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人生(上海卷,意想不到的转折点)
如今的游戏越来越强调选择影响剧情的重要性,掌控游戏走向的心理快感成了近年来3A大作的新方向。不过相比于逐渐厌倦的电子游戏,我常常把自己的人生当做一场大型的游戏在玩,这多多少少在很多人眼里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不够正经。我追求刺激,追求我所不能预测的未知,追求一眼看不到的未来,除了不能删档重来以外,讲道理,名为人生的这款游戏方方面面要比电子游戏刺激得多。
过去的自己,时常会后悔自己所做的每一个决定,总觉得自己能选到最差的那个选项,懊恼着时常去想:
如果2009年,我选择去了一所不知名的三本而不是高分读大专?
如果2010年,我选择了恋爱结婚,是不是现在会更加的幸福?
如果2016年,我选择边远地区的风电发电厂苦守五年而不是继续留在这个单位,会不会收入更高?
如果2017年,我选择离开武汉去海南,会不会过的比现在要好?
如果2019年,我选择继续浑浑噩噩而不是拼命读书考证武装自己,今年又会怎样?
如果是电子游戏,我一定会把每一个分支剧情都体验尝试到,甚至作弊查攻略,找到一个最完美最理想的分支走向!
现在的自己在经历了无数选择之后才觉得,归根到底,曾经的我不够努力,眼界太低,寄望于外界,企图通过区区几个选择就彻底改变人生?可笑!
所有人都感叹你疯了,浪费这么多分数读个大专,搞得现在连个本科都没有;
所有人都劝我不要违背真心;
所有人都讥讽我放着丰厚收入的工作不去,还留在稀烂的地方,没眼光;
所有人都嘲笑我都快30了才开始考本科考一级建造师,所有人都讽刺我努力得太晚;
真的太晚了么?
噗嗤,我想只有努力过后的人才会懂,努力永远都不会晚,国家给了努力就能翻身的途径(CPA、注册电气工程师、一建建造师、一级建筑师),这里面哪一个不是轻轻松松年薪十万以上的?那些张口就是好难我的脑袋不是读书的料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这份福利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努力其实就像一张入场卷,只有尽一切能计算能预测能控制的努力之后,这张邀请函才会砰 的一声出现在眼前。
2020年,公司迫切需要项目经理,拓展业务面,恰好项目经理需要注册建造师证书,那些嘲笑我努力太晚的人,拼命看书考二建去了。
2020年,公司大量流失人才之后,为了保留技术骨干,大量福利政策出炉,而我,恰好因为前面的努力获得上下一致的认可,名字在名单上。
不是说熬夜看看书就努力了,也不是说早起去锻炼就努力了,不是的。
很多人懊恼的原因就在于觉得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却命运不公,其实不是的。
你,只是不够努力。
如果能为了一个目标,考虑所有可能出现的因素,考虑天时地利,考虑每一个人可能会进行的所有行为,考虑其中每一个行为可能会产生的影响,考虑因此会出现的所有可能出现的结局,考虑所有最意想不到的最坏情况,考虑在以上所有可能性全部算进去之后的最坏意外情况,考虑每一个人在碰到自己的对策之后可能会出现的反应状态进而再考虑最坏情况,去分析它去计算它去控制它,努力地把一切可能性、一切未知、一切因素全部收束到你想要的那个结果上,即使这样,我也不敢说自己很努力了,如果还失败,那就是还没考虑得更加充分吧。至少人生不会“剧情杀”
人生的转折不是意想不到的,人生的进程也不是不可改变,只要足够努力,一切自然会如约而至,这还没有?没关系,自己去创造一个好了。
你们说这是不是比游戏更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