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常道教育上外定向班上岸学员分享

2023-07-16 16:44 作者:常道教育  | 我要投稿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情况,双非工科一战跨考某985金专失败,二战改为上外金专,初试成绩394,政治64,英语81,经济类联考112,专业课137。

二战选择上外的原因一方面是上海的地理位置对我的吸引力很大,能接触到更好的资源,还有一方面是上外为211院校且在上海的认可度还不错,就业上限虽比不过那些牛校,但起码下限相比于一般的211是更强的。

 

接下来是我分科目的整个备考期间的心得:

 

政治:

我的政治分数是64,在今年的上海地区算一般水平,我一战时政治76(“得益于”今年的选择题,我的成绩退步是十分明显了)

 

我使用的资料:

肖1000、徐涛核心考案、腿姐背诵手册、腿姐技巧班、刷题小程序、各大老师的模拟卷

 

7月底——9月初每天听1h~1.5h徐涛老师的强化课(不必看基础导学课之类的~)我采取的策略是听一节课,做对应章节的1000题,直到课过完一轮,此时1000题也过了一遍,然后回过头来再二刷,记录下两次都错的题,在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上找到对应的知识点过一遍加深印象。

10月初在这些都完成之后,推荐做一下腿姐的习题册和某些刷题小程序,每天50道题保持手感,每三天进行一次错题复盘,找错题对应的知识点。十月份腿姐的技巧班会开课,这个阶段紧跟腿姐的技巧课就好,同时腿姐的背诵手册也会随着技巧班的开课而出版。腿姐在每节课之后都会布置相应的翻看背诵手册的任务:很重要!!因为背诵手册就是知识点的高度浓缩,在此后一直到考前,背诵手册就是那个不离不弃一直陪在你身边的忠实伙伴!要有着把它翻烂的态度,尤其是针对之后刷题阶段还会错的知识点,一定要在背诵手册上重点标记,不停复习!

11月之后各大老师的模拟卷会陆陆续续地出版,还是刚刚的那句话:错题标注并翻看对应的背诵手册!我个人建议的刷题顺序是:肖四/肖八>米六/米三>腿四>徐六

 

英语:

英语是我投入最少的一科了,最终客观题的情况是扣了4.5分,错了两个阅读,完型错一个。我的备考过程是背单词、刷真题、听作文课并练习。我的基础不算太拉(六级530➕)除了作文课我没有听其他的课,所以我也没有资格评价市面上的老师讲课效果如何。仅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看:

首先单词是要每天都要背的,从看到这篇帖子开始一直到考试那天!我用的软件是墨墨背单词,设定每天200个,很多单词不必知道它的拼写是什么,要做的就是记住它的模样,让你在做阅读的时候看到它就知道中文意思即可,背拼写或者边背边抄是效率很低的方式,不建议这样做。

其次,从6月份就要开始做英语的真题,可以每两天或者三天做一套,看自己的基础如何,基础好的话,可以整套一起做,基础偏弱的话可以一天做两篇,分两天做完。做的过程中把不会的词圈出来,在对答案的时候把这些不会的词过一遍,定时回顾,针对做错了的题要知道错的选项错在了哪里,正确的选项又是为什么对,在原文中找到定位句并标注下来。如果在前期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对整篇文章翻译,不需要手写,看完一句自己脑子里想用中文怎么说,能顺个大差不差即可,这对翻译题也是会有很大帮助的。

最后是作文部分,作文我是从九月底开始的,每天看一节石雷鹏老师的课,然后完成石雷鹏老师布置的作业(三步法背作文),包括最后的冲刺和预测都是这边课程一更新我就开始看,作文一定要多动手写,然后整理形成自己的模版,之后会越写越顺手。在整个备考期间英语的比重不用太大,396和专业课才是名副其实的大头,每天给英语的时间在1.5h~2h即可。

 

396:

今年的396考试主打的是一个玄学(个人感觉~)整体来看,高数部分出乎意料的难,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出题正常,逻辑则是比较简单。

我用的资料是:

数学部分:核心笔记➕800题、玮宇基础➕强化、张宇优题库

逻辑部分:老吕逻辑母题800练、逻辑真题(挑灯成硕版)

模拟卷部分:木易老师定期模拟(B站up木易老师)、鑫全10➕4、玮宇4、张宇4、挑灯8、高教4、周洋鑫三套卷

 

数学部分:二战期间我把整个数学重新学了一遍,4月——6月过了一遍刘玮宇老师的基础课,听完课做对应章节的习题册和核心笔记➕800题,7月——8月开始一刷张宇优题库并在刘玮宇老师强化课开课后听强化课,优题库的难度明显要大于核心笔记和800题,所以是很好的拔高资料,况且从今年396出题的状况上来看,核心笔记和800题不太能跟上日益增加的题目难度了,是一个很好的打基础的资料,但对付考试不太够。8月底——12月把之前的错题(核心笔记、800题、优题库)重新做,同时可以做数学模拟卷了,我就是跟了木易老师的模拟,印象中是每个月两次,每次模拟就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把错题的知识点归类,经常错的点可以重新做优题库里对应的板块,数学说白了还是题海战术,要靠大量的刷题来打怪升级,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题感,提升做题速度。

 

逻辑部分:逻辑和作文我全程跟的王诚的课,王诚老师以技巧著称,他的解题方法真的会让人眼前一亮,我4月份开始到暑假主要是逻辑的听课,并做了老吕逻辑母题800练。暑假之后开始刷逻辑真题(❗️逻辑真题经综部分只做2021及以后的部分,同时要做管综的真题,推荐使用“挑灯成硕出版的逻辑真题”❗️)逻辑不需要做模拟题,好好啃真题,一直做到考前,刷它个四五遍,最高境界是看到题目就能反应过来他的出题点。

 

作文部分:我跟的王诚老师的作文课,王诚老师的课能把审题立意拔高一个层次,但缺点是上手不太容易。根据研友之间的交流,张乃心老师的作文课同样广受好评,而且下载海绵app就可以免费听。大家可以先试听两个老师的课,然后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最后强调下作文的开始时间:10月份即可,保持每周写一篇的频率,同时可以寻找研友组成小队,互相批改作文,在大家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别人的长处。

 

专业课

上外的专业课是很有特点的,从最近几年的命题趋势来看全部都是文字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没有计算题,而且2019年是一个分水岭,2019年及之前的专业课出题经常超纲且难度飘忽不定,但2019年之后回归正常,命题风格也逐渐稳定,货币金融的占比大,公司理财占比小,名词解释还是会有一个没怎么见过的名次,但也不至于完全无话可写;简答题会出现不常见的点,但总体来看难度不大,退一万步讲,这一两道题随便扯点东西上去,把其他的题目按正常水平发挥,再加上上外老师给分大方的buff,最终成绩不会给你的总分拖后腿。

我专业课报了常道的上外定向班,里面包含了货币金融、公司理财、国际金融的基础课和强化课,还有三门课的题库,以及11月更新的热点课和来年的复试班。常道在B站提供了免费的货金和公司理财的课程,这两门免费的课程和报班的课程内容差别不大,再基础阶段完全够用,真的很推荐大家拿来第一遍打基础,老师讲的很生动,深入浅出。

 

4月份——6月底

在这个阶段就是听常道的货币金融学、公司理财和国金的基础课,听完一章做科兴的复习指南和习题精编,每种题型都要做,尤其是一些名校的选择题,因为选择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是最容易查漏补缺的题型,做错的题先看解析,错误的点翻书,然后可以把这些错过的知识点全部整理在一个笔记本上,便于后期复习。公司理财过第一遍的时候要重视课后习题,虽然上外已经有几年没有出计算了,但仍然要准备!同时也可以找一些其他学校的计算题做参考。

7月份——8月底

对于公司理财部分要回顾计算里面的错题,按类整理;就我个人来讲,我当时对有关“气球贷款”的问题十分头疼,后来我在做了几道题之后发现真的就是个套路问题。

投资学部分的话,只看简单的计算即可,特别难的,比如两步二叉树什么的直接放弃,就算今年12月上外冷不丁出一道投资学的计算,个人感觉也不会一上来就这么大的强度,重点关注的是和投资学有关的名词解释,上外每年都爱出一两个。

关于背诵:八月中旬就可以开始了,一直要背到考前!第一遍背会很痛苦,很慢,但之后过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就会越来越轻松。其次,背诵不要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着背,争取把这个名词解释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在脑子想象一个场景;比如道德风险,背的时候给自己想一个事例,室友找你借钱,借钱的时候说他借钱是为了买考研资料,考北大,你评估之后发现你室友考上北大之后预期年薪几十万,还你钱不成问题,于是就把钱借给了他,但结果几个月后,你发现他的真实目的竟然是用你的钱梭哈了A股!这就是道德风险。如果在背诵的时候尽可能多想例子了解原理,背出来一个名词解释是不难的,到最后的境界就是把非常晦涩的语言转换成自己的话来解释名词。常道的老师经常和我们讲,名词解释和简答从来不是死记硬背来的,而是用自己的话把关键词串起来的。

9月——12月:

开始要做真题了,先把上外的历年真题做完,其次还要做其他院校的真题,比如复旦、上财、南开、厦大,常道的老师还向考上外的同学推荐了浙工商和浙财历年的简答题和论述题,因为这两所学校的简答和论述出的很有水平,出题角度和对考生思维广度的考察甚至可以说是全国top10,可以让自己把思路打开,我们报上外定向的同学在上定向课的时候老师把这两所学校的简答和论述挑出来作为上外题目的补充,收获还是挺大的。

在这个阶段在听强化课的同时要整理属于自己的章节框架,到后期这个章节框架是手中的一个小法宝,框架要听完课就整理,因为这时候脑子里还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如果隔天在整理,属于自己的思考就会忘掉了。把重点章节的框架反复看,自己尝试在框架的基础上拓展,把能联想到的知识点在草稿纸上写出来,同时检查自己能不能用自己的话顺下来,遇到不会的赶紧复习。

后期老师会开热点班,第一遍先听,理顺一个框架,再回过头来整理笔记,把所有的专题整理在一个本子上。

冲刺阶段背书要给更多的时间,边背边复习暑期强化阶段整理的框架(这个时候框架的威力就展现出来了,可以帮助你快速唤醒记忆)完成基础和强化之后,基本就是在不断的做各个学校的真题,复盘,由点及面,堵住漏洞,如此循环。可以自己找几个名词解释或者简答,组成一小套题,来检查自己的背诵成果。

 

对于专业课我还有些想说的是:

1.一定要注重理解!前期就是打基础理框架,后期要看着框架能够把内容一点点拓展,用自己的话把知识点讲出来,有些宏观模型,比如IS-LM、BP模型等自己要动手画图,把整个过程推一遍,不要懒。像IS-LM模型的分析中,在面对需求冲击或供给冲击会发生什么?这个冲击是长期还是短期?面对不同的情况政府干预一定是最优选择吗?要怎么干预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一次次动手琢磨。

2.一些概念定理的原理要搞明白,比如银行的久期缺口,利率敏感性缺口,可以完整的把公式推一遍让自己印象深刻。

3.公司理财的概念型重点也很明确,各种和资本结构有关的定理:MM定理、权衡理论、优序融资理论等;和 信息不对称有关的:代理理论、股利政策;公司估值的几个理论以及各种投资决策和它们的优缺点等等,这种重点一定要做到倒背如流,很多有关公司理财的热点都是对这些理论的拓展。

4.最后我想推荐给大家几个在我备考期间让我获益匪浅的公众号: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强推!!!)、凭澜观涛(管涛老师的个人公众号)、徐高经济观察(徐高老师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了)、清华金融评论财新网 (里面的观点栏目有很多有深度的文章)这几个公众号是我经过很长时间筛选下来的,优点就是:接地气!!!某些公众号给我的个人感觉是文章的语言,emm…高情商的说法是:专业;低情商的说法是:不讲 人话,看起来很吃力。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MMT理论的,接触到的背诵资料感觉都是从网上摘抄下来 的直接让你背,语言晦涩难懂,但有天碰巧徐高老师发了一篇讲MMT理论的文章,文章十分生动,直接让 我从根本上明白了MMT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再回过头来背背诵资料上的也轻松了不少,因为理解了他的原理。

5.热点的准备可以早一些,金融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从过完第一轮基础,整个金融学在脑海中有了框架之后就可以接触热点新闻,这点我十分十分感谢常道。常道在全程班里开设了热点带读模块,不定时更新老师筛选过后的有价值的、和当前阶段宏观经济紧密联系的文章进行解读,让我整个人对热点的敏感度的有了质的飞跃,到后期我就开始自己寻找“可能”的重点文章,自己尝试分析其中的金融原理,并做摘抄 (自己找的文章主要来源就是上面提到的公众号),把这些内容和热点课整理在一起,毫不夸张的讲,后期 做的几个机构模拟卷中的论述题和我笔记本上记的热点几乎全部重合,可以自己尝试“押题”。常道在B站上 会放出一些免费的热点带读,建议大家有更新就看。

 

不管看帖子的你是一战还是二战,请一定要坚持心中的梦想,坚持向着理想的方向!把事情做成功总是很酷。在去年的此时我拒绝了一家银行和八大咨询的offer而毅然决定二战,后来我在朋友圈中看到很多同学分享读研经历;看到留学的同学周游世界;看到工作的同学挣钱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喜悦,那时的我有过迷茫,有过不甘,曾无数遍问自己选择二战是对的吗?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但后来,这一切随着复试后回家的高铁启动的那一瞬间有了答案——都值得。有理想,就要去追!

2023常道教育上外定向班上岸学员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