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文艺学考博参考书真题高分经验
(1)有些院校内部信息,官方是不会公布的,比如材料审核标准,复试面试评分标准,论文要求,教育背景等。
(2)不管是博士考试还是申请考核制,论文都是硬实力。所以有读博意向的硕士期间一定要不遗余力发论文,多出科研成果。最好是提前两年就开始准备。
(3)名校博导名额紧张,基本都是1-2个。每年报考前导师基本已经预定好了人选,联系比较晚的需要排队等,再等1年2年甚至3年。所以有志读博的一定要要做规划。
(4)博士报考,考试成绩的决定性并不是很大,综合实力+院校资源关系,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5)现在大部分院校都实行“申请-考核”制,申请资料撰写(学术简历+研究计划+其他资料)很重要,之后才能联系导师“套瓷”,还有就是命题规律和侧重点,这些都是育明辅导内容。
初试招生目录

1、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主要是“申请—考核制”,即初审+复试(笔试+面试)。提交申请材料后,根据材料分数划定考生进入复试的名单。根据育明教育统计,这几年伴随着疫情,出国留学的研究生回国报考的人数越来越多,考北京地区博士的考生一定要尽早的做好复习备考的准备。
2.报考类别说明
(1)非定向:基本学习年限内在校全日制学习,转户口、调档案,毕业后自主就业。
(2)定向:基本学习年限内在校全日制学习,不转户口、不调档案,毕业后回原单位(或定向地区)工作。
考生须慎重选择报考类别,复试录取时,学院将根据考生的报考类别确定录取类别,录取类别填报后一律不得更改
3、中央民族大学2022年报名时间是:网上报名时间:2022年1月20日—2月20日。近两年基本上都是这个时间段出招生简章。考试时间一般都是三月中旬。这两年因为疫情原因可能会推迟。
4、文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外国语合格考生的科研能力评价总成绩,按照招生计划数与入围综合考核的考生人数1:3的比例择优差额选拔进入综合考核的名单,等额选拔仅限于报考人数与招生计划数相等的情况。
5、外国语水平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项,可免试外国语。
(一)英语: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合格(六级成绩达到425分或者提供六级合格证书),或者专业英语八级(TEM-8)考试合格以上;或者雅思成绩(IELTS)≥6.0,或托福成绩(TOEFL)≥80;或在英语国家或地区获得过硕士或博士学位(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位认证);
(二)日语:通过日语专业四级或全国大学日语六级(CJT6)或日语能力测试(JLPT)N3及以上;或在日语国家或地区获得过硕士或博士学位(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位认证);
(三)俄语:通过俄语专业四级或全国大学俄语六级(CRT6)或俄罗斯联邦对外俄语等级考试B1及以上;或在俄语国家或地区获得过硕士或博士学位(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位认证);
不符合外国语免考条件的考生参加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语科目考试,学校划定外国语初试合格线。
提交申请材料
网上报名成功的考生务必于网上报名结束前提交如下材料(材料提交形式为电子扫描件)。
(一)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中央民族大学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须本人签名;
(二)有效身份证正反扫描在一张纸上;
(三)硕士课程成绩单(加盖研究生院管理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盖章);
(四)硕士毕业证、学位证书扫描件1份(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学校研究生学籍管理部门开具的在校证明或提供研究生证扫描件,须入学时补交硕士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扫描件并交验原件);
(五)外国语水平证明扫描件;
(六)两名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信;
(七)个人陈述
个人陈述要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容包括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对报考专业及研究方向的认识及个人优势,字数不超过2000字。
(八)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包括申请人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将要开展的研究问题、文献综述、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方法、已有的研究基础与成果及创新性等内容,须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写作。
(九)非应届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供指导教师签名的学位论文摘要、目录和部分章节的扫描件等;
(十)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重要的获奖证书扫描件、以及其他可以体现申请人科研能力的材料等;
(十一)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博士生须提交生源省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盖章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一份。
综合考核方式及内容
综合考核的主要方式为笔试和面试,重点考察申请者对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的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培养潜力。
(一)笔试:主要考察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文学院组织一门专业基础课的综合考试,笔试按照专业统一组织。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以百分制计,笔试成绩低于60分不予录取。笔试成绩占综合考试成绩的50%。
(二)面试:考察考生的知识结构、科研背景和学术研究经历;考核考生的外国语听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专业外国语阅读能力;综合评价考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及培养潜力。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每位考生面试时间须相同,以百分制计。专家组成员独立打分,取平均成绩作为面试成绩,面试成绩低于60分不予录取。面试成绩占综合考试成绩的50%。
四、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主要考核考生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
考博相关真题
浙江师范大学文艺学考博真题
文艺学
科目:中国语言文学综合
1.语言文学是如何实现融合与相互交流的。
2.移民与各个地方语言文学形成的关系对比。
3.从明至清以来文学的发展状况是一个什么样的。
4.论述计算机信息化对语言文学的保留与科学的整合走哪些好处。
5.对于语言文学,目前科学界有什么新的方法与技术运用。
科目2:文艺学
一.文艺学文献解读基础:1. 将下列材料摘抄到试卷上,句读并翻译。(原文是简体,没标点)
桀敗於有娀之虚,桀犇於鳴條,〔一〕夏師敗績。湯遂伐三㚇,俘厥寶玉,〔二〕義伯、仲伯作典寶。〔三〕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四〕作夏社。〔五〕伊尹報。〔六〕於是諸侯畢服,湯乃踐天子位,平定海内。
2. 分析下面划线部分的历史含义。
余嘗讀史公敍儒林列傳,至云:讀功令至於廣學官之路,則廢書而歎。蓋以公孫弘奏爲博士弟子,能通一藝以上,補文學掌故,文學掌故補郡屬。自是以來,公卿大夫士吏多文學之士矣。詳其用意,若太息學者誘於利禄而然耳。然兩漢經學之明,實自兹始。公孫丞相之功未可没。故余之輯學案,於本傳著傳某經者,則入之某經。其但以明經及文學進身者,則入之此傳;而其博習羣經,不名一蓺,及以文章傳後,而其文實本之經術者,亦入焉。於是兩漢、三國之儒大畧在是矣。
——(出自《禹贡》)
二:综合题
1.秦汉至清朝中国以儒家为核心的变化过程。
2.三国以来古人对仁义的定义与变化。
3.以一部你所熟悉的文艺作品为例谈谈其版本系统及流变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