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大讨论(三) | 心理学是一束光,照亮前方的路
王秀芳 全员心理关爱 2022-11-07 18:01 发表于北京
【小E有话】
让小E难以理解的是,竟然有那么多打着心理学和家庭教育专家旗号的人士,在为“父母祸害论”推波助澜——好像谁赞同这个观点,谁就拥有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是在理解孩子;而谁反对这个观点,就成了打压孩子自由的恶人和Low之辈……是无知之举,还是故意为之?
不知从何时起,网络上“越负越火”,“越黑越红”。一些写手“语不惊人死不休”,“吓不死你不罢休”,于是乎,各种辱没先人、数典忘祖的言论备受追捧,各种反权威、反传统言论吸粉无数。
骂同胞是“婴儿”者有之,骂父母皆“祸害”者有之……把自己内心的阴暗全部投射给天下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写不出。
殊不知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所谓的“父母祸害论”,也仅仅是拾西洋人牙慧而已,在西方人看来已不足为奇,甚至习以为常。
“欲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龚自珍《定庵续集》)
孝之道,已经成了镶嵌进每一个中国人骨髓里的集体潜意识。
尊老爱幼,已经成为世世代代中华儿女传承至今的优良美德。
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在中国。
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欢迎大家讨论、赐稿或评论区留言。活动结束后将从来稿或评论区按点赞量筛选出前五名优秀作者,赠送价值一千元心理学远程课程(可转赠)。
心理学不是让我们去推卸责任,而是一束光,照亮前方的路
(作者:王秀芳)
看到“父母皆祸害”,首先是非常气愤,对如此荒谬的言论事情感到不可思议,那些恶毒的语言不堪入目,生怕污染了自己的眼睛,至今都没把那些文章读完。恰逢研学,再次学习精神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
如果把生命看作一条河,这条生命的河流带着祖先的、文化的、历史的伤痛,都会从我们的生命中流过。我出生在60年代初,那个时候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父母经常出去逃荒要饭,记得我8岁时父母早上出去要饭,下午很晚才回来,我作为家中老大需要照顾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每次父母出门前,妈妈拉着我的手说:“你是姐姐,你要照顾好弟弟和妹妹,(那时妹妹6岁,大弟4岁,小弟2岁,因为他营养不良,2岁仍然不会走路)。看着咱家窗户,当太阳照不到第3根窗户楞子的时候,我就会回来”。妈妈的话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我记忆中最早的一张地图。后来,我成为了一个严格遵守时间,做事从来不敢迟到的人。在过去的50多年中,不论在什么场合、什么关系中,我始终是一个老大姐的身份去照顾身边的每一个人,如果有一点闪失,我会很内疚和自责,觉得我做的不够好。在照顾别人的同时,常常会忽略了自己,有时候会感到特别的委屈和疲惫。直到后来学习心理学,在一次催眠中,8岁时母亲要饭前出门的那个画面,还有老家的那扇窗,清晰的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天哪!原来不敢迟到,对时间特别焦虑的原因,是8岁的我担心太阳照不到第3根窗户楞子,妈妈是否真的回来,原来一直以老大姐的身份照顾别人的我,曾经是8岁时发誓照顾好弟弟妹妹的自己。我特别的兴奋,我真的领悟到什么叫“看见即疗愈”,什么叫醒悟。我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感激我的母亲,由于母亲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了,我拿出了手机看着母亲的照片,对妈妈说了一番话,也对8岁的我,做了一次自我疗愈。
“亲爱的妈妈,感谢您在那个贫穷的年代,给了我们姐弟四人的生命,并把我们养大,您的智慧深深地触动了我,当您不在家时,咱家窗户给了我最好的陪伴,给了我安全感,你的爱深深地刻在咱家的那扇窗户上,我知道那是您在当时能给我们最好的照顾和陪伴。感谢您对我的信任,让我成为一个有担当和负责任的人。妈妈,请你放心,我有能力照顾好别人,也有能力照顾好自己,我把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还给他们,从现在起我好好照顾我自己”。
我对8岁的自己说:“你真的很不容易,小小的你能照顾好弟弟妹妹很了不起,现在你不需要对时间过于焦虑,我把现在的资源带给你,不要担心,不要害怕,有我来照顾你,有我来陪伴你,你的需求我来满足,我愿意陪着你,到你想去的地方,放下所有的责任,我带着你好好活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也是我第一次疗愈自己。从次以后我经常去联想过去,不断地自我觉察,现在的状态与过去的经历是否有关,伤痛依然存在,但是改变了对伤痛的回应方式,对伤痛赋予了新的意义,就变成了资源,后来也沉淀为自己做咨询的底气和财富,我可以疗愈自己,也可以去疗愈他人。
心理学不是让我们去深挖伤痛,放大问题,推卸责任,而是当我们意识到伤痛时,如何把现在成人的智慧和资源带到曾经受伤的地方去疗愈它,给伤痛一个安身之地,把它重新带回到生命中,成为一束光,照亮前方的路。
2022年11月6日
(作者系国家卫健委“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全员心理关爱计划(EAP)”研学组成员)
文章来源:全员心理关爱微信公众号,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AtHIuAX-xBOlJAFsFdpO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