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web 漏洞入门之——SQL 注入教程
SQL 注入是最常见、最被人们熟知的 web 漏洞。根据百科的解释:所谓SQL注入,就是通过把SQL命令,插入到Web表单提交或输入域名或页面请求的查询字符串,最终达到欺骗服务器执行恶意的SQL命令。

比如某个公司有一个员工管理系统,里面存储员工的许多信息,每个员工只要输入自己的工号就可查询自己相关信息。张三是这个公司的一个开发人员,他突发好奇的想输入李四的工号10001是否可以成功查询,结果他失败了,因为系统有工号和身份的互相校验。于是他在工号后面加上了一个' OR 'a'='a,没想到成功返回了数据,他成功获取到了他人的许多敏感信息。
这就是 SQL 注入攻击的典型场景,由于程序员在开发数据库中,没有对用户输入数据进行校验、转义、限制等处理,导致攻击者可以通过输入恶意字符串去获取数据库中的数据。先前的很多影视网站的 VIP 会员密码就是通过类似的方式泄漏的。
今天我们测试对一个有 SQL 注入漏洞的网站进行攻击。因为类似的渗透测试过程在没有经过对方允许的情况下,是属于违法的!所以我们为大家准备了实验环境和靶机,你可以拿它当小白鼠,点击阅读原文即可体验。
SQL 注入攻击步骤
通常来说,SQL 注入攻击可以分为以下 5 个步骤:

寻找注入点:指找到存在 SQL 注入的参数,SQL 注入大多发生在 GET 或 POST 请求的参数中,当然也有可能发生在其他地方,例如 UserAgent、Cookie 等
判断注入类型 / 数据库类型:SQL 注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
按照参数类型可分为两种:数字型和字符型。
根据数据库返回的结果,可分为回显注入、报错注入、盲注。
按照注入方法,还可以分为联合注入、堆叠注入、宽字节注入、延时注入等。
猜解数据库名:猜解后台数据库的库名
猜解数据表名:成功猜解到数据库名称后,进一步猜解某一个特定数据库中数据表的名称
猜解数据字段名:最后是某个特定数据库中特定数据表中的字段,因为获取到字段才能查询数据
使用SQL 注入进行爆库
我们先通过一个实验,让你更加清楚的理解 SQL 注入攻击的全过程,然后再针对「如何寻找注入点」和「如何判断注入类型」这两部分做详细的讲解。
首先,在终端中执行如下命令快速部署实验环境:


然后打开桌面上的 Firefox 浏览器,访问以下网址 :


点击 create/Reset Database
创建数据库:


稍微等待几秒后,会自动跳转到登录界面,默认用户名为 admin
密码为 password
。

为了让我们更容易理解 SQL 注入的原理,所以先手动将 Security 级别调整为 low
,注意需要点击 Submit
使设置生效:

第一步:寻找注入点
点击左侧的 SQL injection
页面开始注入:

先输入 1 ,查看回显 (URL 中 ID=1,说明 php 页面通过 get 方法传递参数):

那实际上后台执行了什么样的 SQL 语句呢?点击 view source
查看源代码:


可以看到,实际执行的 SQL 语句是:

在参数 id
后面加一个单引号试试:

可以看到,返回了数据库报错信息,说明此处存在 SQL 注入漏洞。
至于为什么能判断存在 SQL 注入,后文会细讲。
第二步:确定注入类型
我们使用最简单的「联合查询注入」来进行演示。联合查询的语法如下:

union 运算符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 select 语句的查询结果集合合并成一个结果集合显示,即执行联合查询。但当使用 union select 的时候,需要保证前后查询的列数相同,例如:

Union 前半部分查询了 A、B 两个字段,Union 后半部分也只能查询 C、D 两个字段,否则就会报错。但现在有一个问题:我们还不知道 Union 的前半部分查询的字段数是多少?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 order by
来查询字段数了。在输入框中输入 1' order by 1#
,实际执行的 SQL 语句就会变成:

这条语句的意思是查询 users 表中 user_id 为 1 的数据并按第一字段排行。输入 1' order by 1#
和 1' order by 2#
时都返回正常:


当输入 1' order by 3#
时,返回错误:
由此可知,users 表中只有两个字段,数据为两列。知道字段数为 2 之后,接下来就可以使用 union select
联合查询继续获取信息。输入以下进行查询:

version()
获取当前数据库版本.@@version_compile_os
获取当前操作系统。
实际执行的 SQL 语句是:


通过上图返回信息,我们又成功获取到:
当前数据库版本为 :
10.5.8-MariaDB-1:10.5.8+maria~focal
当前操作系统为 :
debian-linux-gnu
第三步:查询数据库名
查询数据库名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执行以下语句进行查询即可 :

database()
将会返回当前网站所使用的数据库名字.user()
将会返回执行当前查询的用户名.
实际执行的 SQL 语句是 :


通过上图返回信息,我们成功获取到:
当前网站使用数据库为
dvwa
当前执行查询用户名为
root@localhost
第四步:查询数据库表名
接下来我们尝试获取 dvwa 数据库中的表名。information_schema
是 mySQL 自带的一张表,这张数据表保存了 MySQL 服务器所有数据库的信息,如数据库名,数据库的表,表栏的数据类型与访问权限等。该数据库拥有一个名为 tables 的数据表,该表包含两个字段 table_name 和 table_schema,分别记录 DBMS 中的存储的表名和表名所在的数据库。
我们输入以下语句进行查询:

实际执行的 SQL 语句是:


dvwa 数据库有 2 个数据表
表名为 guestbook 和 users
第五步:猜解数据库字段名及爆库
接下来我们继续猜解数据库表中的字段名,因为需要知道字段名,才能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我们输入以下语句查询 users 表中的字段信息:


从输出结果可知,users 表中有 8 个字段,分别是 user_id,first_name,last_name,user,password,avatar,last_login,failed_login。直接告诉我们,这些字段中最敏感的是 user,password 这两个字段,所以输入:1' union select user,password from users#
进行查询。实际执行的 SQL 语句是:


可以看到成功爆出用户名、密码,密码采用 md5 进行加密,可以到 https://www.cmd5.com/
查询解密:

总结
通过实战的演练,相信大家已经理解了通过 SQL 注入来爆破数据库的方法和流程,最后我们再梳理一下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SQL 注入产生的原因
SQL 注入攻击的分类
SQL 注入爆库攻击的 5 个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