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不等于货币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U4y1P7q6?spm_id_from=333.999.0.0
汉代的钱是真正的物理意义货币,它有商品价值。现在的钱是货币符号,没有价值。这是本质差别的。
现代货币符号兑换、回收靠政府信用担保。而古代大部分时间,货币只一种特殊商品,它本身就有交换价值,不需要靠政府信用担保。哪怕前朝铸的钱,在后世也仍然具有天然的货币属性,仍然存在流通。
商品经济不发达的自然经济时代,钱本身就是一种商品,它的交换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成色。如果朝廷收铸币税的羊毛薅太猛,市场就会选择以物易物(反正商品的数量和种类也有限)。铸币税的边际即市场选择以物易物的交易成本,如果选择收钱币的风险成本超过以物易物的交易成本,那么以物易物就是合理的选择。虽然短时间可能会由于劣币驱逐良币加剧货币流转,但是自然经济为主的年代,流通的范围和速度也有限。甚至跟其它商品一样,不同区域市场钱币的价值还不一样,存在套利空间(贩运钱币本身也有利可图)。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杜绝民间铸币,你朝廷要管反而得不偿失(要么拿出真金白银、要么拿出行政成本来补平市场套利空间,不存在靠一道行政指令就消灭经济规律的事情)。
恰恰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易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全国市场的形成,民间铸币才被市场淘汰,国家币权才显得愈发重要。到明代钞、钱、银的流通矛盾即封建国家与已经发展壮大的商品经济的冲突,朝廷缺钱在明、清两代才成为真正的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