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别一不小心,让看视频成为你主要的知识来源【德荣】

2022-11-07 22:34 作者:才不要和你做朋友  | 我要投稿

1.当我们在用某些感官接收信息,这些感官会变得更灵敏,而其他感官会被压制。

相同的内容,其呈现形式不同,对我们思维的影响也不同。

2.热门知识类视频要么是揭露某些阴谋,要么是跟着新闻骂人。(不认可)

3.认真传递知识的视频也不一定总是能带来正面效果,例子:up做商业案例视频会给观众一种“花十几分钟就能了解一个企业发展的历史和商业模式”的暗示。(这确实是个负面效果,但不是视频的锅。不管是以何种方式获取信息,总会有人觉得自己所了解到的就是大部分了)

4.视频会压制人的思维能力:视频是观众和up之间的一个信息传输通道,在传输过程中信息会简化和失真(其实看书也是)。然而看书过程中我们能通过书的编排结构来构建我们的知识结构,而视频不能。(其实可以,我们甚至还能边看视频边做笔记,就像这样)

看书时我们是在主动获取信息,可以随时停下来思考。而看视频时我们是在被动接收信息,当我们想思考时,我们没时间思考,因为新内容马上又来了,而且暂停时,失去丰富感官刺激的落差感会让我们不愿意思考。除了视频本身,视频平台也不会鼓励我们思考,它希望我们看更多的内容而不是从一个内容中活得更多的价值。

弹幕太短了,很难完整地表达一个观点,而更多的是在表达情感。这些弹幕也成了视频的一部分而呈现给后面的观众,并阻碍了他们思考。

5.语境是内容背后的内容,是信息背后的信息。(下面内容虽然都是围绕语境来讲,但是思维比较跳跃,甩出了很多对语境的思考,但是没有核心观点,语境定义的范围也很模糊,变来变去)

手机上的内容太多了,虽然其他内容没有出现在电子书里,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你看电子书的语境——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随时切换到其他APP。

信息想要被传播,讨好观众成了视频创作者的语境。出版行业也一样。为了讨好观众,视频创作者让自己的视频变得独立,没有上下文。这样就牺牲了一部分语境。但语境对于信息的理解又是决定性的,如果没有上下文,一个信息可以被随意解读。(其实不然,很多知识类视频在分享观点时自会建立好语境)

综上,我斗胆总结一下这个视频的观点:我们应该独立思考,消化信息,而不只是在接收信息。

看视频时产生的一些想法:我觉得视频相比于书籍是一种更好的信息载体,只不过书籍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而视频形式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未来(或许现在?),知识视频也会有版权,也可以“出版”,也会有人花费好几年的时间以视频的形式为人类保留知识。

别一不小心,让看视频成为你主要的知识来源【德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