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战英国海军最大口径的高平两用炮,QF 5.25英寸舰炮

2022-01-09 21:30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QF 5.25英寸舰炮(133毫米)是英国在1935年开始研制的高平两用舰炮,它被用作战列舰的副炮 、巡洋舰的主炮,在二战期间使用较多,总共生产了267门(其中6门服务于陆军)。

这款舰炮在设计时考虑到作为高射炮需要的灵活性,即炮管方向快速调整和快速装填弹药,之所以选择5.25英寸这样少见的口径,就是考虑到它的分装式弹药重量是人力能够合理承受的范围,在弹药威力和装填速度之间能取得一个相对合理的数值,按照设计师的构想,火炮能达到12发/分钟的最大射速。

火炮采用50倍径身管,安装有炮管护套,护套没有包裹炮管前部2.5米,后部采用半自动开启的水平滑动炮闩(后来改为垂直滑动),密封圈等方便拆卸,可能是考虑到对空作战射击频繁,火炮磨损快,便于零配件更换。整个炮管加后膛部分重4362千克。

火炮发射高爆弹(36.3千克)、半穿甲弹(39.9千克),这个重量对于训练有素的士兵手动装填还能够承受,火炮发射药为8.19千克和9.53千克两种,后坐行程61厘米。

与同级别火炮相比,QF 5.25英寸火炮拥有更好的弹道特性和射程,发射高爆弹时炮口初速度814米/秒,以45°射击最大射程约21.4千米,对空作战时最大有效射程约14.2千米。

如果仅从以上数据来看,QF 5.25英寸炮在防空/对海作战中好像还不错,实际上情况并不是这样,火炮操作依赖士兵的优秀技能,在对空作战中士兵们需要空间给弹药设置引信(机械时间引信)、搬运炮弹等,也就是需要设计合理且宽敞的炮塔,这恰恰是早期炮塔的软肋。

以黛朵级轻型防空巡洋舰为例,该级战舰是二战前不久开工,二战前期下水服役的战舰,它们安装的炮塔(并排安装2门火炮)受到战前海军条约的束缚,不仅结构坚固程度稍微欠缺,空间也比较狭窄,炮口移动速度偏慢,水平旋转10°/秒,战斗射速7~8发/分钟,比预想的要慢。

后来英国改用了RP10 MK II炮塔,这种炮塔用电动机和液压泵驱动,水平移动20°/秒,火炮俯仰-5°~70°,炮塔尺寸更大,安装有更合理的液压起重机运输弹药,所需人员比原来的炮塔减少了12人,这种新炮塔陆续替换了原来的老式炮塔。

前文提到过该炮生产了超过200门,作为大型水面战舰的火炮数量不算少了,但在二战那个军舰如下饺子一般的快速生产中还是不太够用,黛朵级防空巡洋舰就有几艘因为火炮被优先供应给了战列舰,只好使用4.5英寸炮。

与火炮数量不同的是,英国海军战舰的炮弹供给则要富裕得多,配发的弹种有高爆弹、半穿甲弹和照明弹等,根据战舰尺寸、炮塔型号不同,具体弹药数量有所差异,单门火炮备弹在300~400发之间,例如乔治五世战列舰的5.25英寸副炮就能获得400发备弹,足以支持高强度战斗,而黛朵级根据炮塔型号不同,单门火炮配备的弹药就在300、320、360不等。

实际战斗中战舰会根据自己任务不同携带不同比例的弹药,以英国最后一艘战列舰前卫号的5.25英寸副炮为例,单门火炮配备111发半穿甲的和280发高爆弹,而其他如防空巡洋舰的高爆弹携带比例则在25%~50%,具体情况根据任务而定。战舰也会分配到数量不等的弹药用于日常训练。

QF 5.25英寸高平两用炮是二战英国战舰重要的火炮之一,在战后随着传统海军的没落以及喷气机时代的到来,逐渐失去存在价值,但仍然坚持服役到了80年代,其中有一些被用作固定防御炮台。

二战英国海军最大口径的高平两用炮,QF 5.25英寸舰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