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戴建业老师讲的“韩寿偷香”联想到“相如窃玉”
由戴建业老师讲的“韩寿偷香”联想到“相如窃玉”
今天,看了戴建业老师讲的“韩寿偷香”,其中戴师模仿贾小姐的口气念念有词的讲:“韩寿、韩寿、我爱死你了、我爱死你了……”。笑得我差得把刚入口的茶水喷了出来,我强忍着笑把整个视频看完,才敢继续喝茶。戴师的这期视频做的真是精妙,特别是在人物的模仿塑造上,真的是令人叫绝。
我想到了另一个叫“相如窃玉”的成语,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同样美妙。也就搬来分享与大伙,让大伙也开开心。
这里的“相如”就是那个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司马相如,那么接下来你肯定会想到卓文君了。“相如窃玉”这个故事就是讲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喜结连理的故事
司马相如,文武双全,才艺非凡,相貌堂堂,西汉景帝时期一个相当完美的男人,一把“绿琴”夺取了无数女子的芳心。可能是搞艺术的人一向都崇尚自由吧,因此他不喜欢做官,汉景帝直接封了一个大官给他,他还是推辞掉了,却倒是喜欢给小县令当师爷,估计这份职业很自由吧!
司马相如特意跑到临邛县,给县令做搭手,原来也是有目的的,这也就引出了后来“窃玉”这回事。他不知从何听闻临邛县有一古今绝世美女,于是就到当地县衙谋了个差事,伺机而动。
而临邛县的这位美女,正是当地一商贾卓王孙的女儿,身材窈窕,风韵迷人,琴棋书画亦是样样精通,嫁过一夫,不过还没嫁过去多久,丈夫就亡了,如今住在娘家。恰逢卓王孙宴引当地名流,自然请了县令主持大局,司马相如也跟着去了。
司马相如就是来表现的,他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于是落座抚琴数曲。卓文君也是懂音律的人,听到如此好听的琴音自然也就躲在帷幔后面偷看。司马相如撞得文质彬彬,温文典雅,其眼神早已左顾右盼,期待文君来此。卓文君一来,就被他发现了,于是这小子不仅弹,还开始嚎了,其言辞相当热烈: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这也就是那首名曲《凤求凰》。
卓文君在帷幔后,听得一个美男子说这样的热情话,顷刻之间心就化了。司马相如看见卓文君的表情,也知道自己得逞了,于是又弹一曲,两人彼此暗通——私奔。
于是,卓文君赶紧收拾了衣物,打个包就准备逃走了。夜幕来临,司马相如弹完曲就在院墙边上等了,卓文君刚爬上墙头准备跳出院墙时,院子里的狗就叫了起来,狗一叫,一个老家丁就警觉起来,看到有人影在墙头上,就大喊有贼,马上整个卓府沸腾起来,卓文君跳在马上,司马相如一把搂着其腰,抽一下马屁股,就逃跑了。后面的那老家丁就骑马追,由于一马驮着两人,跑不过老家丁的马,不一会儿就追上了,待老家丁把火把举进一看,原来是大小姐在马上与司马相如抱在一起,马上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也就不再紧追,成全了其夫妻二人的美事。待老家丁回家同卓王孙回报此事后,卓王孙又气又恨,但还是出于爱女之切,就同外人讲家中遭了贼人,只不过是丢了一块玉罢了,没有必要大小怪,就把其女同司马相如私奔之事,给暗压了起来。可是世间的事就是这样,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暗压怎么可能暗压得了呢!更何况这是一段美好的姻缘,并非什么见不得人的坏事,一个愿娶,一个愿嫁,也就更加广为流传了,整个故事下来就叫相如窃玉,司马相如用一首《凤求凰》拐走了卓王孙的女儿,在王孙家里偷人,偷的还是一位美女,这不就是风流韵事吗?所以后人便用“相如窃玉”来形容发生的风流韵事。
一年之后,两人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可是两人的生活过的并不富足,夫妻俩就商议,把女儿托给卓王孙照顾,在大年初二借回娘家省亲的时机,带着女儿来到卓王孙家中,待说明情况之后,卓王孙见外女儿很是乖巧,一口一个外公叫得很是亲切,也就心软,答应了其请求。司马相如对外人声称,昨天偷了一块美玉,今天又还了回去。
哈哈!这个结局够美满了吧!我可是戴建业老师亲授高徒,编段子之事历来就是手到捏来。只是没有戴师讲的韩寿偷香精彩罢了。以上情节,大部分来自网友。想了解更多爱情故事,请去请教戴师,他可是个高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