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打工人”的极致:成为王自如容易,成为董明珠则是难上加难!

2023-11-15 14:55 作者:老方说  | 我要投稿

本文所说的“打工人”,不是只指进工厂拧螺丝的工人,也涵盖了职场、官场、学校和医院等组织里的职工。 在我看来,人和组织的关系非常重要,关乎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前途和命运。毕竟大多数人几十年的时间都要待在某个体系里奋斗和拼搏。 我们需要理解一个概念——体制!它的意思是组织方式、组织结构,或者说是一种组织管理的格局和制度体系。体制是对大型组织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利益分配和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当然体制与体制也不一样,体制内和事业编有很大区别,其中的工作性质、稳定性、待遇和成长空间都是截然不同。 下面我们要探讨的就是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打工人”的极致:成为王自如容易,成为董明珠则是难上加难!

董明珠原本也是一个打工人。 在丈夫病逝后,董明珠来到珠海打工,当年的格力也只是个小厂,但董明珠在格力确立了自己的人生和事业目标。 从基层做起,董明珠用能力和业绩证明了自己,赢得了下属拥护和上级的认可,从而一步步走上了总裁的位置。 在格力这个平台上,董明珠与公司实现了共赢,随着公司越来越成功,董明珠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家。 打工打成老板,这可谓“打工人”的极致了吧。但想成为董明珠实在是太难了,那需要天时地利与人和、以及个人奋斗的结合。不过要想成为王自如这样的人,就相对容易一些了。

对于王自如,年轻人和中年人的观感是不一样的!

年轻人刚进入职场,就跟打游戏进“新手村”差不多,哪怕平常显得很成熟的人,其实也有很多幼稚的认知。 要知道不管是进单位还是进企业,里面都是一个生态,其中的各种规矩和氛围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改变你,你在新手期的阶段,究竟如何想,如何做,包括跟着什么人,就大体决定了你在这个“体制”内的道路。 千里马常有。年轻人最大的错误认知之一就是光想着凭本事吃饭,凭能力说话,我命由我不由天。等到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处处都在人生的逆境,这时候就明白了体制、组织的威力。 天底下从来不缺聪明人,能力强的人比比皆是,凭什么让你出头呢?关键是要找到组织,要有平台,要建立关系,要遇到赏识你的“贵人”。在职场、官场混久了的人都知道,升职加薪的机会往往不在于能力如何,而要看自己的上级如何,对自己的观感和想法如何。 所以网上很多年轻人在讽刺、嘲笑王自如,而很多中年人则颇为复杂,有些人一边鄙视王自如,一边又羡慕王自如、渴望成为王自如。毕竟人家遇到了一个对他很好的“伯乐”啊。“我没有看过格力给我的工资条”,这是因为跟对了老大,工资待遇什么的就不是事了。

论体制: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平台的力量才是伟大的!

组织的本质是很多人构成的集体,人多力量大的前提就是把人组织起来,否则就是一盘散沙,乌合之众。 人是社会动物,从部落时代到现代企业,每个人都需要借助集体组织来成就自己。体制对个体而言,不仅仅是意味着群体的归属感,更代表了生命意义的融入。 而组织的特点就是一方面能一致对外,一方面又会内部争斗和博弈。因为受限于组织的规模和制度,好的位置是有限的。你要想往上爬,既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素养和能力,又要看上面有没有人赏识你,给你机会。 能不能给我一间离你比较近的办公室,我要随时向您汇报!

权力如同地产,位置最重要。说出上面这种话的人,都是聪明人。老板身边的好位置是有限的,这些有限的位置就是“打工人”的极致。

站队决定山头,山头决定成败!

从古至今,怀才不遇的人太多了。其中一大原因是因为没有平台,还有一大原因就是站错了队——山头的特点就是此消彼长啊。 比如我有个朋友在某单位工作,他讲有个同事就因为年轻时候跟错了人,站队站错了,硬生生蹉跎了十来年,人生有几个十年呢?既然你不愿从体制里出来,那你就要受其中的熬炼。 对于体制,《沧浪之水》这本书就很经典。没背景没关系有能力想出头,还是要找老大,要靠老大拉一把。否则就是边缘化,沉沦基层。 有些人觉得一个人怎么可以对老板和上级那么谄媚,拍马屁张口就来,那是因为你没有融入到那种体制里,没有依附于某个人,在那样的环境中,这种行为是自然的、正常的,个人都意识不到自己有多恶心。 既然力量、利益、前途和命运都维系在组织,又有谁能超脱呢? 最后,组织体制内“王自如”这样的人还是少点为好,如果大家都羡慕王自如、试图成为王自如,都想依附和投机,那才是悲剧。

“打工人”的极致:成为王自如容易,成为董明珠则是难上加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