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行业大型调研纪录片《水肥之路》——专访青岛农业大学教授梁斌
由全国农业行业卫星频道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节目团队制作,中液控股赞助播出并联合出品,首部分析水肥一体化在我国发展历程,中国农资行业大型调研纪录片《水肥之路》正式推出。青岛农业大学教授梁斌接受了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记者的专访,对水肥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讲解。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 梁斌
(以下内容为梁斌教授采访摘要)
水肥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性
由于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目前很多地区农业用水匮乏,用于作物灌溉的水资源分配较少,而水资源丰富地区,传统的灌溉习惯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在这两种情况下,肥料使用也存在浪费。如何实现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就需要针对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提取对应数据。
一方面将作物需水需肥数据转变成物化的产品,也就是水溶肥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智能化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做到精准的、高效的将水源输送至作物根部,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和地面渗漏的损失。

水肥一体化发展中的融合
梁斌认为,水肥一体化发展中的融合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水与肥的融合。水与肥的融合可以实现精确供水供肥,水肥一体化不只是是用来灌溉,如果单单用来灌溉,在设施蔬菜、生产当中的肥料、养分问题就不好解决。水肥一体化技术利用可控管道系统,通过滴灌、均匀、定时、定量的方式,将肥液和水分漫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这种方式使得主要根系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可有效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和作物的养分利用效率。
第二是工程与技术的融合。通过技术的优势达到减肥减药及控水的作用,智能化的机械能够精准实现少量多次的水肥管理,运用适配的技术参数,适宜的工程装备、智能的农机装备及高效水溶肥产品四者的融合,能高效的控水减肥,还能起到提质增产的作用。

通过水肥一体化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现代农业在追求高产优质的同时还要资源高效,那么三者的共同实现就需要精准的水肥管理。精准的水肥管理通常借助于智能化装备,在精准化设备的管理下,才能实现标准化的生产,同时才能保障产业化的运营,这是我们研究和推广的一个出发点、核心,同时也是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目标。

水肥一体化的目前成果和发展目标
过去十年在国家的各种政策的支持下,水肥一体化的推广的面积非常大,几乎全部设施,包括蔬菜的种植、温室等都采取水肥一体化工程。对于水肥一体化的推广如荷兰、以色列是推广面积非常广。
未来,在我国水肥一体化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一方面可以实现精准施肥浇水、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和环保效益等多种优势,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同时,随着当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水肥一体机的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将会更加完善,精准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水肥一体机不断在农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以更好的发展水肥为农业生产做出积极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