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舌音漫谈——发音方法及其他
带弹舌音的英语听起来觉得好玩[笑哭][笑哭]。 很多母语中有弹舌音的人说英语时把r发成弹舌音,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是这样。 语言中的弹舌音一般是气流吹动舌头前端,使其上下或前后弹跳,拍击上颚,发出 得得得得 的声音。 舌端只是上下或前后颤动,但是不拍击上颚,也可以发出弹舌音。这种声音不是摩擦音,而是轻柔的噗噗噗的空气爆裂音,听起来十分美妙。这种声音很像较大的旗子在空中被风吹动,旗面整体舒缓、较大幅度地水平拍打或来回翻卷时发出的那种轻柔的空气爆裂音。旗子发出这种声音需要风速较大但又不是很猛)。 (持续且稳定的强风下旗子会被拉平,旗面各处作小幅、快速的水平颤动,发出细小、杂乱的啪啪声。如果强风时大时小、时断时续,旗子也会左右拍打或回翻卷,有时候也会发出噗噗噗的声音,但是有时候会发出大而长的鞭子甩动时发出的那种响亮、尖锐的空气爆裂声。 过去有一种手机软件(现在恐怕也还有),名字叫“学外语”,图标是一个红色的鹦鹉,里面包括 好多种外语(同时也发行单种外语的版本。图标都是红鹦鹉,后来似乎改成蜜蜂了)。这套软件的发音是机器发音,但是非常自然,估计是经过加工的真人发音。 其中的弹舌音(西班牙语中)全都是这种轻柔的噗噗噗的空气爆裂声,令人上瘾。 这种噗噗噗的弹舌音,不少人可以发出来。(需要舌头比较长、大,舌头前端展开以后可以变得很薄很软,这样被风吹动时才能发出那种轻柔的噗噗噗的空气爆裂音。但是似乎很少发现有人实际说话时用这种弹舌音。 弹舌音一般是带嗓音的(浊辅音),但是也可以不带嗓音(清辅音)。 俄语里的弹舌音有时候也会清化(不带嗓音),主要是(清辅音+)Р+清辅音/空白,或РЬ+清辅音/空白的时候。例如单发центр、 январь(或其后面是停顿)的时候里面的弹舌音p一般是不带嗓音的清辅音。 学习弹舌音的时候一般学浊的,清化的弹舌音是在特定位置上自然而然的变化而产生的。 《语音学》(彼得•赖福吉 Peter Ladefoged。有好几版)上说,不带嗓音的弹舌音(齿龈颤音,舌冠颤音)是最容易发的。也许是他个人的经验或推测。我个人的经验是带嗓音的弹舌音比不带嗓音的弹舌音容易发得多。 我是学国际音标的时候开始学弹舌音(颤音)的。学习的时候,下了不少功夫。学会了以后,发现方法非常简单、轻松。但是我发明的这种发弹舌音方法(如下面所述。不知道是否首创。我是根据听到的弹舌音的音质、描述和浊辅音的发音原理去发明的)。在我还没有学会发弹舌音的时候,就开始试验了:我用它去“教”(试验)没有学习国际音标、没有学习有弹舌音的外语的人发弹舌音,好些人几分钟内就学会了。于是证明这种方法是正确的。 但是为什么自己却没有学会发弹舌音呢?后来经过摸索,发现原因是自己的舌头有点特殊(短厚),另一个原因是受到网上教发弹舌音的文章、视频影响,发音动作做得过火了,反而不容易发出弹舌音。找到了原因,弹舌音也就学会了。 弹舌音的发音方法——简单、轻松、高效: ✦ 发音器官放松。 ✦ 发汉语普通话 赊she (或英语英音 blur)。 ✦ 把其中的-e(或-ur,都是/ə/ )拉长。 ✦单独发拉长的e。 ✦反复发这个拉长的e。 ✦发这个长e的时候,开口变小一些。 (这样发出的音是/ɘ/,与/ə/音质很相似。这个/ɘ/在英语里经常出现,但是一般都标作/ə/。这里叫它闭e)。 (汉语普通话 鹰ying 的音是/jɪŋ/。在北方方言里常常发成/jɘŋ/,听起来略似jeng)。 ✦发长的闭e。反复发。 ✦发长的闭e的时候(!发音不要停),舌尖轻轻接触上门牙后面的凸起(小小的肉疙瘩,龈突)或凸起的前后沿,具体位置以轻松自然不感觉别扭为度。 (这个舒适的位置是由你舌头的大小长度、牙齿的前后位置决定的。一般来说它也是你以后发弹舌音的最佳舌位)。 ◇舌尖稍稍向后扣。内扣一点点即可,不要过度、成为卷舌。 ◇舌头前部放松,使其变松、变软。(放松的舌头前部的范围大概是从舌尖至舌面中部的一段。不需要测量、试验,只要舌头后部或舌根紧张,支撑、抬起抬舌头即可,前部自然放松的部分就是正确的位置)。 ✦✦总而言之(简化版): 舌头后部紧张(前部放松)+ 长闭e + 舌尖稍扣触齿龈,即可发出弹舌音。 反复试验、练习,很快就可以发出弹舌音了。(如果舌头中部有意识地凹下一些,更容易发出弹舌音)。 俄语的弹舌音分硬的(бРат) 和软的(Рь'яный)两种。上面这样发出的弹舌音是硬的。硬的学会发音以后,软的就很容易了。 方法一:发ринг→快速发ринг,即把几个音紧密联结起来→反复快速发ринг。辅音发得短一些,包括р,不要发得太长。 你会发现发р的时候,舌头中部自动抬起来,不再是凹下去或比较平的状态,这样舌头中部抬起来发出来的弹舌音就是软的弹舌音了。 以后发软的弹舌音的时候,只要头脑中想象着后面紧跟着一个и,舌头中部就会自动抬起来,发出的弹舌音就是软的弹舌音了。(其他的软辅音也可以这样发,即想象着后面紧跟着一个и,舌头中部就会自动抬起来了。这是学习发软辅音的最简便、容易的方法)。 方法二:发硬辅音的时候,有意识地把舌头中部抬起来。也就是教材上一般介绍的方法。 ◇ 发弹舌音与舌头的大小有关系吗? 有些关系,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发出弹舌音。 大而长的舌头前部容易形成薄片状,前端更薄、较小、较轻,更加容易弹颤起来。少数舌头较为短厚、前端钝圆的人学习发弹舌音的时候难度稍大一些,发出的弹舌音频率较高一些。清化的弹舌音往往成为比较模糊的一团,分不出每一次弹颤,甚至听起来像是摩擦音(但是并不影响被听辨为弹舌音,俄语母语者也常发出这种比较模糊的弹舌音)。 人的舌头伸出唇外的长度可以差好几倍以上。少部分人舌头比较短厚。例如我本人的舌头最多可以伸出唇外一厘米稍多,发弹舌音是没有问题,但是不能随心所欲地发出各种不同音质的弹舌音。尽管如此,并不影响说外语。 人们常说列宁同志不会发弹舌音。他讲话时的确很少发弹舌音,但是偶尔还是有的,是用力讲话时发出的那种只有舌尖部分颤动、频率很高的弹舌音。(网上有好些列宁讲话的录音)。由此可以判断,他的舌头并非很小很厚以至于发不出弹舌音,而是从小形成了讲话时弹舌音发得很少的习惯,或者说除非很用力讲话、弹舌音发得很长时,弹舌音听不出来是弹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