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明孩子很【聪明】,为什么学习不好?

2022-09-10 16:38 作者:医患有道  | 我要投稿

前几天评估了一个8岁的男孩,妈妈说他记性特别好,重复念几遍古诗就能记住。

 

学校老师经常评价他“很聪明、反应快”;爷爷奶奶们也常夸他“会说话、嘴巴甜”

 

但在平时的学习中,他却总是抄错数字,要么就是使劲抠某一道题,用橡皮反复地擦了写、写了擦,学习效率十分低

 

为什么很多孩子看起来很聪明,却在学习上表现得不够好呢?

 

 

1.聪明的孩子常“后劲不足”

 

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学习表现非常好,记得快、写得快、反应快,老师经常夸赞“很聪明”。

 

但到了四五年级之后,就会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

背也背不下来,书写也经常出错误,严重缺乏学习主动性。

 

这一方面跟高年级的学习内容难度增加有关,另一方面跟孩子基础的感统能力不足有关。

 

前庭功能关系着孩子日常的生活与学习,如果前庭觉反应过度敏感,孩子的大脑就像没有了“守门员”,任何信息都会跑进孩子的大脑。

 

这样一来,他的大脑就需要对各种信息做出反应,好像看起来孩子是“反应快、很灵活”,但实际上却隐藏着“专注力不足”的隐患。

 

这样的孩子,瞬时记忆会很好,短时间内可以记住古诗、儿歌之类的东西,但“记得快忘得也快”,孩子很容易认为自己已经会了而疏于复习,也就会出现“后劲不足”了。

 

 

另外,前庭觉的神经核还跟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紧密相连,如果孩子前庭功能不足,他的视知觉和听知觉的专注力也会不足。

 

比如孩子的视觉空间感发展不足,就容易出现写反字、抄错题、看书丢字串行等情况。如果家长不了解背后原因,仅仅看到表面现象就责备孩子“马虎粗心”

 

孩子不但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而且还会倍感委屈,慢慢就缺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聪明”孩子更易“低成就感”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经常被评价为“聪明”的孩子,他们往往比同龄人看起来更成熟,内心更敏感,心思更细腻。

 

他们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情绪更容易变化,更追求完美,当然也更容易受到伤害。

 

有的孩子因为常常被评价为“聪明”,所以对自我要求非常高,一旦没有达到自我要求,就很容易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形成低自尊和造成低成就

 


而有的孩子,则会过分重视家人或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常常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这样就会把自己的能力潜藏起来,无法达到应有的成就。

 

这样的孩子,一般会有触觉敏感的表现,比如不喜欢吵闹或人多的环境;见到不熟悉或陌生的人不喜欢打招呼;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等。

 

在情绪方面,他们无论对人还是动物,都会有比较强烈的情感,感受能力和联想能力比较强,所以情绪更容易波动。

 


 

3.适当运动解决不良情绪

对待“聪明又敏感”的孩子,家长一定不要过分要求和指责,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帮他设定合理的目标和规划。

 

不要用单一的成绩去评判孩子,要多方面寻找帮助孩子发展的途径。尤其是要帮孩子学会缓解情绪焦虑

 

研究发现,大脑对原始情绪的表现具有抑制作用。

 

但是如果血清素或多巴胺功能不足、分泌量不够或功能不良的时候,就会影响大脑前额叶对于冲动的抑制能力,严重的还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那怎样才能增加血清素及多巴胺的分泌呢?秘诀就是——运动。

 


比如爬山、游泳、打篮球、踢足球等,都可以锻炼到孩子的基础身体控制能力,还能缓解不良情绪。
 

当然还可以带孩子做针对性的感统训练,更科学地帮助孩子建立新的大脑网络链接,进而更高效率地增强孩子的专注力,提高学习效率。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明明孩子很【聪明】,为什么学习不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