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王莉从生产车间到总经理,29年做好一件事:品质!
8月1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的一则职务调整的通知,让业界的目光聚焦到了一位不平凡的女性身上。
作为茅台集团首位女性总经理,王莉自然是荣耀等身——“首届中国首席白酒品酒师”,“中国酿酒大师”,茅台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轻工行业“大国工匠”、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桂冠与头衔……无不应证着这位已在茅台工作29年有余、“既是专家、又是管理人才”的非凡女性。
8月20日,贵州茅台第四届董事会2023年度第三次会议决议公告发布全票通过《关于确定代行总经理职责人选的议案》后,业界不仅高度看好此任命,更认为此举展现出茅台新一届领导班子对聚焦产品品质的重视与愿景,“美时代”正娓娓道来。
因为爱情,
成就醉美“她力量”
1994年,从西北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食品工程专业毕业后,王莉被分配到到茅台科研所工作。从陕西汉中到贵州茅台镇,爱情成为她千里之外的寄托与支撑,用她的话来说,“你肯定要问,是什么指引我一个西北人来到西南深山中的茅台,很简单,因为爱情。”
恰恰是这段美好,为中国酒业的篇章勾勒出曼妙的一笔。
来到茅台,王莉被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深深地吸引,开始深扎一线生产车间,整日忙碌在茅台酒生产线上,向酿酒老师傅们请教学习,钻研酿酒工艺,并在1999年12月获得工程师任职资格。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从2000年到2010年,凭借多年生产一线的酿酒经验和色谱分析的专业知识,王莉先后担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分析室主任、副主任。在此期间,她在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习取得工程硕士学位,并分别于2006年2月、6月被评选为酿酒高级品酒师、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
2015年7月,王莉成为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首位女性总工);2022年9月,成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2023年8月,担任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这29年的时间里,王莉在茅台酒酿酒工艺领域数十年如一日研究、把控茅台品质,秉持着一颗平常心从事一线酿造生产。殊不知,每一瓶茅台酒的背后有着一位醉美“她力量”的质量把关。
但王莉却曾公开表示:“我唯一的优势仅仅只是感官比较灵敏,最重要的还是前辈们的教导和茅台这个大家庭的培养。”“茅台今天的质量是3.6万名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不管是质量管理部门、生产部门、还是技术部门,大家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目的就是共同提高茅台质量。我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而已,并没有太多的成就!”
品质为王,
提笔描绘“美时代”
自2021年丁雄军出任茅台董事长以来,首次提出“美时代”的战略,将“美力量”、“美生活”、“七度美学”、“五维美学”等茅台美学价值观,深入到企业生产、品牌、营销、供应等各个环节,共同构建起新时代下推动茅台高质量发展的“五线”生态体系。
对于“美时代”,丁雄军曾这样表述:“进入‘美时代’,不断酿造高品质美酒、提供高品质服务,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茅台必须回答好的时代命题。”
可见,品质是茅台引领“美时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核心前提,紧紧围绕“质量是生命之魂”的生产质量价值理念。
王莉正式成为茅台集团总经理再一次释放积极信号,茅台将始终坚持“质量是生命之魂”,树立“优、强、硬、高、兴”的五匠质量观,为茅台酒的品质质量、茅台的永续长存和基业长青铸就“品质长城”。
而王莉正是永葆茅台品质的第一质量官。
早在2016年,依托贵州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成立王莉品评勾调技能大师工作室,直到2019年“王莉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揭牌。在此之前,该工作室已经培养了国家级白酒评委5人、省级白酒评委20人、高级工程师1人、酿造工程师12人、输送勾调人才15人,并把工作室的阶段性成果运用到茅台生产相关领域。
不仅如此,王莉还是白酒行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者、组织实施者和学术带头人,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累计申请国家专利53项,发表论文近30余篇,参与制定多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获各类专业科技奖项20余项;同时,她还是近些年茅台在质量管理、数字化运营、电商销售等重大创新版块的决策带头人。
“茅台酒的品质是茅台的生命,是茅台的灵魂,是茅台的根本。”这是王莉经常说的一句话,不仅是个人的坚守,也时常以此要求她的团队。
对此,有原茅台高管曾评价到:“(王莉)既是专家,又是管理人才。”
从茅台集团生产一线分析员到第一位女性总工、第一位女性总经理,这位土生土长的“茅台人”诠释了“大国工匠”与“中国酿酒大师”的不忘初心,也将为开创茅台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而提笔描绘。
如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丁雄军带领新一届领导班子正式亮相,让业内外看到年富力强的高层领导团队,“棋”心协力沿着“美时代”的战略指引谱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