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火教”的他们,竟然死于一场火灾
当我准备写澳大利亚山火的时候
大家的反应是,这不是几百年前的热点吗
于是我问了关于这场大火,他们知道些什么
他们说那只去农庄里要水喝的考拉很可爱

于是我又就讲了一个更好玩的故事
前几天,在熄灭大火的洪水中,一只袋鼠在游泳
大家兴奋极了,纷纷点开了这个视频
就像现在的你一样

是不是人类只有在灾难中苦中取乐
才能乐观地活下去
但是如果忘记了苦,可能也会忘记
那曾经是一场灾难

1、对于动物们来说,这是一场大灾难
这是一场科学家预估,这场大火将导致12亿动物的死亡。
有一些,与山火同归于尽,被活活烧死烤死;从山火中逃过一劫的,因为没得吃没得住,将被活活饿死。
而这12亿动物,明明是地球上最能抵抗山火的动物。

救助澳大利亚山火中的动物
因为,作为物种最丰富的一个国家,澳大利亚动植物最喜欢的一个生物进化机制,就是靠森林大火繁衍后代。
比如澳大利亚最主要的植物——桉树(考拉的食物)就特别喜欢火,因为火能把它种子的外壳烧裂,再烧掉周围的植物为新苗破土提供更多营养物质。

比如盘旋在澳大利亚高空的黑鸢、啸鸢和褐隼,一见大火就兴奋,叼起一根燃烧的树枝就往没火的地方扔,逼得那些躲在草丛里的小动物们跑出来,然后饱餐一顿。

而原住民,几千年前就会用野火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早在19世纪中叶,英国小猎犬号探险队(HMS Beagle)就发现澳大利亚原住民们使用火来清理地面、抓捕动物,还会用火来燃烧植物,促使它再生,收获更多食物。
所以,几千年来在澳大利亚这片土地上,动植物们对火已经见怪不怪了。
每年夏天,山火都会如期而至,从不失约。而按照惯例,火烧了一段时间,老天就会下一场大雨,熄灭野火。
这也是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为什么会在火灾的当下依旧去夏威夷度假的原因,因为每年都有老天来救场。
他说:“我们不是第一次面临这种灾难,我们也一次又一次地挺过来了,这就是澳大利亚精神。”

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
火烧,就是澳大利亚这片土地上的进化法则。
在这个燃烧过程中,耐火的植物活了下来,并且吸收大火燃烧后产生的大量营养物质,成长得更茁壮,不耐火的植物被淘汰,逐渐退出这个栖息地。

但是这一次,在科学家们看来,进化法则的实施,似乎失控了。
一团火焰的能量,可以让种子发芽;半年的火焰,却足够把全部的种子烤熟。
考拉喜欢吃桉树叶。
普通的一场大火,桉树坚硬的树叶一边抵御高温火烤,一边长出更茂盛的枝叶,考拉拥有更多的食物,大家都很开心~
但是半年的大火,桉树撑不下去了,要不为什么每天睡20小时的考拉,会长途跋涉去跟人类讨口水喝,讨个饭吃。

2、这个进化法则,是如何失控的
第一个火苗,大家不知道从何而起。但是失控的自然原因,目前却很明显,就是当地极热与极干的气候!
所谓“天干物燥,小心火烛”,除了闪电和火山爆发,再排除人为纵火,山火一般发生在高温干燥的天气。
而在2019年12月份,澳大利亚就破了自家两次历史最高温的记录,一次是12月17日的40.9℃,一次是12月18日的41.9℃。

整个12月,澳大利亚每个州的表现都很强悍,全部温度破40℃!但这并不是天气出现异象,而是迟早的事,因为近几十年来,澳大利亚温度就一直在上升。

到了2019年,因为印度洋IOD(偶极子)掺一脚,温度彻底飙升~
IOD是谁呢?
简单理解就是太平洋的厄尔尼诺,只不过生在印度洋,叫法不一样,IOD指数的变动,会影响周围国家的气候,特别是降水。
当IOD指数增加,印度洋东西两边的海水温度差异就会增加,出现“东边太阳西边雨”的结果。而2019年,IOD指数突破自我,达到了60年来的最大值。

海水温度不一样,降雨量不一样
于是,印度洋这边的非洲之角,海水升温,雨下个不停;印度洋另一边的澳大利亚则是海水清凉,雨挤出几滴都难。结果就是我们从新闻中看到的,非洲发生洪灾,澳大利亚干旱高温导致山火不灭。

本次火灾重地——新南威尔士州(简称:新州)。
自2017以来,每年降水就不足125毫米,干燥至极,于是,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除了IOD ,还有一个叫SAM的西风运动。这家伙带着西风从澳大利亚往南极的方向吹,结果就是澳大利亚南部下雨更少了,天气更干了。
如果上面的内容都不好理解,你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全球变暖。
是的,对于沿海城市来讲,全球变暖会淹没城市,而对于澳大利亚拥有大片森林的州来说,还会引起火灾。

3、这个失控,火停了就好了吗?
不!
灾难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对于破坏一片森林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它生态太丰富,中间任何一环被破坏,连环效应就会现身说法。

山火燃烧产生灰烬,减少了有机养分的利用率,水径流就会开始增加,侵蚀其他养分,这时下雨的话,山洪一触即发,不下雨的话,会来一场沙尘暴。
所以,当一场熄灭大火的暴雨来临时,前一秒被火烧得不成样子的新州,后一秒就变成了洪涝之地。

澳大利亚山火熄灭后的洪灾,袋鼠无路可去
除了新增的自然灾害,动物也不好过。
存活下来的那些,无家可归,没有食物,不是活活饿死,就是侵扰人类居住地,比如,65万只蝙蝠从野外飞向了澳大利亚各州的城区。

65万只蝙蝠飞进澳大利亚城区
而这个连环效应不仅影响整个澳大利亚,根据NASA卫星画面显示,山火产生的烟雾,早就跑到了新西兰和南美洲,导致当地的天空也笼罩在一层雾蒙蒙中。

NASA卫星画面:澳大利亚烟雾向南美洲流动
这,就是罕见山火破坏自然生态的代价。
澳大利亚生态学家Manu Saunders说:“生态系统的整个概念都是关于连通性的。”
拿一个森林来说,在这个森林里,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形成完整的生态链。
正常的山火,动植物习以为常,该繁衍的繁衍,该淘汰的淘汰,物种多样性继续维持。

而当山火发生的次数增加,或是火势大、周期长的时候,植物还来不及落下种子、还没长出足够抵御大火的坚硬叶子就会被烧毁。
原本火可以给植物带来的再生好处,这时就会变成物种毁灭。

一个物种毁灭,生态链断开,这个森林的生态体系就要重建;多个物种毁灭,这个森林的生态体系可能就不复存在。
罕见的大火让潮湿的森林变得干旱,干旱的森林更容易发生山火,而频繁的山火会催生更多的草本植物,导致草丛逐渐超过林地。
于是,森林变草原,草原变荒漠……
山火可以对一片森林做的最大的伤害,就是让它无法再生,走向荒漠之路。

虽然科学家近年来一直在提醒:干旱高温的天气会让山火更频繁、更激烈!

但是,山火依旧肆虐,科学家的话像一阵风吹过,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
就像远在北半球的我们更容易被可怜的考拉和袋鼠的新闻吸引,而非真正去关心火势一样,我们总是以为事态不会那么糟糕,一切都会自然变好,或者觉得:远在天边,事不关己~
但是,地球是一个易燃的星球。
它拥有大量富含碳的植物,每一片森林更是天然的氧吧,天生的燃料场。在干燥的气候下,一个闪电、一个不小心落下的火点,就可以让野火烧不尽~

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每一件发生在它国身上的灾难,都有可能在另一个国家再度发生。
就像流浪地球里说的那样: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资料来源
1. BBC News : Australia fires: A visual guide to the bushfire crisis
2. BBC News : Australia fires: New South Wales blazes all 'contained'
3. CNN : Australia's climate crisis has been building for years but no one listened
4. Science News:Will Australia’s forests bounce back after devastating fires?
5. WWF:Donate to WWF's Australian Wildlife and Nature Recovery Fund
6. Wikipedia:wildfire

· THE END ·

撰文 | 猫卷
策划 | 猫卷
运营 | 沧海遗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