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李想学小提琴一年总结 学了什么 做了什么 有哪些经验分享 李想爸爸

2020-04-05 12:01 作者:李想小提琴  | 我要投稿

记得去年这个春暖花开的时候,经家庭会议讨论到底选钢琴还是小提琴?孩子的意愿决定学小提琴,我们家长也是比较尊重孩子的意见。就这样2019年3月28号的下午约了卜显刚老师上第一节小提琴课。从第一节到目前的43节课(其中有三节网课),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这一年从不会持琴到会拉小星星、从小星星到学琴第三个月就上台参加比赛、再到目前非常游刃有余的拉开塞第十课(这课是有些难度的)、马扎斯练习曲、抒情曲、牧歌等好听一些的曲子。这一年经历了很多同时也收获了不少。深刻体会到在生活和工作中善于总结和改进的重要性,下面分三部分就重点总结一下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还有对下一年的期望。昨天已在家庭会议上进行总结和讨论。现在把总结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5000字的总结可能需要阅读几分钟,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开始阅读愉快的阅读之旅吧!

2019年6月幼儿园的李想

第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首先介绍一下目前已学完和在学教材学习进度:开塞练习曲(一共学7课)、马扎斯特殊练习曲(一共学5课)、铃木小提琴教材1-8册(目前学到三四册一共21课)、霍曼小提琴基础教程(共5个部分目前进行到三部分23课)、小提琴曲选1949-1979 (两首曲抒情曲和牧歌)、格里戈良音阶与琶音(单音基本学完三个八度音阶和琶音,双音到单个八度双音音阶和琶音正在学)、小提琴初级练习曲张世祥(已学完,一共学18课)、小提琴中外名曲二百首上(已学完,一共学16首)。这一年共学92课(音阶书除外)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有人说你不能说学了多少多少课,要看质量。这个疑问非常棒,其实质量比速度更重要作为家长当然也要把关,这个担心其实卜老师这边有把控。大部分学过的都有视频,一部分还上传了网上一部分网友已看到。这些教材基本是同步学习,就目前的教材可以说非常全面,同时也非常感谢卜显刚老师精心编排。

一年所学教材书籍

非常意外惊喜地在学琴第三个月收到卜老师为李想报名参加第八届大连赛区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举办的比赛(非考级)通知,曲目是里丁格b小调协奏曲第一乐章。经老师专业耐心的指导和孩子的努力练习,最终取得一等奖同时有机会参加10月重庆赛区的总决赛入场券。对于一个初学者的孩子能有机会参加比赛,所以要感谢卜老师给孩子一个舞台锻炼的机会。第一次比赛心情既激动有紧张中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一会总结。

温馨提示:由于每个孩子的个性和身体条件还有家庭、文化差异,不能完全照搬相同的进度和类似的完成度。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根据实际情况家长与老师制定学习计划,这些东西的把控还是要靠授课老师来具体学生、具体把握。切勿盲目追求进度

过年了贴对联哈

由于疫情最近两个多月没有面对面上课,也没有开学。出现了把之前录的视频和现在拉视频上传到网上的想法,截止今天全网关注粉丝354人,总播放量34000次。虽然粉丝人数和总量还不多,我想只要坚持下去会有更多的网友关注。在这里非常感谢大家对李想的关注关心和鼓励,在众多留言点评中几乎都是正能量。同时也给孩子一个非常大的鼓励,更加有自信、有动力并学习好小提琴。再次感谢大家的点赞和关注。上传视频的两点初心下面我会讲到。

玩的好开心哦

取得以上成绩离不开老师和大家的帮助。在学习的进程中个人永远不是孤立的,借助卜显刚老师昨天的一段话:“永远不要闭门造车,多听多看多参与多比较,在看听拉实践中找问题找不足。”一个孩子的成长进步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在网络和大家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得到了很多帮助。所以教育孩子要学会感恩,滴水之恩就是最大的恩德,更何况大家都没有见过面更谈不上一面之缘,在这个很难按下暂停键的时代,有的老师抽出时间看下孩子的视频已大爱而且还要点评。要铭记这些老师,可能未来还有更多的爱心老师。其实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所有人都是你的老师,平时跟孩子说你不是一个在战斗。要随时随地的虚心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如每一位网友和老师多给孩子一句鼓励的话语定会汇聚一条永不枯竭的江河。再次感谢老师们和网络的帮助!

卜老师李想二重奏

现在说上传视频的初心,初心有二。一是为了记录练琴点滴和成长进步,同时给自己一个提示,李想长大以后我想会给她留下一个既美好又珍贵的回忆。从现在开始坚持把每学过一首曲子拉到过课的标准几年后会给自己或他人(网友)留下很多珍贵的资料。第二:对网络怀着一颗感恩和敬畏的心,知恩图报!包括之前感谢的老师和视频示范都是在网络上面找的资料,其实在网络上通过他人分享的各种知识学到了很多,所以不能一味索取不知回馈。在平时的生活中也鼓励孩子多帮助需要的人,也许有一天李想拉的曲目也会被广大网友看到并借鉴参考。暂不说拉的水平高低,其实高低都是一种参考。

练琴之余拍个照片吧

其实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并非她一个人在战斗。除了感激老师还有妈妈爸爸的努力和付出,还有李想自己发努力付出。其实学琴孩子是最辛苦的,家长要多理解用更多的关心关爱待学琴的孩子。这也是我想给其它广大琴童的建议,孩子学琴初期父母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心只有三方(老师、琴童、家长)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坚持下去。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下这一年我们父母都做了哪些。先说李想妈妈,这个假期利用碎片化时间给孩子读了12本书籍包括(朱元璋传、屈原传、司马迁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鲁滨孙漂流记、平凡的世界(3大本)、三体科幻小说3本 目前正读第2本黑暗森林 、追风筝的人)读书以后还会继续。这些是假期有记录的书籍,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刚刚说是用碎片化时间阅读,哪些时间可以用呢?比如在早晨孩子孩子朦胧之间未起床时,大多是被读书声叫醒的,李想有时说最期待早上的读故事时间。还有吃完饭后的一会儿时间,还有每周两次洗澡的两个小时,还有晚上睡觉前的一点时间读一段。可以看出并非占用学习、练琴和玩的时间。很多时候可以同时做两件事这样效率会更高,甚至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其实很多知识都是在无形之中学习的,如果非要定一个读书时间效果可能会不好。

幼儿园小班时学舞蹈

有时卜老师会说李想的理解能力好一些,和日常综合性的学习是难以分开的,当一个孩子知识量积累多视野丰富在理解力上就会快很多。可以想象每本书里面有众多观点和词汇,如果遇到不懂的词汇妈妈还给重点解释不懂就查百度嘛一起学习了,这就无形中积累了很多知识点和词汇量。可能有网友会问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读?我们家长基于这两点考虑,一是由于孩子目前是一年级识字量不够丰富,二是自控能力不够可能无法完成这样的工作。孩子儿童时期宝贵的也是最佳的学习时间一定要抓住。采取先引导代读,日后她有能力读的时候就慢慢放手自读。同时也建议各位琴童家长抓住孩子宝贵的时间,争取都培养一个综合全面能力强的孩子,而不是一个单会拉琴的琴童。在我读过音乐家传记时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知识面和生活技能还有社交太单一导致很多弊端。其中有许多作曲家和演奏家在生活技巧掌握上、情感处理上是极其单一的。我们培养孩子首先是一个完整健康(心理和身体)的人,然后才是其他的特长,顺序很重要千万莫颠倒。

吃点啥呢?

说完妈妈现在聊一下自己。孩子学琴这一年大多陪练是我陪的,虽然我现在还不认识音符。关于识谱我是这样想的个人认为我不需要识谱,应多一些时间花在理论学习上面正好跟孩子有一个互补。孩子的动手能力(琴技)强但是理解能力稍差,家长理解能力比孩子要好动手能力(琴技)差。我认为互补才是陪伴的未来和方向。自从孩子学了小提琴在看书方面明显有了转向,从之前的其他书籍到音乐和音乐相关书籍转变。这一年音乐类书籍从零到23本,这里我也介绍分享给大家书名喜欢的朋友可以参考。包括:《欧洲音乐家系列》10本,《不朽的小提琴家》《加拉米安小提琴演奏和教学原则》《林耀基小提琴教学法精要》《梅纽因论小提琴6课》《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和匈牙利音乐教育》《帕格尼尼传》《我和朗朗三十年》《陈曦初露》《宁峰的提琴世界》吕思清老师的《往事如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乐老师》另外在推荐几部心理学书籍《心理学与生活》《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行为心理学》我想作为孩子的陪练没有相关知识做支撑是无法陪孩子进步成长的,虽然不是音乐世家不会音乐更不懂音乐,其实我喜欢听音乐(说到听音乐我们家听了很多这个假期基本有空闲时间每天都在放音乐)听的多了,有时孩子拉不准我一下就能听出来,还有就是在陪孩子学琴的时候在老师那里学到理解的知识都可以有效帮助孩子改问题。除了孩子有心(或者引导)去学习,就像之前说的一样一个孩子的成长进步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在次感谢感激老师们的鼓励和努力付出。在分享一个小故事今年2月15号下午陪李想练琴打卡录视频拉《牧歌》时当时我感动了,快要按下暂停键时 我忍不住流眼泪了好一阵才缓过来,当时真的把我感动了。那时牧歌快拉20天了,那一次拉的最有感情最好的一次。通过这件事个人认为孩子拉琴是有感情的是能感动人的。最后卜老师点评还是有个别换把不合理,老师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做的已经不错。这份感动并非孩子拉到完美更多的是家长和孩子的付出得到了一丝慰藉,所以要感谢老师和李想才能收到这份感动。

小提琴书籍推荐
小提琴书籍推荐
推荐几部心理学

接下来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多听音乐。有些孩子音拉不准或拉不好,我想与听得少是有极大关系的。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对的,如果都没有听过正确的音或音乐风格怎么能谈得上拉的准、拉得好?其实听音乐就是向内(头脑内心)输入的过程,如没有一个正确的输入怎么会有输出(音准 音乐)呢?打个比方,比如我写这个总结。如果不学习不识字(没有输入)是永远不可能写出(输出)总结的。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知道听音乐的重要性。截止今天我有一个数据,自从2020年1月20号正式注册喜马拉雅以来,之前也一直听并没有注册没有数据统计。自正式注册以来共听了245小时。换算成天数应该是75天,那么平价每天听3.25小时。喜马拉雅有一个好处就是积累收听时间量。建议琴童家长一定重视起来,听的时间长了更培养了全家的音乐喜好,培养孩子的音乐爱好和音乐能力就是顺便的事。有人会说我不喜欢听音乐,对于这个我问题我是这样想的。一开始可能会难一点,不过慢慢坚持你会爱上的,因为音乐确实非常美好,经常长期的坚持我肯定你会爱上它。在打个比方,比如看到一个长相不太好看的陌生人,第一眼肯定不太喜欢因为看着不舒服,如果有机会认识并相互了解,你会发现这个人除了长相不太好可人品不错并有个人魅力。这个时候你会慢慢地从反感到逐渐靠近他(她)最后可能成为好朋友或爱人。谁不能保证你的身边或亲人都是帅气漂亮的(ta),其实古典音乐也好流行音乐也好我认为就是这个理儿。其实不光听音乐是这个理儿,在现实生活中都有这么几个过程。从开始的反抗到一点了解再到熟悉最后是喜爱。

收听总量

第二: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下面总结下这一年中学琴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一是发现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就是不能学到本质里面去,还缺乏对问题深入探究后背原理的习惯。目的是通过学琴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二是在日常练琴中,出现问题不能积极正面去面对。总遮遮掩掩的,不愿意暴露问题。这是解决问题最大绊脚石。

三是第一次参加比赛时紧张导致中间断的问题。除了紧张之外,卜老师分析可能与平时刚开始练琴习惯有关。没有表演表现时间,一直都是技术时间,因为技术时间总是在断断续续中进行的。当听到一个音不准或拉错了就要停,从而养成了这种停的习惯。孩子小分不清也不知道在台上不能停即使拉错了也不要停。当我读到加拉米安教学原则一书也印证了卜老师发分析,加拉米安在练习建议中提到了两个时间,一个是技术时间和表演表现时间。一般每天开始练琴时是技术时间,不断的改问题、不断的停、不断的放大每个乐句、小节和单音。结束当天的练琴之前最后把之前练的表现表演一下,一个原则是在演奏中即使有错音、错误也不要停一定走完整个场。

李想

第三:对2020年的期待

期待李想在下一年中不断成长进步,努力克服之前存在的问题,只有不断的增加优点才能减少缺点。首先还是做一个全面健康的人,其次用更多的时间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生活技能和练琴,最后通过努力学习到的知识帮助更多的人。作为家长对孩子总体期望和努力方向: 爱国、爱家、爱自己、有全局思维、拥有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批判思维、抗压打击能力、有爱心懂感恩的人。祝福你下一年待春暖花开之时能收获更多,开出更美、更艳、更绚丽的花!加油孩子!!!爱你的爸爸妈妈!!!

                                                                                      李想爸爸2020年4月4日


李想学小提琴一年总结 学了什么 做了什么 有哪些经验分享 李想爸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