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反杜林论》③

[数学演算和纯逻辑演算]
从事计算的知性——计算机!(数学演算同纯逻辑演算的滑稽的混淆)
数学演算适合于物质证明,适合于检验,因为这种演算是建立在物质直观的基础上的,尽管这种直观是抽象的。
而纯逻辑演算只适合于推理证明,因此没有数学演算所具有的实证的可靠性——何况在纯逻辑演算中有许多还是错误的!
模式=死板公式

[现实与抽象]
关于包罗万象的存在的唯一性这个命题,罗马教皇和伊斯兰教总教长也可以承认,这样做丝毫无损于他们永无谬误说和宗教。
杜林用这个命题并不能证明整个存在的独一无二的物质性,正如他不能从任何数学公理中构造出三角形、球形,或者推导出毕达哥拉斯定理一样。
这二者都需要有现实的前提,只有研究这些前提才能得到那些结果。
确信在物质世界之外并不单独存在着一个精神世界,这就是对现实世界,包括对人脑的产物和活动方式,进行长期而又艰苦的研究结果。
几何学的结果不外是各种,线、面、体或它们的组合的自然特性,这些组合大部分早在人类以前就存在与自然界中(放射虫、昆虫、结晶体等等)。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因而不仅仅是物质的单纯特性。
现在没有而且永远不可能有无运动的物质。
宇宙空间中的运动,个别天体上的较小物体的机械运动,表现为热、电压、磁极化的分子振动,化学的分解和化合,有机生命,直至它的最高产物即思维——每一物质原子在每一瞬间都处在一种或另一种上述运动形式中。
任何平衡或者只是相对的静止,或者甚至是平衡中的运动,如行星的运动。
绝对的静止只有在没有物质的地方才是可以想象的。
因此,无论运动本身,或者它的任何一种形式,例如机械力,都不能同物质分开,都不能把它们作为某种特殊的东西、某种特异物来同物质对立起来,否则就会得出荒谬的结论。

[自然选择]
杜林应当对自然选择感到高兴,因为它给他的无意识的目的和手段说提供最好的例证。
达尔文研究自然选择,即缓慢变异借以实现的形式,而杜林要求达尔文也应当指出变异的原因,对这种变异的原因杜林先生是一无所知的。无论别人在科学上取得怎样的进展,杜林先生总是会说还有不足之处,因而总有抱怨的足够理由。


[关于达尔文]
同自己一无事成而对任何人的成就都不满意的自吹自擂的杜林先生相比,极为谦逊的达尔文显得多么伟大,他不仅把整个生物学中的成千上万个事实搜集在一起,进行分类和分工,而且还不惜贬损他自己的荣誉,愉快地引证每一位前辈,即使这样的前辈是微不足道的。
杜林主义与达尔文主义
杜林认为,植物的适应是物理力或化学动因的结合,因此不是适应。
如果“植物在它的生长中采取那能够得到最大量日光的途径”, 那么它也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方式做到这一点的, 这些途径和方式因植物的种类和属性的不同而不同。
但是, 在每种植物那里,物理的力和化学的因素起着特殊的作用, 它们帮助植物——植物与这些“化学的和物理的等等”毕竟是不同的——通过在过去长期发展中已成为它所特有的途径来获得它所必需的日光。
这种日光像一种刺激作用于植物的细胞, 并且正是使这些力和因素在细胞中起反应, 即发生
运动。
因为这个过程是发生在有机体的细胞结构中, 而且采取刺激和反应的形式, 而这种形式同样见于人脑的神经媒介中, 所以在这两种情况下都采用了适应这一个术语。
如果适应一定要通过意识的媒介, 那么意识和适应在哪儿开始, 又在哪儿终止呢? 是在原虫、 食虫植物、海绵、 珊瑚、 初级神经那里吗?
如果杜林能把界限划出来, 他一定会使旧式的自然科学家喜出望外。 凡是有活的原生质的地方, 都有原生质的刺激和原生质的反应。
因为原生质在缓慢变化的刺激的影响下, 同样在发生变化, 否则它就会毁灭, 所以适应这个术语, 对于一切有机体来说, 必然是同样适用的。
[适应和遗传]
在海克尔看来,在物种发展方面,适应是否定的或引起变异的方面,遗传是肯定的或保存物种的方面。
相反地,杜林在第122页上却说, 遗传也造成否定的结果, 引起变异(同时还有关于预成的妙论)。
最容易不过的做法是, 碰到所有这类对立, 把它们颠倒过来, 并且证明: 适应正是由于形式的改变而保存下本质的东西即器官本身, 而遗传则由于两个始终不同的个体的结合不断引起变异, 变异的积累并不排斥物种的变换。
遗传甚至也把适应的结果传下去! 可是在这里我们没有前进一步。 我们必须把握事实真相, 并加以研究, 于是当然可以发现, 海克尔是完全正确的, 在他看来, 遗传在本质上是过程中保守的、 肯定的方面, 适应是过程中革命的、 否定的方面。 驯化和培植以及无意识的适应, 在这里比杜林的一切“精辟的见解” 更令人信服。
杜林, 第141页。
生命。 最近二十年来, 生理化学家和化学生理学家无数次地说过,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重要的现象; 而在这里, 这句话又一再地被推崇为生命的定义。 但是这既不准确, 又不详尽。
我们发现, 即使没有生命存在, 也有新陈代谢, 例如: 在那些简单的化学过程中, 这些过程只要有充分的原料供应, 就不断地重新产生它们自身的条件, 而且其中有某一确定的物体体现这一过程(例子见罗斯科的著作第102页; 硫酸的制造); 在内渗和外渗现象中(透过已死的有机的膜, 甚至无机的膜? ); 在特劳白的人造细胞及其媒介物中。
因此, 据称构成生命的新陈代谢, 本身首先需要加以进一步规定。 尽管有种种深刻的论证、 精辟的见解、 细致的研究, 但是我们仍然没有了解到事物的本质, 而且还经常在问: 什么是生命?
定义对于科学来说是没有价值的, 因为它们总是不充分的。 唯一真实的定义是事物本身的发展, 而这已不再是定义了。 为了知道和指出什么是生命, 我们必须研究生命的一切形式, 并从它们的联系中加以阐述。
可是对日常的运用来说, 在所谓的定义中对最一般的同时也是最有特色的性质所作的简短解释, 常常是有用的, 甚至是必需的; 只要不要求它表达比它所能表达的更多的东西, 它也无能为害。
因此, 让我们试给生命下一个这样的定义, 在这上面曾经有许多人费尽心血但没有成功(见尼科尔森)。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 这种存在方式本质上就在于这些蛋白体的化学组成部分通过摄食和排泄而不断更新……从蛋白质的主要机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中, 从蛋白质所特有的可塑性中, 导出所有其他的最简单的生命能: 刺激感应性——它已经包含在蛋白质和它的养料的相互作用中; 收缩性——它表现在养料的吸取中; 成长的能力——它在最低级的阶段上(原虫) 包含通过分裂的繁殖; 内在的运动——没有这种运动, 养料的吸取和同化都是不可能的。 但是, 简单的可塑的蛋白质是怎样发展为细胞, 从而发展为组织的, 这一点必须先通过观察才能认识, 而这种研究已经不属于给生命下个简单通俗的定义了 。(杜林在第 141 页上还谈到整个的中间世界, 因为没有管道循环系统, 没有“胚胎形态”, 就不能有真正的生命。 这一段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