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音乐形态量化分析方法略释

2020-05-25 07:21 作者:作曲奥校-陈文戈  | 我要投稿

音乐形态量化分析,方法主要有三种:
 
· 完形截段(Gestalt/segments)分析:即分析某特定材料的运用实例(instance)的数量、位置及其变异、推断反复对比高阶对比等。姚恒璐的《现代音乐分析方法》有详述。
 
· 变形分析:如旋律中即是对旋律进行扩缩、倒影、求差“求导”(differentiation)及其多阶、逆运算等等,之后发现某些规律。
 
· 参数统计(Stats/Graphing)分析:类似股票走势图的参数分析,包括移动平均(MA)、变化率(ROC)等。
 
 
其中最好做的是参数统计分析,技术要求最低。一个方便的做法是用Excel提供的数据分析(Data Analysis)功能下的各种函数,包括移动平均和直方图等。下以移动平均分析一段旋律作简单示例。
 

图中,蓝色实线是该旋律,横坐标是音符的位置(量化为八分音符);纵坐标是音高(MIDI键位号);橙色虚线是移动平均线(MA-n),n = 2,即每拍一次平均。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这条旋律最后会是651而不是561,因为561时(图上)看到该位置(横坐标18)之后的均线被“扭曲”——对比651(图下)的情况,之后的均线更直(普遍规律是越接近旋律结尾,均线越直);而且后者中旋律(蓝)与均线(橙)的交点(上行,旋律与均线的距离从负变正)被提前,而普遍规律是临近结尾的交点偏后。之所以最后561没有被采用,里面潜藏这些客观原因都是在传统旋律分析里完全不可能看得出来的。
 
由此可见,在音乐学特别是旋律研究中,“为什么某个版本改了某一两个音就突然变得好听”之类的问题,运用形态参数统计是洞见其中要害的十分强大的工具。
 
总之,音乐形态量化分析是一个纯理性、纯技术的世界,而这也只不过冰山一角罢了。

 


音乐形态量化分析方法略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