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俄国十月革命中的中国人:红鹰团

2021-04-01 20:55 作者:格林机铳  | 我要投稿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处于协约国阵营,对于德国与奥匈帝国是敌对关系,对于参战这个问题,北洋政府以派遣劳工来代替军队。


其中就有着十几万中国劳工进入俄罗斯,曾经在日俄战争中担任过俄军翻译的任辅臣因为熟悉一定相关事物便作为中俄通商事务员派遣至俄罗斯的彼尔姆省。任辅臣在这之前曾经接触过俄罗斯的布尔什维克,他深受其影响,在与劳工相处的时间中也与劳工们关系较好。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苏俄工农红军也成立起来保卫这个新生政权,而彼尔姆省阿拉巴耶夫斯克矿区的中国劳工在任辅臣的动员下也参加了起义队伍,一个由中国团,在伏尔加河上游的矿区诞生了。这支队伍战斗的传闻很快吸引了列宁的注意,他亲自签署命令,将这支军队编入苏俄红军第三军的第二十九步兵师,番号为二二五团,任辅臣作为团长。全团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骑兵营、一个机枪连、一个警卫连以及一个军需处。



1917年末,在阿拉巴耶夫斯克矿区附近的白俄军队注意到这支由中国劳工组成的红军团,他们便想要消灭这支“中国团”结果还没来得及发起进攻便被任辅臣率领部队从夜晚袭击被迫撤退,后面任辅臣按照命令到达卡马矿区支援当地红军作战。


之后,任辅臣带领“中国团”,在俄罗斯的各个战场转战,与白军或是外国干涉军都有作战。战斗中的“中国团”表现出色,红军内也认同这支队伍的战斗力。


1918年9月21日,“中国团”迎来成名之战,任辅臣在早上向着有白军防御的拉亚镇发起攻击。


骑兵部队从东北方向进攻白军防线,随后一营长张清萧带头从突破口攻入,当地白军在“中国团”进攻下败退撤出拉亚镇。在此战后列宁也关注了这支“中国团”并称赞了其优秀的作战能力,之后“中国团”又被称为红鹰团


红鹰团参与了不少的恶仗,打出了名头,场场恶仗都身先士卒,不过也伤亡过多,之后团里不仅有中国人还有些俄罗斯人也被补充进这支红鹰团。在进攻托博尔河大桥中,红军几次进攻都没能拿下大桥。司令部决定让红鹰团来啃下这块硬骨头,白军集中机枪火力压制了冲锋,红鹰团在任辅臣带领下进攻两次都以失败告终。


第三次进攻二营长桑来朝在火力掩护下挥着大刀冲锋闯到白军阵地开始白刃战,解决了白军的机枪火力,红鹰团开展总冲锋占领了大桥。刚刚夺下大桥的红鹰团没有撤回后方休整,只是短暂休息就又投入下一场战斗。


高尔查克的白军打算攻下维亚火车站,以此威胁到彼尔姆省与外国干涉军配合。因为这个原因双方围绕这里交锋,11月下旬,白军完成了对车站的封锁,红鹰团现在是孤军奋战没有援军也没有补给,“红鹰团”孤立无援。


白军多次以麾下哥萨克骑兵发起冲锋,但是都没能奏效,红鹰团一直坚守火车站多次击退白军。高尔查克大骂了一顿负责进攻的前线指挥杜鹤宁,之后白军加强了进攻,这支部队进攻被打退就换下一支,高强度的消耗让坚守火车站的红鹰团弹药所剩无几,伤亡不断增多。


1918年11月29日,晚上,红鹰团多数人都在火车内呆着以躲避寒风,在外站岗的哨兵没能及时发现白军从防守薄弱的沼泽穿过,等到发现时已经晚了。


遭到夜袭后任辅臣组织士兵反击突围,但是双方数量差距很大,红鹰团又弹药缺乏还有不少伤员,任辅臣在突围中被子弹击中受伤,最后死于白军刺刀下。


战斗结束后,“红鹰团”少量战士突围出火车站,因为人员稀少而且大量主要人员也阵亡在了火车站,红鹰团番号撤销,残存的少量人员编入其他部队。


1989年,苏联追授任辅臣苏联最高战斗勋章“红旗勋章”,用以表彰以任辅臣为代表的中国军团,为苏维埃所做出的的重要贡献。

俄国十月革命中的中国人:红鹰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