力风格,确实与《天空之城》的画风有一定的相似度。在那个业界世风日下的年代,蓝宝石之谜就像一只强心剂,每一帧,都是动画界的信心。
音乐方面则由鹭巢诗郎负责,留下很多耳熟能详的BGM。后来EVA也直接原封不动地挪用了不少,足以说明配乐的优秀。OP Blue Water更是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已转发动态,需要自取)。

四.叙述结构(9.7):
本作剧情上的整体把控,可谓经典。
…1.庵野秀明的确是由小及大的行家。从少男少女的相遇起笔,在追逐中的目标起先不过是爸爸去哪了和蓝宝石少女的身世之谜。通过一系列事件,整个世界渐渐露出全貌,思想内涵和主题也升华为和平和科学利用价值的思考。就像走地图探险一般,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在我印象里有类似神展开的比较推荐钢之炼金术师和精灵守护者。
…2.再说说剧情串联上。本作有非常多的伏笔和铺垫,也可以说是人物的品性在缓缓推动剧情的发展,同时使故事的起承转合(衔接和反转)更加自然。我想这大概是不断推敲和细细揣摩的结果。

三人组追讨蓝宝石理由不过是被骗婚失去家产的大姐想要美丽的宝石来纪念自己的母亲,而两个打手则是不离不弃的超级司机和高级技师。结果是主角二人和三人组被执行秘密任务寻找超大古生物的军舰所救。不料古生物就是鹦鹉螺号,一行人上去后,船长和助手的诡异举动为接下来亚特兰蒂斯内战的神展开做足铺垫,也暗示了船长和娜蒂娅的关系,更妙的是,交代大姐头的身世,让大姐头合理粉上船长,从此三人组洗白,弃暗投明加入主角队……排水雷正是三人组的投名状,既凸现了三人组的能力,更展开了世界观,交代了背景设定,为决战做好前戏。

再比如,在荒岛上,小狮子走丢后的寻找发现了小女孩,小女孩的身世又带出了岛上卡格伊的阴谋……
就像润滑剂之于齿轮,故事就这样由点及面,变得顺畅而饱满。
说说整体缺点:
荒岛篇和非洲部分太过日常,占据篇幅还比较多,与科幻主题干系不大。虽然可能是为了增加卖点,但是我认为降低了故事的连贯性。传言这是外包韩国所作,从质量上看也比较低廉,与其他部分相去甚远。
——————
再次想起四疊半神话大系里抱着海底两万里、钉着地球仪从容躲避图书馆警察的樋口师匠……这是我再三修改这篇的初衷:作为表面喷子,放下戾气和偏见,向拯救业界的良心作品致敬,并将好故事分享与屏幕前的你。
最后谢谢一直支持我的表面粉丝(俗称甲酚)。任性地转发动态或是随便写东西发泄什么都在一直掉粉,做的东西一直都是个人向比较强,也不在意形式,看上去粗制滥造……嗯,我妈说我有点霸道,推荐不是说教,要让没看过的人能理解,而不是一味地喷谁谁谁小学生图个开心。
——附:相关评分参考
http://www.bilibili.com/read/cv8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