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业余词作对《囍》歌词的解读
承蒙懿辰邀请,近日有幸参与了社团内关于《囍》的VC翻唱制作。作为一个踏云社的菜鸡词作,在了解歌词背景时,发现网上关于歌词的故事众说纷纭。其中不乏些奇思妙想,可似乎难以尽数自圆其说。经过几日推敲,我也斗胆说说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仅一家之言,如有不同观点,欢迎探讨。
首先葛东琪大大的原词镇楼:

正月十八 黄道吉日 高粱抬
抬上红装 一尺一恨 匆匆裁
裁去良人 奈何不归 故作颜开
响板红檀 说得轻快 着实难猜
听着 卯时那三里之外翻起来
平仄 马蹄声渐起斩落愁字开
说迟那时快
推门雾自开
野猫都跟了几条街
上树脖子歪
张望瞧她在等 这村里也怪
把门全一关 又是王二狗的鞋 落在家门外
独留她还记着 切肤之爱
属是非之外
这不 下马 方才
那官人笑起来
那官人乐着寻思了半天
只哼唧出个 离人愁来
她这次又是没能接得上话
她笑着哭来着
你猜她怎么笑着哭来着 哭来着
你看她怎么哭着笑来着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堂前 他说了掏心窝子话
不兑上诺言 岂能潇洒
轻阴 叹青梅竹马
等一玉如意
一酒桶啊
她竖起耳朵一听 这洞房外
那好心的王二狗跑这给她送点心来了
她这次可是没能说得上话 她笑着哭来着
你猜她怎么笑着哭来着
哭来着
你看她怎么哭着笑来着
正月十八 这黄道吉日
正月十八 这黄道吉日
正月十八 这黄道吉日
正月十八 这黄道吉日

一:为什么我想否定冥婚说
首先,我想否定网上盛传的冥婚说。所谓冥婚,无非两种可能,但无论是新郎已死或是新娘已死,但结合歌词看都有牵强之处。关于大家心中部分容易生疑的地方,我在此做出说明。
1、正月十八,黄道吉日
关于为什么作者要选用正月十八,很多分析都强调这一天并非黄道吉日,宜丧葬,忌嫁娶。我不懂风水,也不愿盲信这一论断,于是首先查了2020年前一轮生肖年的情况:

从黄历看,似乎并不能支持上述说法的结论。而单独查正月十八,民间倒是有“上灯圆子落灯面”的说法,意思是正月十三上灯时吃圆子,而正月十八落灯的时候要吃面条,还是赏花灯的好时候。
作者选用正月十八这个时间或许并没有这么多深意,仅仅只是为了押韵。尽管从表面上看“八”和“日”不在同一韵部,但通过平水韵表可以看出两者都属入声字,放在本曲中,五遍“正月十八,黄道吉日”所用均是上海方言,和调教确认的结果也是同一韵母。
2、高粱抬
五谷杂粮确实有辟邪的含义,但在农村结婚时常有绑高粱的习俗,高粱代表寓意节节高升,只是一种对新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福,也有结婚时踩高粱、洒高粱辟邪的,因此这与是否冥婚并无关系。反倒是最后那个“抬”字作为韵字,让人对于后面内容的理解提供了方向。
3、抬上红装
因为用“抬”字而不是“穿”就认为新娘去世这显然十分武断。前文中,依然已经抬着高粱,新娘的嫁衣当然早已穿在了身上。另外,“抬”字和后面的“裁去良人”的“裁”都使用了顶针,因此用法很可能会从原字引申开理解。歌词中的抬与其说是一个动作,不如当作名词来解释,暨“八抬大轿上新娘身上的嫁衣”
4、裁去良人 奈何不归
一说到不归,大家都容易想到死亡,但绝不能因为这样就放弃思考“裁去良人”的意思,“裁去”显然不是在说剪切衣料,而是在说离别(裁字作为“断”来解释,也许有些勉强,但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其他解法)。既已分离,后面再说到归或者不归也就是十分自然的事了。而良人是谁,在后面我也会提到。
5、翻起来
这里的动词确实有些古怪,同样奇怪的还有“马蹄渐起斩落愁字开”的“斩”。但我认为“翻越”的解释比“翻土”似乎更切合一些。
6、野猫
关于野猫的寓意,其实民间说法也很多,除了辟邪报丧还有吉祥招财等等含义。尽管我个人在这里也倾向于野猫是来报丧的说法,但这只猫当时没有走进家门反而上树歪起了头,这说明尽管歌曲的结局是个悲剧,但在当时尚未发生。
另外,如果是冥婚,当然建立在一位新人已死的基础上,如果人们都知道了这一事实,那又何来报丧之说呢?
7、又是王二狗的鞋 落在家门外
鞋子这一意象的出现有些奇怪,冥婚说里认为鞋与邪同音,王二狗做了亏心事,这才把鞋子丢在门外用以辟邪。但歌词中提到的“又”字和这一猜想发生了矛盾,仅仅一次冥婚,为什么给王二狗却“又”一次落下鞋子?
8、间奏念白中没有“进入洞房”
在间奏结束后,“他”在堂前说了掏心窝子话,这时尚未入洞房。直到转到“清阴”一句时,随着唱腔由刚转柔,场景才切换到洞房之中。
剔除这些因素之后,冥婚的氛围基本荡然无存,尤其是考虑到在歌词里“哼唧‘离人愁’”的新郎,他不可能是冥婚中过世的那一方,也同样不可能是一个情深意重到愿意冥婚的有心人。
二、歌曲到底说了一个什么事
对于《囍》的内容,作者自己是这样描述的:

既然是一件“喜事”,那至少是一个故事,而说故事自然离不开时间、地点和人物。
1、时间:
故事的时间相当明确,婚礼时间就选在“正月十八”,关于这个日子此处不再赘述。结婚仪式从卯时(即大约早上6-8点)开始,直到洞房之夜。
2、地点:
歌词里没有明确的地理位置,从开头的上海方言可以判断大致地域,但对于我这一一个不了解上海地区传统婚礼习俗的人来说,帮助并不大。具体到某一地点,从歌词的描述中可以判断在一个村子里。
3、人物:
歌词里涉及的人称,名字,代词很多,按照出现的顺序有:良人、她、王二狗、官人、你、他、青梅竹马。这七个词中除了“你”,其余均是故事里的角色。
首先,“她”和“青梅”很明确指代新娘,这是歌词里唯一一个女性角色;而“王二狗”作为特殊的姓名,指代某个特殊的村民;由于词格的原因及避免重复用词的原因,村里的其他人在“把门全一关”句中作为主语被省略了。
在剩下的“良人”,“官人”,“他”,“竹马”中,这四个词对应的人物被各种解读。以下是我个人的推断:
(1)“官人”是新郎。
单看官人的解释,有人认为官人意为丈夫或官吏,当时两人婚礼未成,新郎尚不属丈夫之列,因此取意后者,这显然过于牵强。民间所说的“新官人”意思就是新郎,简化为“官人”并无不妥。退一步说,即便将该词泛化为男子敬称,通过他“下马”,对着新娘“哼唧‘离人愁’”也可以确认官人是指新郎。
(2)“良人”不是“官人”,也不是“王二狗”,而是新娘的意中人。
“良人”仅在“裁去良人,奈何不归”里出现了一次。因为“不归”两字扣得极死,排除冥婚的可能后,这个称呼所指的绝不会是当时在场的新郎和王二狗。另外,尽管良人二字常作“丈夫”解,但诗文中也有不少用来代指意中人。
(3)“他”是“官人”
歌词中的“他”只出现过一次,在堂前说了“掏心窝子话”。按照婚礼进程,此时新娘已经进了新郎家门,新人刚刚拜过天地,自然不可能分开。而需要“掏心窝子”才能说出来的大实话,又不可能让太多人听见。这时候除了“官人”,闭门不出的村里人,杳无归期的意中人,以及行踪不定的王二狗,都没可能成为说话的那个“他”
(4)竹马不是“官人”,“也不是王二狗”,而是“良人”。
分析“竹马”前,需要先知道“叹青梅竹马”的人是谁。根据前一句的环境和唱腔的转变,这个喟叹者正是新娘。从一开始她的情绪便有悔和恨,这场婚礼绝非她心中所愿。之所以在后来有了一声哀叹,想必是念及心中所寄的意中之人。因此,结合前文第(2)点的论述,“竹马”与“良人”是同一个人物,系新娘的意中人。
经过整合,很多行为的归属便清晰了很多:
新娘:“在等”、“记着切肤之爱”、“叹青梅竹马”、“等玉如意”、“竖起耳朵一听”、“没能接(说)得上话”、“笑着哭”、“哭着笑”;
不难看出,整件“喜事”对于新娘而言是一出悲剧,心怀眷恋,苦等的意中人却迟迟不至。在出嫁时,她一直佯装欢笑,直到哀毁逾恒说不上话,才从假笑中流出真泪来。
新郎:“下马”、“笑着”、“乐着寻思”、“只哼唧出个离人愁”、“说掏心窝子话”;
和新娘比,新郎在迎亲时的神色要喜气得多。“哼唧”一词没有“低吟”、“呢喃”那样的凝重和回味,反而流露出了一种漠不关心的敷衍。面对如此无病呻吟般的一句离人愁,苦楚的新娘自然接不上话。而在堂前新郎的“掏心窝子话”,则直白地表明了他的立场:他潇洒地迎娶了新娘,成为了这场婚礼中唯一的受益者,这也无怪村里人会对他的婚礼避之不及。
王二狗:“落鞋”、“送点心”;
从这个极为通俗普通的名字就可以看出,王二狗并不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名字。却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存在。他不是新娘的心上人,却来过街上又落下了鞋,甚至还到洞房外来送点心。他不是胡作非为的恶人,当然,也算不上什么好人,相比于那些深知利害关系的村民,王二狗只是单纯的憨厚淳朴而已。
意中人:“未归”
他存在于新娘的思念,也是她苦痛的根源,直到最后他都是新娘内心的希望。然而当听到新官人的那句“离人愁”;当看见叩响房门的人只是那个憨憨傻傻的王二狗,我们可以想象她心中失落与绝望将多么致命。

附:全篇歌词参考解读
正月十八,绑着高粱的八抬大轿四平八稳地向前走着。
喜轿上新娘身上匆匆织就的嫁衣,每一尺上都载着悔恨。
奈何意中人与她一别,久久不归。(此时此刻,她)只能强颜欢笑。
娶亲队伍中敲打着红檀木响板,尽管说得热闹欢快,但实际的情况着实难以猜测:
清晨,听着喧嚣的锣鼓从三里开外传来。
马蹄缓缓抬起快速落下,平直曲折的声响带来了愁绪。
猛然间,薄雾连同房门被一起推开。
野猫跟着队伍走了几条街,跃上树歪起脖子,望着她还在等待(未归的良人)。
说来这村子也怪,人们避之不及地关上了房门,只有王二狗又将鞋子落在了屋外。
只有她还记着那份深深的爱意,可惜现实已经如此,其他便都在是非对错之外了。
这不,(等队伍到了男家),新郎官刚刚下马便笑了起来。
对着新娘,新郎官乐着寻思了很久,但最终只是(无病呻吟般)哼唧出来个离人愁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新娘没能接得上话,(原本强颜欢笑的)她笑着哭了。
你猜猜她是怎么笑着哭的?又是怎么哭着笑的?
【拜天地】
在堂前,新郎说出了自己的内心想法:只有兑现诺言(娶到新娘),才算是潇洒男儿。
(进入洞房,新娘)在盖头下,轻叹着过去青梅竹马的时光。
(却只能)等着挑开盖头的玉如意,还有用于行合卺礼的酒桶。
(忽然,洞房外传来了响动)她竖起耳朵一听,却没想到应答的却是来送点心的王二狗。
(失望的她)这次可没能说得上话,(原本强颜欢笑的)她笑着哭了
你猜猜她是怎么笑着哭的?又是怎么哭着笑的?

1、 本文的原词引用:https://music.163.com/#/song?id=1303289043
2、正月十八的习俗:https://m.smxs.com/fengshui/zhishi/43756.html
https://m.smxs.com/fengshui/zhishi/43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