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深圳优眠临床部主任刘菊湘:双相一直无法好转?只因你有这3个认知误区

2023-03-17 15:31 作者:aa曼曼  | 我要投稿


近年来,双相情感障碍作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影响着全球1—4%的人口。

然而,大众的了解状况却不容乐观,甚至会陷入诸多的误区。这些误区往往会让患者延误治疗,加重病情。

那么,患者及家属有必要了解这些误解背后的真相!

误区一

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究竟是什么?

有很多双相障碍患者提到,自己的身体里好像住进了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灵魂:

上一秒,双相患者可以兴致高昂、滔滔不绝;但是下一秒,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足以让他们陷入绝望,认为自己毫无价值,如朋友没有回复信息等等。

他们无法预料下一刻,自己的情绪是会突如其来地高涨还是跌入谷底般的低落。

总的来说,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两种极端的情绪,分别是躁狂和抑郁表现,这两种症状通常会反复交替出现。

然而,抑郁症的主要表现是情感持续地低沉与消极,没有躁狂这一症状。

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假设患者是过山车上的乘客,那么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体验就像是过山车下坡时的失重感,一直处于低沉阴郁的状态;而双相患者的情绪体验则是起起伏伏,一会儿由谷底攀升至最高处,一会儿从最高处跌落至谷底,反复交替、毫无定数。

因此,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并不相同。若把双相当做抑郁症,忽视躁狂或轻躁狂的症状,会让病情更加严重。你可以通过下面所列出来的的轻躁狂或躁狂症状进行自查,并及时提供给医生。

(可长按保存到手机)

如果以上症状至少存在三项、至少持续一周,并且出现了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你大概率是经历了躁狂发作。

如果以上症状至少存在三项、持续四到七天,你可能是轻躁狂发作。

误区二:双相=情绪波动一位19岁的双相障碍患者是这样描述自己从躁狂到抑郁的变化:

“我像一只海豚,高高跃起在空中并欢呼,接着钻到水下,所有空气、阳光与和煦的海风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情绪的高潮到谷底,双相情感障碍真的只是简单的情绪波动吗?

很显然不是。

短暂的宁静和隐忍只是在为下一次的病情爆发蓄力。

当患者处于(轻)躁狂阶段时,他们的精力水平往往会激增,睡眠减少、思维奔逸、行为冲动、过分自信,活动量的增加还会伴有相对浮夸的行为。

某些患者在躁狂阶段会产生幻觉和错觉,似乎处于一个自己所缔造的不太真实的世界。

相比之下,当患者切换到“抑郁”的状态时,他们的心理机能会变得迟钝,记忆力下降、忧思过度、焦躁不安、苛求完美、自我孤立等等。他们通常会不满足于现状,从而过分地苛责、怀疑自己:

“为什么我这么令人讨厌?”“我痛恨我自己,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累赘。”“还不如死了算了。”

……

双相患者的情绪反应在行为和神经水平上通常偏离正常的人群规范。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比健康人群表现出更强烈的情绪体验。

根据患者所感受到的绝望程度不同,她或他或许会根据此类想法产生自杀或伤害自己的冲动,从而造成可怕的后果。

因此,双相情感障碍绝不是简单的情绪波动。双相患者所承受的痛苦和折磨也远非我们所想的如此简单。

对于亲友来说,最重要的是协助他们早日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误区三:

双相不吃药也能自愈

“停药了一顿时间后,我并未感觉到身体有什么不适,心情也没有很大的起伏。我应该是……自愈了?不再需要借助药物治疗了。”

——双相患者小鱼

相信很多双相患者都思考过这个问题:不吃药真的能治愈吗?

很遗憾,不能。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慢性和复发性的精神疾病,抑郁、躁狂和缓解这三种状态在患者身上交替出现,目前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病情就像一只顽固且凶狠的小兽,时而蛰伏,时而活跃,你没有办法拒绝它带来的伤害,只能照单全收。

处在缓解期的患者虽然自我感觉良好,生活也貌似回归了正轨。甚至在某一瞬间,还会觉得自己压根没有患病或是疾病已经完全自愈了。

但是,根据大量科研结果显示,约3/4的双相患者有终生复发的风险,因病对患者造成的社会认知功能受损是导致其在缓解期仍无法恢复社会功能的重要原因。

因此,双相情感障碍需要维持一定的治疗。

现阶段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使用心境稳定剂或抗精神病药的药物治疗。心境稳定剂锂盐是一种典型的心境稳定剂且治疗效果显著。

近年来,经过研究已经研发出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例如: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等。这些药物在双相障碍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广泛投入使用。

此外,大量研究发现,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使用心理治疗,例如:认知疗法(CBT)、心理教育、以家庭为中心的治疗(FFT)及人际和社会节律治疗(IPSRT)等等,也能够有效地治疗双相情感障碍。

因此,希望大家及时看医生,生病并不是你的错。

《小王子》里有这样的一句话:“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楚,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也许,我们可以多一分耐心、多一点包容,试着用心去倾听双相患者的真实感受,用陪伴去疗愈他们的创伤。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私信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及删除处理。

深圳优眠临床部主任刘菊湘:双相一直无法好转?只因你有这3个认知误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