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要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2021-03-07 20:09 作者:纹哩哩  | 我要投稿

所有的度量都有原点,公元元年,摄氏零度,有起点,我们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条漫漫征途,我们不只是在保护剪纸、绳结、春联,还是在保护漫漫征途上回望的原点,丢掉了,就不知来处。

在历史的进程中,舍弃和丢失无可避免,比如抹茶,在发现冲泡更方便也能展现茶的风味之后,抹茶渐渐退出生活;比如生鱼片,卫生条件和制作水平限制了内地的饮食,但是广东沿海的鱼生到现在仍然如火如荼;比如木屐,“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回忆的时候才想起,小时候还会穿木底鞋过冬天,用皮子缝鞋面内里夹棉,走在雪地上不滑,非常暖和,现在谁还穿这个啊。

就像我们从儿童走到少年,总有玩伴被忘记,可我们也认识了新朋友,从少年到青年,总有快乐不能继续,因为我们有别的责任要承担。可是所有的舍弃都被收藏,记忆的闸门偶然间打开,还是一片温暖。

“中国人缺乏创造性”,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但我想骂他。

记得小时候,过年蒸花馍,一团面粉,揉一揉捏一捏就有小兔子小元宝;贴窗花,一张红纸,折一折剪一剪再折一折剪一剪,展开就成了寿桃;写春联,横竖撇捺随意的很,写完字的毛笔还要蘸浆糊;小孩子聚在一起玩翻绳,大孩子编中国结缝小辣椒,大人就纳鞋底绣鞋面。

你告诉见识过这些的我,中国人缺乏创造性!我不认同还可以反驳你,让一个还没有见识过大千世界的孩子从小听着这句话,他没有创造性一点都不奇怪。

请告诉我们的孩子,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创造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

“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我从不怀疑这句话,不只是因为我们顽强不屈,不只是因为我们团结友爱,也是因为我们的人民用最贫瘠的物质创造了最丰富的文化。

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的面条都在为热干面加油,担担面刀削面烩面炸酱面云吞面米线米皮米粉糍粑青团,同样是面粉和大米,在全国各地的劳动人民手中幻化出迥异的风味;一张纸,我们创造了剪纸艺术,折叠裁剪都是寄托;一支毛笔,集书写绘画于一体,黑白两色之间是多少情怀;一抔土,古今皆宜形态各异的杯盏碗碟让我们生活在艺术里。

这些传统都是劳动的成果,是智慧的凝结,寄托着祖祖辈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保护的是泥人、瓷器、中医药,传承的却是先辈在艰难曲折中奋力向前的坚毅,是前人在有限的物质下无限的精神追求,这些融合在我们的血液里,镌刻在我们的骨骼上,在这个最好的时代,支持我们创造出更好的文化,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让他们在千万年之后,感受我们的心跳。



为什么要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