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行明学中医01】人体是座城

2023-04-30 09:42 作者:行明-从行中明  | 我要投稿

大家好。这里是行明学中医,我是行明。前面说到要打开物理中医的门要先进行翻译,之所以认为中医玄,出现盲目崇拜和贬损,第一步是因为物质世界、语言环境和认知已经改变,如果不进行转译,是和现实对应不上的,中医作为一门实用的学科,和现实、和时代的认知对应不上岂不是会很尴尬,就没有办法很好的实用,所以,学的时候要进行思维转化,翻译着看。

那么现在来说,中医这么大一门学问,要从哪里开始呢?在我了解了针灸、推拿、伤寒本草,和内经后,我选择了和经络最贴近的针灸,因为在我看来,经络是一张地图,它像百度地图,高德地图一样,是一张人体的地图,它画出了人体的道路,人体里有道路,有车在跑,在运输,在循环,这样一座城市,一个人,它才是活的

我们想要了解一座城市,就需先熟悉这个城市的地图,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没有地图出门就好像盲人一样,从古到今,要建没,要带兵打仗,要经商,都非常重视地图的作用,甚至我们日常出门约个饭,逛个街,也都离不开地图。有了地图,我们才能知道哪条路通向哪里,哪个区域有什么、能做什么,哪两个区域更亲密,哪几个区域甚至有生死存亡的关系。所以要先学习经络,学习这个人体地图,通过经络,最直接的治疗方式就是针和灸。

使用针和灸,简单来说,就是在人体这个城市,某个区出问题的时候借助一个外力进行干预和治理。所以重要的是掌握人体的运输循环规律,在规律掌握之后,很多时候完全不需要用针扎,用艾草烧,一掐一揉就可以解决很多麻烦。只有在情况稍微严重之后,使用这些外力,可以加强治疗的效果,缓解的速度也会非常快。

既然这两个工具是外力,就要先了解这个外力什么时候能用,什么时候不能用,也就是针和灸的禁忌。

先来说针,四种情况不能针:

气血大虚的时候不能针,行房事后不能针,酒醉后不能针,运动大汗后不能针。除了在这些情况下,所有的病都可以用针进行治疗。

除了治病,针也可以用在昏迷的急救,有5种急救方法,按顺序,前面一个不行再用下一个。

第一是针人中,也可以直接用手掐人中。

第二是手十宣放血,也就是十个手指尖针刺放血。

第三是足十宣放血,十个脚指尖放血。

第四是针涌泉。五是百会穴放血。

这些操作主要是让人疼醒的,另外就是释放体内压力。(注:非专业人士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然后是灸,灸是把艾草加工成艾绒,或艾柱、艾条、艾塔等等不同大小形状,靠近身体燃烧,利用艾草的性质来干预治理这个人体城市。艾草分布非常广,除了极干旱和高寒的地区,几乎遍及全中国,在国外,美国、欧洲、俄罗斯也都有。艾草燃烧后温度极高,烟向上冒,但是性质却是向下走的,它会向下去找水。我们都知道潮湿阴冷的环境,容易生细菌,会凝固,停滞,堵塞,像堵车一样,所以用艾草的热力和找水的性质,把环境改变了,淤堵沉重的状态也就变了。毒物的咬伤,或者破伤风、疱疹也可以用灸。

艾灸的单位叫“”,把艾绒捏成一个小金字塔,烧3-5分钟,是一壮。每次一个部位灸1 3 5 7 9单数,烧到接近皮肤温热了就夹走,放在一个盛水的杯子或者碗里灭掉。现在呢,工具进步了,有更方便的艾灸盒,所以在家用完全不用这么麻烦,也不用怕被烫到,放盒子里一烧,15、20分钟,一局王者、一个面膜的时间就拿走,放个把小时等凉了再把灰扔掉就可以了,非常省事。

灸也有禁忌:

第一,热症不灸,原本就很热了,再用热的方法来治理这座城,那不是火上浇油么。

第二,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比如腋下。

第三,津液多的地方不灸,比如眼球。

第四,阴部不灸。

灸也可做扩展,除了直接用艾草,还可以加上别的东西来增加效力,最常用的就是加姜片,把生姜片放到皮肤上,艾塔放到姜片上烧。姜也是温热散寒的,两个效果叠加,有加倍的作用。然后有两个不常用的,就是隔盐灸和隔蒜灸,隔盐灸是把大颗粒的青盐炒熟放在艾绒下面灸,隔蒜灸是把独头的蒜切片放下面,可以治久咳。最后还有一种米粒灸,把艾绒捏成米粒大小,用凡士林固定,用香点燃,烧到靠近皮肤,感觉热了,快速拿镊子夹走。

艾灸有两个大原则:从痛灸到不痛,从不痛灸到痛。我们可以观察到,通常身体出毛病也会有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能感觉到酸麻胀肿的痛,但表面上看不出来,甚至有很多时候仪器也测不出来。另一种是能看到这块皮肤或筋骨肌肉异常了,但是感觉不到痛。所以艾灸有这两个原则也就好理解了,从痛到不痛,从不痛到痛,感受到变化了,说明产生效果了。

另外看病情在加重还是减轻,也有个现象可以做参照,那就是,病情加重,是病从四肢往身体里走,病情减轻,是病从身体往四肢走。可以把人想象成一棵大树,病进就是叶子先枯,树干后枯,病退就是树干先缓过来后,树枝长出新嫩芽。针和灸两个不能一起用,不然就像是一根烧热的不锈钢针插进皮肤里。

在针和灸之外,还有一个按经络来治疗的是火罐。现在工具进步了,家常用真空罐就可以了,又安全又方便。之所以叫火罐,是因为以前工具不发达,只能用火来把罐子里的氧气烧空,然后快速扣在皮肤上,靠真空的吸力把身体里的寒气、湿气、淤堵给吸出来,所以经常用来吸脓,吸瘀血。我们外科扭伤淤血,受寒的僵硬酸痛,都可以拿真空罐吸一下,就会感觉到轻松很多。不能用火罐的部位有乳中,流汗多的地方,头部。

好,人体是座城,城里在运行。我是行明,在行动中明了。加入我们,来讨论中医里的科学方法和客观逻辑。


【行明学中医01】人体是座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