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给棒球的一封信——观WBC后有感》

2023-03-17 15:32 作者:神风之子NASH  | 我要投稿

       WBC世界棒球经典赛的小组赛目前已经赛程过半,中国国家队所在的B组已经完成了所有赛程,中国队以小组赛四战皆负的成绩,小组垫底,无缘晋级。B组的五支队伍分别为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中国,以及从资格赛晋级的捷克。作为一个棒球爱好者,我主要看了中国和日本两队的比赛,日本是四战全胜,而中国是四战全负。下面我都会用日本队与中国队进行对比,讲一下在这几场暴露的问题,以及中国棒球长久以来一直受到的偏见。

      先从这四场小组赛的问题开始。中国队小组赛的四场比分分别为:对日本1-8、对捷克5-8、对澳大利亚2-12(7局提前结束)和对韩国2-22(5局提前结束)。就最后比分来看,除了对战捷克的比分稍微好看一点点,其他都看上去是被碾压。但是从比赛内容来看,其实中国队在对日本和对捷克的表现其实是不错的,尤其在日本这场,直到7局比分其实一直在1-4。这支日本队的实力其实是B组毋庸置疑的第一,日本媒体和我们国内的球迷也都认为是有争冠实力。这场日本队的先发投手还是目前最高人气的大谷翔平,所以我们预想的是不要被提前结束比赛。而捷克是赛前预测中国队能争取胜利的一场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我们曾一度保持5-4的领先直到9局,但是被对面逆转,只能说相当可惜。很明显,自从这场被逆转后中国队的士气完全被打下去了,后面两场全是以大比分被提前结束比赛。就我来说,中国队目前的问题在于以下几点:

1.整个国家队的国际大赛经验太少。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自20年以来中国棒球队并没能参加什么国际比赛,选手缺少比赛经验,在这种比赛上就会紧张,影响发挥。非常明显的,守备上出现了几次失误,例如球进手套还能漏,对高飞球的落点判断失误,对敌方战术毫无防备,传球失误;投球时连着保送,控球混乱,多次形成满垒情况,无形中又给自己增加压力,主教练一场比赛需要频繁走上场安抚情绪和调换投手;打击时不能好好选球,对一些明显的环球挥棒,即使出棒,timing也有问题,导致无效进攻。还有,因为比赛经验少,整体的打线都要在第二轮甚至第三轮才能适应投手的球速和轨迹,几场比赛的零星的得分也都是在比赛偏后段才有了进攻的串联。那时候对方早早有了领先,防守上也无法阻止丢分,导致比赛已经失去悬念。相比日本队,打线在第一轮就可以进入状态,虽然不一定能完全串联,但是能保证垒上有人,给对方一定的压力,自己的防守能力又有相当水准,第二轮打线就开始大量串联,一直得分。

2.中国球员自身的身体素质,专业技术较差。这届中国队第一眼给我的感觉:瘦,相当的瘦。作为一名运动员,身体肯定是比一般人要壮的,不然不能适应高强度高张力的比赛。我个人的观点是:一般的成年男性,如果你身高180cm,体重至少有80kg,175cm,至少要75kg,这样看上去不会太瘦。相比日本队,很多球员不仅达到了这个水平,有些甚至远远超过。再加上日本队员都是从小开始进行棒球相关的训练,配上这样好的身体素质,运动表现自然出色。日本队每一个位置的球员身体素质,训练量,专业水平都远超中国队球员,遇上这样的球队中国队会输是可以遇见的。

3.中国国内没有能培养出优秀球员的土壤。日本队中除了外野手Nootbaar,其余的日本队员都是正在NPB(日本职业棒球联赛)或者从NPB前往MLB(大联盟)的球员,也就是说,日本的联赛强度就能够培养出世界级别的球员,反观中国,如果没有这次WBC,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还有中国棒球联赛(CBL),虽然因为疫情有三年时间没有比赛,但是早在疫情之前联赛就已经停摆。回顾一下这次中国经典赛的球员名单:其中真砂勇介曾在NPB效力,这次是第一次来中国,朱权在韩国职棒效力,也从未在中国打球,四届元老张宝树是美籍华裔,以前在小联盟体系,未在中国联赛打球,阿兰卡特的情况与张宝树也差不多,甚至本次比赛中一战成名的梁培,也是从小在日本打球,这些在本次赛事中表现较好的球员没有一个是从本土联赛中出来的,这样一比较差距就十分明显。自己的联赛养不出来好的球员,甚至球员从小的棒球环境都是极度贫瘠,这样养出来的球员要怎样跟世界级的强队比较呢?

       以上的三点问题都只是简略的提到,其实每一个问题深挖下去都有很多的东西可以讲,但是受限篇幅,而且我更加想接着第三点问题,聊一聊中国棒球目前遭到的偏见和“歧视”。这点才是我想说的心里话。先讲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我非常有幸能在小学二年级接触到棒球这一项运动,并且在上海这样一个国内棒球氛围最好的一个城市里,一直打到了小学五年级毕业,之后因为升学原因,并没有继续练球直到进入大学,发现学校里有棒垒球协会,于是又捡起来继续训练。目前已经是与棒球结缘的第八年。以前在上海这样一个训练氛围,同时又还只是个小学生,所以并没有注意到外界对于棒球的偏见,直到进入大学练球,才开始发现周围对棒球其实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想法:“棒球看上去就这么危险,不能在学校里玩“,“原来中国还有人打棒球”,“中国连足球都没搞好还要搞棒球”,“棒球都是美国这种资本主义国家玩的东西”,“规则这么难懂,门槛太高了”,像这种话我已经听的不要再听了,已经可以连着十句不带重样的。这都是一些从来没有参与甚至连见都没见过棒球的云球迷固有的偏见。尤其是在这次经典赛,中国队以2-22惨败给韩国队之后,对中国棒球的”愤怒情绪”喷涌而出,又一次达到了峰值。

        点开hupu的MLB专区,里面有一个非常扎眼的帖子:”中国棒球该解散了吧“,然后就可以看见下面的网友围绕中国棒球,延伸到其他的球类运动,一直在打嘴炮。对于中国棒球的偏见,我一开始还有点想要一个个去回击,后来渐渐就麻木了,已经有种”你们随便骂,反正老子无所谓,老子照样练“的态度,喷子只会越来越多的,就算今天你喷赢了十个,明天还有一百个一千个等着你,到最后对原本热爱的棒球都会产生怀疑。

       诚然,棒球这项运动的入门门槛确实比一般的足篮排高。足球你只要是个人都能踢两脚;篮球你站篮筐下面一小时随便扔总能扔进几个;排球你怎么都能颠两下;但是棒球不一样,你学了一个礼拜可能连最基本的传接球都弄不明白。规则也不像其他球简单易懂,所以我就不发展了,不搞了。但这些并不是不去发展的理由啊,这样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啊,世界上这么多的国家都在发展棒球,都会遇到问题,怎么到了中国就是开摆的态度呢?网友就开始对棒球进行网络暴力了?说什么价格太高,是有钱人玩的东西。淘宝上三五百的棒球手套比比皆是,一颗棒球十几块,我想以现在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水平,应该还是能负担吧;说没有场地,打不了,目前国内确实没有多少标准的棒球场地,但是不代表不能训练。现在在大学里,球队的训练都是在400米跑道的足球场上训练,包括我在小学时也是在200米跑道的操场里训练,打比赛,场地问题已经不是妨碍发展的问题了;又说棒球太危险,那请问足球,篮球不危险吗?踢足球不会骨折,扭伤吗,打篮球就没有身体对抗吗,这些球就没有误伤路人的可能性吗?在一开始学习时我们就被告知球棒不是武器,挥棒时一定要注意周围是否有人,网上的防身用棒球棍与比赛用的完全不是一个东西。这些偏见完全是那些没见过,没接触过棒球的人的固有印象,一旦你真的入门了,你就会发现其实棒球真的是适合中国人的一项运动。

       看看我们的邻国日本,人口和领土都远小于我们,但是他们的棒球人口却远远超过我们,职业联赛,大学联赛,高中联赛,每年的收视率有多么高,参与人数也不知有多少。男生女生都有打球的,也都有联赛。同为亚洲人,日本棒球的发展之路应当是中国棒球学习和参考的对象。好的学校会在全国范围招收棒球好手,会专门有老师会去打电话,甚至上门与球员交流,大学里会提供奖学金,社会企业也会组织员工成立棒球队,参加社会人联赛。这样好的棒球氛围怎么可能培养不出好的选手。

       这几年在学校里,我因为以前有过经验,所以会带着同学一起训练。但是学校的棒垒协会在以前一直处于用爱发电的状态,首先没有经费,用的钱全是来自大家自己的捐款和以前剩下的会费,直到去年学校才开始批经费;其次训练没有固定场地,每周四和周六的下午是社团的训练时间,我们一直会和踢足球的人抢场地,最后被赶到一个小地方,或者几个校区之间的操场来回跑,然后还会受到操场上群众的指责,说太危险了不能在学校里搞,还向体育部举报,包括其他部门也有勒令我们不允许踩天然草皮。这样的日子从去年开始才有所缓解。可以说那时候学校方面并没有给予我们多少支持,反而还处处限制,就这样一个环境,能够留下来的只有那些真的热爱棒球的人,那些愿意毕业以后继续打球的人。这样一个环境,我该如何做到推广棒球,让更多有兴趣但是没有机会接触的人加入。这样一个环境,大家怎么能相信中国棒球的未来是光明的。

        我爱棒球,非常的爱,爱到我整整七年后的再一次相遇还能有曾经的初心,爱到愿意把自己的假期都留给它而不出去社交,爱到希望自己未来的女朋友也得是个打棒球的人,所以我真的希望中国棒球能越来越好,没有那么多的偏见和指责,越来越多的人能爱上这项运动,越来越多的人能因为棒球结识好友甚至自己的另一半,越来越多的人能在推广棒球的道路上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我希望中国球迷不会拿自己的国家队输球开玩笑,这样实在是太可悲了;我希望哪一天中国国家队出去比赛的时候不是想着把自己最好的阵容留给最弱的对手这般“田忌赛马“的战术,而是以最好的状态去挑战每一个对手;我希望中国的球员哪一天可以站上世界最高的棒球殿堂,大声的用中文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棒球不输你们任何人!“


《给棒球的一封信——观WBC后有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