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当年繁华无比的楼兰怎么会悄无声息的就消失了?

2021-08-13 13:15 作者:红叶奇说  | 我要投稿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史记》: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扦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一万四千一百。

有这样的诗句,不知中原王朝与楼兰古国有着怎样的恩怨情仇。

实际上,在汉朝之前,生活在中原的人们根本就不知道,原来在遥远的西域国度还存在着这样一个国家。直到张骞接到命令去出使西域之后,他才将楼兰这个国家的故事带回了中国。

而后,随着丝绸之路的逐渐繁华,楼兰这个地方也成了这条道路的必经之地。因为商业的发展,使得这个国家开始繁华起来,中原的物品让这个国家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而这个国家独特的地域,淳朴的风情,又使得很多中原人想要去那里寻找让自己放松的净土。

楼兰国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处于丝绸之路的要冲上。虽然它本国的实力在西域众国中可以称雄,但和匈奴和汉朝相比起来,人口、军事力量都不是一个层级。

楼兰古国在汉匈之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所以,楼兰国的做法就是往两个国家都派遣人质,谁强就臣服于谁。

楼兰是天朝通往西域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交通枢纽,也是一个丝绸路上一颗燦灿的明珠,有玲琅满目的商品,车水马龙的行人,接踪而至的商贾,穿戴各异的使节。

1900年,斯文·赫定在瑞典国王的资助下来到中国罗布泊考察探险,当某天在临时营地清点物资时,奥尔博克告诉赫定挖掘用的铁锨不见了,并且他还决定孤身一人沿着来时的路返回去寻找。

很快奥尔博克就寻到了铁锨,只是当他往回走没多远,一场狂风突然袭来,暴风席卷着沙尘吹得他无法前行,只能先找个掩体躲藏起来。

狂风停止后,奥尔博克从藏身的掩体中站起身,也就在那时,他这才发现身边都是泥塔、房屋遗址,更有一些半埋在沙里、雕刻精美图案的木板,只不过这个向导当时也没多想,毕竟还要赶回营地与斯文·赫定会合,走的时候还随手顺走了两块木板。

当赫定一见到奥尔博克手里的木板,就被上面的图案吸引了,他在这个大漠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雕刻。

斯文赫定惊喜地发现一个前所未闻的文明即将要被发掘出来!于是,他来到遗迹旁找寻着一点点有用的线索,终于在两块写着文字的木牍上发现其中一片上写有楼兰字样。

在随后的日子里,赫定直接将大本营驻扎在遗址旁,每天一边记录一边挖掘,随后将挖出来的文物打包带出了沙漠。

紧接着他派人用骆驼运载楼兰出土的文物取道印度送回了瑞典,这些文物便是此次探险的“战利品”。

斯文赫定回国后,把文物交给德国的希姆莱鉴定,经鉴定,这座古城就是丝绸之路上赫赫有名的古国楼兰,顿时惊艳了整个世界。

那是昔日的辉煌,在历史的长河中,简直就是昙花一现,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感叹和哀思。

有人说是罗布泊的上游入水口由于泥沙淤积导致了罗布泊的持续北移,也有人说是因为楼兰人不注重保护自然环境,滥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当地气候的干旱化。

由于气候的恶化,瘟疫也给了这个脆弱的小城一个重大打击,在古代,瘟疫对于人们来说就是天底下最可怕的威胁了。于是,楼兰人纷纷逃离这座城市。

另有一说是战争的原因,在鄯善国最后残留的一段时期内,中原地带一直都是战争不断的,而地处军事要塞的鄯善国(楼兰国)也就时不时的要遭受战争的侵扰,所以,战争也是楼兰人逃离城市的主要原因。

与战争没有太大的关系,战争只能使它在短时间内改变面貌,而无能力改变它的实质。战争的目的是敌我双方争夺生存空间、生活必需品和军事要塞,获得主动权,所有权,是双方实力较量,要值得一战。既使有战争的因素,过后胜负方均未有生活的痕迹,末在此停留,失去战争的意义。

楼兰消亡是必然的。

楼兰不是它兴盛几百年,昔日的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画面,也不是一年、两年,乃是上百年,上千年的沉淀。草原上游牧部落连年你争我打是常事,人口迁移,出生人口增加,大兴土木,过渡砍伐,烧盐,过渡放牧,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脆弱的生态,一遭破坏,将永远失去自我修复的能力。沙进人退,无饮用之水,没有草场,所以楼兰从此没有人生活的迹象,只能变废墟。

当年繁华无比的楼兰怎么会悄无声息的就消失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