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陪着”≠陪伴,初哆咪育儿提醒父母,高质量陪伴才是孩子需要的

2020-07-25 11:33 作者:懒王影视综  | 我要投稿

父母都知道陪伴孩子很重要,却错误地以为,陪伴只要人陪在孩子身边就行了,却不知道,这只是叫做陪着,并不是陪伴,更不是高质量陪伴。

初哆咪育儿师认为,与其花10个小时呆在孩子身边,还不如给他1个小时的高质量陪伴。

我们应当怎么陪伴孩子?

现代家庭中,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了陪伴的重要性,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真正有效的陪伴,这导致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景象:

孩子在游乐场玩游戏,父母在一边玩手机;

孩子在家里玩,父母在沙发上玩手机;

孩子在看动画片/绘本,父母在旁边玩手机,平板。

这样的父母虽然人陪在孩子身边,但心思全在手机上;无论孩子说什么,只是嘴上随口应承,实际并没有在真正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和要求,这样貌合神离、答非所问,自然也起不到亲子之间沟通和交流的作用,没有真正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当中。

关于陪伴,曾经见过这样一段话初哆咪对它印象深刻:

“陪伴不是陪同、不是看管、不是物质满足,更不是说教和监督。陪伴,是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一种给人依靠的信赖。陪伴是要全身心的,是要融入孩子的世界,接纳他,建立起与他沟通的桥梁,与他一起分享他的快乐、他的悲伤、他的苦恼困惑……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和支持,在孩子不需要适当一个好的听众,了解他的心理需求,尊重他的意愿,信赖他的能力。孩子使世界充满了想象力,不要替孩子决定他的人生,不要提早用我们成人的规则去影响那一片净土。”

初哆咪认为,真正的陪伴是双向的,让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中收获快乐与幸福,与此同时,父母也会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思考与成长,在父母花时间陪伴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陪伴着父母。多多抽出时间和孩子相处,让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充满父母的爱,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孩子快乐地成长,拥有健康的性格,正确的价值观。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如何给孩子高质量的有效陪伴?

初哆咪建议:

1、放下手机:暂时忘记生活和工作当中的事情,将手机放在一边,专注、认真地陪伴孩子。

2、给孩子一个鼓励的眼神:比起语言,父母的肢体动作更容易将感情直观地传达给孩子,如一个亲切的拥抱,安慰地摸摸头,这些亲密的举止会让孩子内心充满愉悦,提升自信心。

3、和孩子一起做个小游戏:和孩子一起玩耍,不仅能够促进亲子感情,还能提高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父母们可以从书本或电视上学习一些有趣益智的亲子游戏,将知识和教育融入在简单的游戏中,每天抽出几分钟,和孩子一起玩。

4、控制自己的脾气:对孩子保持耐心和平静温和的情绪,不能孩子一犯了错就大吼大叫,更不要将孩子当成出气筒。如果情绪实在不好时,初哆咪建议父母,告诉孩子自己等一会儿再来陪TA。

5、带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带孩子去运动,让孩子强健体魄;带孩子去图书馆,让孩子感受文化的氛围;与孩子一起DIY,画画、做手工、做蛋糕等,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我们还可以与孩子去种树、种花,让孩子感受自然与生命的奥妙……

6、以身作则: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和孩子在一起时父母更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会被孩子模仿,所以要让自己优秀的一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

所以,不要简单地认为,只要带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孩子,只有真正的陪伴才能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初哆咪呼吁各位家长们:从今天开始,放下一些工作,放下一会儿手机,给孩子多一些陪伴。



“陪着”≠陪伴,初哆咪育儿提醒父母,高质量陪伴才是孩子需要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