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沃隆食品IPO,每日坚果销量下滑,红杉资本亿元投资"不翼而飞"?

2022-07-11 13:30 作者:洞察IPO  | 我要投稿


作者:苏杭

出品:洞察IPO


近日,青岛沃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隆食品”)主板IPO获上交所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作为国内“每日坚果”产品的开创者,沃隆食品凭借此举成功跻身坚果行业一线品牌,但产品单一、销量下滑、假货泛滥等问题也困扰着沃隆食品,而红杉资本的亿元投资去向问题也成为了围绕在其身边的一桩迷案。

主打产品销量下降

沃隆食品是一家以坚果相关产品为核心的休闲食品生产商,主要从事自有品牌休闲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含混合坚果、单品坚果及含坚果烘焙食品等。

招股书显示,沃隆食品的前身沃隆有限成立于2016年5月。而根据此前新闻报道的说法,沃隆品牌成立于2012年,并于2015年推出“每日坚果”系列产品。

沃隆食品将多种类坚果及果干按比例混合,并制成25G左右的小包装,主打“每日一包,营养均衡”。

每日坚果的推出,不仅开创了混合坚果这个新的品类,让沃隆食品一跃成为国内坚果行业的知名品牌之一,甚至开启了食品品牌“每日”系列的序幕。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调研,2019年及以前,沃隆食品在混合坚果行业的市场份额最高。

另一方面,沃隆食品也极度依赖混合坚果这一单品,报告期内混合坚果的收入占比分别达到92.14%、85.73%、75.74%。

不过,混合坚果虽然很富创新性,但可复制性也很强,因此,各大坚果品牌也纷纷复制,并凭借品牌力迅速占领市场。

多方面影响下,2019年-2021年,沃隆食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65亿元、8.89亿元、11.0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31亿元、8870.85万元、1.2亿元,2021年的收入仍未回到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

更糟糕的是,沃隆食品的“王牌”,混合坚果也“卖不动”了。报告期内收入分别为10.68亿元、7.53亿元、8.3亿元。

2019年,沃隆食品在混合坚果的市场份额达到13.0%,位居行业第一。但2019年至2021年,沃隆食品的平均市场份额收缩至9.3%,仅位居行业第二。

沃隆食品也拓展了单品坚果、坚果礼盒、含坚果烘焙食品等新的产品品类,但目前销售占比不高,难挑大梁。

图片来源:沃隆食品招股书


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报告期内,沃隆食品的研发费用率奇低,研发费用分别仅为37.63万元、157.61万元、188.45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0.03%、0.18%、0.17%,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0.8%、0.93%、0.86%。

此外,沃隆食品的产品宣传中经常采用“100%进口原料”的宣传语。

但2019年、2020年,沃隆食品仅向保定大正食品有限公司采购的核桃仁就分别为5395.90万元、4098.33万元,2021年采购的“核桃仁、带壳核桃加工”为4768.09万元,占总采购额的比例分别为7.13%、6.42%、7.37%。

2021年,沃隆食品曾因违反广告法行为,被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了青市监处[2021]03023号、青市监处罚[2021]03111号处罚决定书,分别被处以36万元和30万元罚款,具体案由招股书中未披露。

不过,无论原材料是否全部产自海外,沃隆食品依赖海外原材料很可能为未来的经营留下隐患。

报告期内,境外供应商在沃隆食品的采购总额中占比较高,汇率波动对采购成本具有一定影响。

在这期间人民币整体呈升值趋势,使沃隆食品的采购成本整体下降。但未来若汇率产生较大变动,则可能增加原材料的采购成本,降低毛利率,进而对其净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红杉资本亿元投资“不翼而飞”?

企查查显示,2018年8月,沃隆食品曾获得红杉资本数亿元人民币天使轮投资。

2018年8月,沃隆食品召开2018年战略合作发布会,会上宣布与红杉资本中国基金的战略合作,并获得数亿元的投资。

图片来源:中新网


报道显示,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副总裁郭振炜在发布会上肯定了沃隆食品坚持为中国消费者生产优质坚果的初心,并表达了红杉资本与沃隆共同打造品牌的信心。

然而诡异的是,在招股书中,沃隆食品却对该笔投资只字未提。

目前,沃隆食品的股东为实际控制人杨国庆及其家人,以及部分公司员工,并无外部公司或获投资机构,在“发行人股本结构的形成、变化及重大资产重组情况”中同样未披露任何一起外部融资事件。

如果这笔融资真实存在,为何招股书中无任何信息;如果这笔投资并不存在,那么召开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又是为何?

部分原因或许与坚果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以及相关上市公司的“糟糕表现”有关,而每日坚果的出现也并非是增量发展,仅仅是存量的转化而已。

2016年,每日坚果刚推出时,国内混合坚果的市场规模年增长率达到约400%,2020年,混合坚果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9亿元,同比增长21%;2021年市场规模约为115亿元,同比增长率回落至16%。

图片来源:沃隆食品招股书


在上市公司层面,甘源食品(002991.SZ)于2020年7月31日登陆深交所主板,发行价38.76元/股,在2020年8月17日达到了最高价152.83元/股,但此后一路下跌,截至2022年7月8日收报68.46元/股,距离最高价跌去约55%。

良品铺子(603719.SH)于2020年4月24日以11.9元的发行价登陆上交所主板,2020年7月15日达到最高价85.99元/股,7月8日收报25.74元/股,距离最高价跌去约70%。

2019年7月登上创业板的三只松鼠(300783.SZ)发行价为14.68元/股,2020年5月18日达到最高价89.96元/股,7月8日收报22.88元/股,距离最高价跌去近75%。

同行和造假者的双重“竞争”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很多消费者投诉自己购买的沃隆食品产品出现浸油、异物、虫眼等质量问题。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但除了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外,假货的猖獗也给品牌带来了恶劣影响。

沃隆食品最大单品“沃隆每日坚果”,净含量750G,售价139元,充足的利润空间及火爆的销售情况不仅引起了同行业其他品牌的效仿与竞争,也引起了一些不法分子的觊觎。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被告人李某某与潘某某共同出资30万元建设生产窝点,2019年8月至2019年10月21日,该生产窝点共生产假冒沃隆每日坚果15737盒,价值140万元。

江苏卫视此前报道,常熟一位市民买到了一批假冒的每日坚果,后经警方调查,该批伪劣产品来自桂林,查获未销售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及设备,涉案价值2000多万元。

2020年4月,齐鲁晚报报道,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刘某红、刘某云通过自己或亲友注册微信、支付宝账户,以微信、淘宝为销售平台向消费者销售假冒的沃隆坚果产品,销售数额共计310余万元。

2020年8月,央视正点财经报道,浙江海盐一位市民在网上低价购买到了两盒假冒的沃隆坚果。最终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根据发货记录计算,其以50元左右的价格,先后销售坚果共计10万余箱,300多万袋,初步计算总案值达到1000多万。

此类报道不胜枚举,为了追求利润,假冒产品的采用低价的劣质原材料,生产环境无人监管,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于分辨能力不强的消费者来说,很容易损害品牌好感度。

沃隆食品也在招股书中提示,如果公司品牌和产品被大量仿冒,不仅会侵占公司的部分市场份额,影响公司业绩,更可能会对部分消费者产生误导,进而对公司的品牌形象、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沃隆食品IPO,每日坚果销量下滑,红杉资本亿元投资"不翼而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