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果社工专业知识和实践内容有出入,该怎么办?

2022-04-20 23:17 作者:奇趣社会工作  | 我要投稿

社工专业知识和实践内容有出入,奇趣君认为这是非常正常,且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在未来从事社会工作一定会遇到的一个现象。原因如下:

第一:外在原因。

社会工作来源于国外,不管是社工行业还是社工专业,在我国的实践都是一个与我们国家社会形态和国情相适应的一个过程。我国的社工行业刚刚起步,发展时间只有十来年。在我国的社区工作中,街道,居委都是比社会工作者早出现并服务于社区的,在社会工作出现之前,可以说很多的居委专职人员也扮演了社工的角色和技能。现在社工在全国范围内快速的发展,但是社会工作者尤其是社区里的社会工作者,其角色和地位还在摸索中,与其他社区工作者的分工和合作也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所以很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毕业出来以后,虽然从事的社工工作,但因为服务领域的不同,在完成自身的社工工作的同时,有的时候需要做一些民政工作包括协助居委和街道的工作。举个例子,很多社区的社工站,工作内容不只是个案小组和活动,还需要很多的时间去协助居委的工作,完成一系列的民政工作。在这一段工作期间,很多时候会给社工专业毕业的学生造成比较大的困扰和心理负担。

如何应对,怎么办?

奇趣社工认为,作为外来品。未来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一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也就是说社会工作者未来一定是社工工作和民政工作一起做的。所以每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奇趣社工都建议需要坦然接受并且主动面对。在未来的社工工作中,这一类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内容的出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需要把这些工作,也变成我们社会工作的一部分,不需要刻意区分。另外一方面,很多高校也陆陆续续开设了例如“民政工作”的课程,其目的也是为了应对如今专业知识和实践内容的不同,还有社工角色和地位定义不明晰的问题。

另外一个方面,奇趣社工的建议是多学习,多沟通。在社区工作中,有不同类型的社区工作者,他们分工不同,处理的事务也不同,面对的人群也不同。我们没必要认为我们学了啥就要做啥,社工专业的学生应该是在不断的沟通和合作中,全方位的学习社区工作的各类技能,了解不同的实践方式,在把专业的社工工作带入社区的同时,自身也要融入社区,学习更多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只有如此,社工工作,才能真正的在社区扎根和成长。

第二:内在原因。

奇趣君认为,在大部分社会工作的工作中,社会工作理论指导实践,也可以说是我们学习的专业知识指导我们的实践。知识是书本里的,是一句话,是“死”的,但人是活的。社会工作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更多的是教授我们工作方法,工作方向,工作手段,工作技巧和工作思路。而社会工作实践面对的是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故事和不一样的人间百态,面对的每一个个案,每一个小组和每一个活动,都是不同的。因此,专业知识和理论更多的就是给我们指明方向和道路,在实践中,处理服务对象的各种事情,提供不同的社工服务,还需要结合多年的服务经验和生活经验。所以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会经常发现,理论和知识有出入,理论无法完全指导实践,会让人觉得不知道怎么办。

如何应对,怎么办?

首先,一定是积累经验,书本里教不了你的,你的生活和工作经验会教你。所以,奇趣社工不得不说,有的时候,奇趣社工真的觉得,一些年长的有家庭的女性,虽然不是社工专业出身,也不一定持证,但却是可以真正解决服务对象问题,并且给服务对象带来实际帮助的。你会发现,在他们的身上看不到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但是可以看到社工的成效。我认为所有的社工专业的学生,都不应该因为觉得他们不专业而排斥他们。我们应该认真的学习,因为最终能把服务对象的问题彻底的解决,才是王道。

所以,当你做过足够多的社工服务,接触了足够多的人,服务了足够多的个案,你的社工经验和生活经验不断的提升。未来你也不会再思考专业知识和实践有出入的问题,你会发现那个时候,知识已经融入到你的血液里,而面对实践的多样性和多面性,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甚至,当你经验足够丰富的时候,你会发现在很多时候理论知识无法指导社工实践,那你也可以提供补充理论知识的想法和方案。

所以总的来说,如果你觉得专业知识和实践有出入,一方面可能是你的经验还不够多,另外一方面可能是你已经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奇趣社工觉得这不是一个非常不可思议和可怕的问题,这个问题很正常,坦然面对,不断积累就好。

这里是奇趣社工,公众号:奇趣社工,喜欢这篇文章的记得点赞和关注,谢谢啦。


如果社工专业知识和实践内容有出入,该怎么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