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济学小贴士(十九) 消费者剩余(一)

2020-05-25 07:20 作者:大桥_流水  | 我要投稿


      

 —— 书接上回        

        你应该记得了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有一条是,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福利经济学的研究更充分地解释了这个原理。它还要回答年货的正确价格这个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使年货供求平衡的价格是最好的价格,因为它使年货消费者和年货生产者的总福利最大化。

社徽镇楼


消费者剩余

        我们从观察参与市场的买者得到的收益开始我们的福利经济学研究。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支付意愿

        设想你有一袋大桥君的面包。因为你已经吃了太多了,你吃不下了,你决定把面包卖出。这样做的一种方法是举行拍卖。

        四个大桥君的小迷弟出现在你的拍卖会上:阿陈、图灵、欧阳恪和苏瑾棠。他们每一个人都想拥有这袋面包(大桥君太自豪了,好多人都抢着要我的面包!!),但每个人愿意为此付出的价格都有限。表1表示这四个可能的买者中每一个人想支付的最高价格。这每一个人的最高价格称为支付意愿,它衡量买者对物品的评价是多少。每个买者都希望以低于自己支付意愿的价格买这袋面包,并拒绝以高于他支付意愿的价格买这张辑,而且,对以正好等于自己支付意愿的价格买这袋面包是无所谓的态度。

四个可能买者的支付意愿

        为了卖出你的豆沙面包,你由低价格,比如 10元,开始叫价。由于4个买者愿意支付的要多得多,价格很快上升。当阿陈报出 80元(或略高一点)时,叫价停止了。在这一点上,图灵、欧阳恪退出了叫价,因为他们不愿意叫出任何比 80元高的价格。阿陈付给你 80元,并得到了这袋面包。要注意的是,这袋面包将归对该豆沙面包评价最高的买者。

  从买到猫王的这袋面包中得到什么收益呢?在某种意义上说,阿陈发现了一个真正的好价格:他愿意为这袋面包支付100元,但只为此支付了80元、我们说,阿陈得到了20元的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买者为此实际支付的量。消费者剩余衡量买者参与市场的收益。在这个例子中,阿陈从参与拍卖中得到了20元的收益,因为他对他评价为100元的东西只支付了80元。图灵、欧阳恪和苏瑾棠从参与拍卖中没有得到消费者剩余,因为他们没有得到豆沙面包,也没有花一分钱。

  现在考虑一个略有点不同的例子。假设你有两袋相同的豆沙面包要卖。你又向4个可能的买者拍卖它们。为了使事情简单,我们假设,这两张豆沙面包都以相同的价格卖出,而且,没有一个买者想买一袋以上的面包。因此,价格上升到两个买者放弃为止。

          在这种情况下,当阿陈和图灵报出70元(或略高一点)时,叫价停止。在这种价格时,阿陈和图灵愿意各买一张豆沙面包,而欧阳恪和苏瑾棠不愿意出再高的价格。阿陈和图灵各自得到的消费者剩余等于各自的支付意愿减价格。阿陈的消费者剩余是30元,而图灵的是10元。现在阿陈的消费者剩余高于以前,因为他得到了同样的豆沙面包,但为此付的钱少了。市场的总消费者剩余是40元。


参考文献: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二版).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仅限学习交流使用


稿件鸣谢:
@大桥_流水
@少年阿陈

图源: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经济学小贴士(十九) 消费者剩余(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