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把辨析题答出彩?| 教育学/教育硕士考研

2019-10-14 09:39 作者:徐影老师  | 我要投稿

同学们,大家好!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今天的主题,一起来看看来辨析题。


学硕的同学会考辨析题,部分非统考和333的学生会考辨析题,比如说南京师大教育学学硕回归了311统考会考辨析题,南京师大的教育专硕也要考察辨析题,还有一些学校也会考辨析题。


真题班是按照题型来讲的,为什么这么讲?就是要兼顾到那些考辨析题的学校,大部分只出名词、简答、分析,个别学校非得出选择、填空、辨析题,这样分题型讲对同学们更有引领作用。


我们一起来看看辨析题的出题特点。讲辨析题需要以311为例,我认为333院校的和非统考学校的辨析题难度整体没有311大,但是他们在逐年提升难度。


有很多333同学都会拿着辨析题来问我说:“老师,这题我都分辨不出来是对还是错。”我一看,这些学校都不是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就是一些一般的学校,他们出的题也比较有难度。


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建议凡是要考辨析题题型的同学,一定把311的辨析题拿过来看看,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你们做题。


做辨析题,审题是最关键的,在今年讲辨析题课的时候,这个辨析题讲得有些早了,各个学校没有出现变化的时候,辨析题就已经讲完了。可能我在讲这个课的时候,我还会说往年南京师范大学在学硕上的辨析题是什么,这样也好,你们可以去相应的一些题,对你们来讲也是帮助。


在课程讲完之后,有一天晚上我梦见我在给同学们在讲课,在讲辨析题,我说我这么讲,学生可能更能够理解该怎么做辨析题,怎么帮助学生审题和理解,怎么去链接知识点,我感觉我梦里面这种做题的方式特别好,然后我就跟自己说,我要记住我要明天去做笔记记下来。第二天六点钟我赶紧就起来了,生怕忘记了这个梦。


怎么做辨析题或者领略辨析题呢?


我把辨析题就分成了三步:


第一步:审题。审题一定要给大家讲透,因为很多同学败就败在审题上了,因为有的时候辨析是要辨析两处到三处,但是同学有的只能辨析出一处,这样的审题是不合格的,审题只是一个策略的问题,只要把审题讲清楚,就打开了辨析题的大门。审题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在311统考当中。


于是我又重新讲了一遍,虽然又重新讲了一遍,但我挺开心的,因为我觉得这样讲辨析题比之前又前进了一大步,让学生觉得思路不混乱了,而且未来讲分析论述题也有了更好的方略,本身原理的分析论述题就比较难讲,很难给同学们总结出成型的套路,但是我也在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我发现有的时候做梦真的会带来灵感,也希望你们晚上做梦能激发做题的灵感。


第二步:提取知识点,链接知识点。很多同学特别喜欢看标准答案怎么办?背标准答案 这样是不对的。


今年我非常有幸跟很多教育部直属的师范院校老师坐在一起吃了顿饭,在跟他们聊天的时候我就特意问了他们:“你们在批改试卷的过程中会不会完全按照标准答案,比如说311就有标准答案,还有333和非统考也会有一些标准答案。会不会按照这个来阅卷?”不会,他们一个个都摇头说:“绝对不会!”


第三步:最后布局,用逻辑性进行答题!


十个同学答题,每个同学可能思路方向都不一样,而且我们文科本身就有一个多元化的答题角度。标准答案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更要看学生自身的逻辑性和答题的思想性。


只要把N个学生放到一起,就能比较出来,我在集训营给同学们阅卷的时候,这种感受非常深刻,有十个卷子拿到我跟前,要选两个研究生,我很快就选出来了。


所以说同学们你们千万不要背标准答案,这是绝对错误的事情,我在讲课的时候都是在讲怎么来链接所有相关知识点,怎么进行布局,怎么进行答题,怎么表现自己的关键句,怎么进行阐述。


我把所有的题分成两种,AB类关系题怎么答,内涵类的关系题怎么答,还有如果想让辨析题答得出彩,又该怎么答,辨析题是可以答得出彩的,下面我就讲一个出彩的点让同学们来了解一下。


还有不要去死抠311答案,尤其是311千万别去死抠答案,这绝不是学习,311答案只能帮我们积累,但是不能够去死抠它。


辨析题举例


大家来看,这是我曾经讲辨析题的时候讲的其中一道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要废除对学生的惩罚。我是这么想的。


这题在考察一个AB关系,这是我的审题。我的审题是什么?师生关系和惩罚的关系。如果老师连一点惩罚都不能用,那老师的作用又发挥在哪里?


总有调皮捣蛋、屡教不改的学生,惩罚是必然要使用的,如果无论如何都不用惩罚,就不存在未成年人的法律了,也不存在什么劳教所了,这也说明惩罚在有的时候是必须的,关键是老师要怎么使用惩罚。


在审题上这就是我想到的,紧接着还必须要辨析一个问题,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必须消除对学生的惩罚。这就必须要把惩罚的内涵给理解透彻。如果不把惩罚的内涵理解透彻,这道题就做不好,这时候就必须要去了解去调用相关知识点了。


我调用的知识点:第一什么是良好的师生观?这是我们上课讲过的,希望同学们已经背好了。第二个知识点惩罚,马上发现讲过两次惩罚。


第一次在教育心理学上,心理学有个人叫斯金纳,斯金纳说我们要慎用惩罚,在行为矫正的时候,要用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什么是惩罚呢?那就是给予个体一个不喜欢的刺激,导致个体的行为的发生概率在减少。


用这个概念去答惩罚,比用大白话要好很多,而这个概念是曾经背过的,只是你认为这道题出自教育学原理,不愿意调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来答题,这叫跨学科的迁移。


紧接着教学原理还讲过一次惩罚。在讲德育方法的时候,最后一个方法叫做奖惩法,奖惩里面包含奖励和惩罚,我还要求大家一定要去背惩罚和奖惩的基本要求。


其中关于惩罚的基本要求就是一定要分清楚合理的奖惩和不合理的奖惩,关键词来了:合理不合理。这个时候随着我个人长年累月积累的专业词汇,我们把这种不合理的惩罚叫做变相惩罚。脑子里面没有变相惩罚这个词的同学,马上去写到你的本本上,把变相惩罚写在德育方法奖惩的边上。


这就是在帮你做积累,什么是好的答题,什么叫答题?不是白话,那就是你有专业词汇,这样的专业词汇是积累而来的,靠课堂积累而来。


我还能链接什么知识点?今年在强化班的时候我讲了一个拓展:明确教师的惩戒权。惩戒权就是老师惩罚学生的权利,那个界限在哪里?什么叫越界?什么叫合理的界限?这叫惩戒权。


当下中国正在做着明确教师惩戒权的事情,一想到这里我就觉得心情特别激动,因为我的答题可能会答一个别人都不会答的知识点。


(一)要辨析正确还是错误,整体说明这个题错在哪里的说明。显然良好师生关系并不是要消除惩罚,而是要明确自己的惩戒权,要在合理的惩罚范围使用惩罚,所以这道题是错的,为什么?因为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是要消除惩罚,而是老师要搞清楚惩罚的边界。


(二)我得先说明A,A是良好师生观。良好师生观是什么样子的?民主、平等、友好的。曾经上课讲过,在社会关系上是民主平等的;在人际关系上是友好的,真诚互信的;在心理上是宽容的、理解的;在教育关系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是共享共创教学相长的。


这就要看背功,没有背下来也不行,这是对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总结,从来没有说过不用惩罚,就是良好师生关系,没有这么界定过。这是从界定上来看的。


(三)开始讲B,什么是惩罚?


1.从心理学来看,斯金纳讲到要慎用惩罚,可以进行行为矫正,惩罚不是不用是慎用,什么是惩罚?个体给对个体施加厌恶的刺激,导致个体的行为概率减退。


2.教育学来看,惩罚是德育当中的一个方法。


在教育学当中,我们会把惩罚分为合理和不合理的惩罚。再说一下什么是合理的惩罚,什么是不合理惩罚。我们很难用一个概念去说清楚什么是合理的惩罚,不合理惩罚,但是我们可以去描述怎样属于合理或者不合理惩罚。


3.合理惩罚:不要伤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这是合理的惩罚。合理惩罚是尊重学生与基本原则,合理的惩罚是爱和责任,就是虽然在惩罚学生,学生也觉得老师惩罚我是对的,老师惩罚我是关心我,他想改变我,他是对我好。


很多同学也做过实习老师,你也可能对学生进行过惩罚,你可能发现有时候你惩罚学生,学生反而会对你很佩服的。合理的惩罚是公平公正的,是理由非常充分的,是具有说服力的,合理的惩罚是对事不对人的,是具有教育意味的


4.不合理惩罚:但是什么是不合理的惩罚呢?反过来说就行了。不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或者言语当中对学生有极大的心理伤害,羞辱学生或不尊重学生。不体现老师对学生的责任,关爱和尊重。


这样的惩罚是不合理惩罚,甚至可能是机械的惩罚,什么叫机械的惩罚?比如说一个老师在惩罚学生时候,要求你去把这段话给我抄100遍,抄50遍,老师经常都会做这样的惩罚,这样机械惩罚有什么意义呢?这叫机械的惩罚。


我说了这么多,你能说出其中的三个方面就已经很不错了。可以把这道题积累到德育的奖惩法那里去。


(四)总结。所谓爱良好的师生关系指的是老师要用合理的惩罚,不使用不合理的惩罚。如果说面对一个学生屡教不改,明知故犯,老师就应该使用惩罚了,但是我们要慎用惩罚,更多的时候是以激励为主。


怎么让答题更高大上?目前我国正在完善教师的惩戒权,或者明确教师惩戒权。当我们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能够明确惩戒权之后,老师更能明白合理和不合理惩罚的边界,更容易让老师合理地进行教学,维护良好的师生观。


大家来看看我这个题答的怎么样?如果你是考官,你会觉得我是能够活学活用的。我在答题的时候更能够了解当下热点是什么,能把热点融入到这道题当中,这就叫答题的思想性。


你会发现我也没有把惩戒权答得很细,因为答题纸不允许写这么多。如果这道题这么拆开来讲,那岂不是变成一道分析论述题?如果现在下面这道题成了分析论述题,那就可以把惩戒权答得更详细一些。


我们要在辨析题的框架里来答,用一行答清楚良好师生观 ,只能答上课讲的关键词,没什么可以阐述的。还有惩罚,刚才已经从心理学、教育学和合理不合理角度来谈了,这样能答三行内容。字还要写得小一点,不然的话你就没地儿写了。


这就是我的三步法,第一做好审题。第二,链接知识点,能够把知识点迁移过来,然后再看去掉什么知识点,在链接知识点过程中再链接拓展部分。第三:最后布局,用逻辑性进行答题!


有同学会说:“老师,我感觉听你的课知识量特别庞大。”你让我讲一节知识量不庞大的课,我都不好意思,我会觉得我对不起你们的钱,说得直白点就是这样。


你们来听课,想是听丰富的知识点,就是想听更多的东西,你们希望这一个小时传达的内容要更精深。这样对你们做题才有帮助,如果说传达的知识量非常少,对你们的真题就没有任何帮助。


所以说我讲课的优点就是知识量非常的庞大和夯实,但同时有框架,我的缺点也是知识量会比较庞大。我可能不会改变这种风格,因为想考上研究生,就需要庞大知识量!只要你在课堂上听过一个惩戒权对你的答题就有帮助,甚至你可能都不需要了解很细的东西,你的答题就已经和别人与众不同。


这道题我说完了。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详细音频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徐影老师”



如何把辨析题答出彩?| 教育学/教育硕士考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