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金刚2005设定翻译】骷髅岛上的那些节肢魔怪们4

2019-10-05 15:23 作者:喜欢小怪物的贝贝龙  | 我要投稿

(四)多足动物章

死灵蜈蚣科(Neopedes),是一群骷髅岛水栖蜈蚣(Aquatic Centipedes),其大多数种类都以腮(而不是肺)来呼吸。

湖蝎蜈

湖蝎蜈(Nepalacus),一种成虫体长在8-16英寸(约合20.32-40.64厘米)之间的水栖蜈蚣。尽管湖蝎蜈在体形大小和猎食手段的高超程度方面,在死灵蜈科中并非出类拔萃的一员,但其腿足之间连结的蹼状薄膜,使它们成为了技术非常棒且很有效率的游泳健将。而在漫长的生物演变进程中,湖蝎蜈一族中也出现了多个演变方向不同的系支,其腿足和相应的蹼状器官在数量增减和形态上日趋多样化。


攀绝蝎足蜈

攀绝蝎足蜈(Nepapede Harpagabdominus),一种植食性的但领土意识极强,且极富攻击性的蝎态死灵蜈科生物。在死灵蜈科中,最常见同时也是数量最大的一种,就是攀绝蝎足蜈了。但与它们的同科亲戚们不同的是,攀绝蝎足蜈是素食主义者,尤其爱吃各种藻类和水草,所以只要能采食到大量的藻类或水草,就算是风高浪急的骷髅岛海岸区,你也能发现攀绝蝎足蜈的魅影。当然,攀绝蝎足蜈的食性也是有个渐变的过程的,它们在泳技不赖的蹼膜足幼虫形态时确实还是一种凶猛的肉食动物;


攀绝蝎足蜈幼虫

但待到长为多结节步足形态的水-陆两栖成虫时,就会爱上素菜了。无论成年还是幼小,攀绝蝎足蜈都有着极其强烈的领地意识,一旦探测到有任何入侵者闯入到它们盘踞的地盘,攀绝蝎足蜈会迅速摆出防御姿态(抬起尾巴),准备反击。由于食性的影响,攀绝蝎足蜈并不像同科的其它蜈蚣那样拥有可用于自卫的大型蜇肢或颚牙,而是以它们尾部末端中空的尖刺作为武器-----这些叉子形状的尖刺之锋利,甚至可以洞穿多种大型恐龙的皮肤甲胄,并会在刺入对手皮下的一瞬注入一种很快发作的毒液。对于那些大型恐龙而言,这种毒液只会让它们一整天病怏怏的,但却能迅速杀死大多数鸟类、蜥蜴类和树栖哺乳类生物。另外,它们还是岛上唯一一种以肺部(而不是腮)呼吸的死灵蜈,但肺功能仅限攀绝蝎足蜈的成虫才有。

举起毒尾的攀绝蝎足蜈

外观:头部生有两只发挥剜挖、叉刺作用的步足;共有五对用于行走和划水的步足;以及一扇末端生有叉状毒刺的扁平尾巴-----同样可在它们游动时提供强大的推进力;成年后2-----3英尺*(约合0.609-----0.91米)长;体色以红褐色为主。

剧照
无骨蛇蜈

无骨蛇蜈(Aspiscimex Exos),一种18-23英寸(约合45.72-58.42厘米)长的水栖蜈蚣。作为死灵蜈科中最活跃的掠食者,正如它们的名字所形容的那样,无骨蛇蜈柔软得“近似于没长骨头”-----而这种性状赋予了它们驾驭骷髅岛水道所必需的极灵活机动性与高超的游泳技术。与其它蜈蚣所不同的是,无骨蛇蜈后半部分的步足已经全部演变、蜕化成了扁平而逐渐加宽的尾鳍,能随时为它们开出强劲的助推力--提高游速,增加发动攻击时的爆发力;而原本相对细小的蜇肢和颚牙,在无骨蛇蜈这里已经变形成了四颗粗大无比的”犬牙“,能三下五除二地把猎物的肌体切成好几大块。凭借着这些武器装备,无骨蛇蜈成为了骷髅岛激流区的”弄潮儿“,和骷髅岛大部分鱼类都为之色变的”渔魔“。(说实话这造型看着一点都不像节肢动物)

九首蛇怪蜈

九首蛇怪蜈(Hydruscimex Maximus),巨型水栖蜈蚣。可见于骷髅岛境内所有水道的死灵蜈科掠食者--九首蛇怪蜈,是死灵蜈科所发现的体形最大一种。巨大的身体让九首蛇怪蜈在其统治区域几乎无所畏惧,同时,也给它们带来了难以填平的胃口,只要看上去是个子比自己小或者是受了伤行动不便的生物,九首蛇怪蜈都会急切地扑上去,“巴不得一口就把它们整个吞下”。就像许多水生动物一样,九首蛇怪蜈喜欢埋伏一阵子,瞅准机会才突然出击。它们常常预先潜藏在靠近水底处,从猎物正下方发动攻击。先给猎物浸毒一吻,然后迅速退到一旁等待毒液发作。有趣的是,九首蛇怪蜈的毒性其实非常弱,所以它们每次噬咬都会释放出极大量毒液,以确保其毒伤足以致命到(比如说)杀死中或小型的恐龙。外观:完全成年的九首蛇怪蜈可长到9-12英尺(约合2.743-3.68米)长;肌体呈水平直线扁平;有着大量多节连结的强劲步足和一扇非常宽大的尾巴,以为其提供可观的水下推进力;所有此种个体,体色都是深黑的。

至毒布阱蜈

至毒布阱蜈(Mortifillex Venefecus),一种满身是刺的龙虾状死灵蜈科水栖生物。至毒布阱蜈是一种典型的伏击掠食者,不过,常躲藏在杂草、枝叶淤积的水道中伺机捕食的它们,却有非常巧妙的一招吸引猎物(例如各种鱼类、昆虫或水鸟等)-----自投罗网。由于游泳技术远逊于同科其它族员,所以行动缓慢的至毒布阱蜈全身总是保持者静止状态-----除了。。。从它们头顶上冒出来的一根颇长的触须-----及穿在这根触须上的一条鱼状的诱饵(或者有时真的就是一条鱼)<-<-,而这,就是至毒布阱蜈那“钓鱼妙招”,它们就是用这条看似完全毫无提防的“鱼”去吸引往来的各种猎物注意力的。一旦有笨蛋上了钩,至毒布阱蜈会用它们头部前端两侧几只形态“特别定制”的擒拿步足,猛然间把靠近鱼饵的“笨蛋”们抓到面前,以便至毒布阱蜈为它们来上一发致命的毒吻。外观:某些体征与蜻蜓的幼虫很相似,成年至毒布阱蜈体长约在3-4英尺*(约合0.91-1.219米)之间,通体覆盖着暗绿夹杂深黑色的带刺坚硬装甲--不过,由于其背部盔甲中间线咬合点十分脆弱,所以骷髅岛民能于此处以特锻的标枪、钢矛,给予它们有效杀伤。

巨蜈蚣科(Megapedae),是骷髅岛一群大型地域性丛林生蜈蚣,与现代马陆/千足虫(Millpedes)相似但体形要比后者大得多。它们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体形仅次于古马陆(Arthropleura,一种体长已知约在6-10英尺,约合1.83-3.048米上下的大型节肢动物)的活体多足生物。作为骷髅岛的原生生物之一,巨蜈蚣科是只吃肉类的凶猛掠食者,其猎物包括各种生物的卵蛋、小型哺乳类(例如老鼠)、中小型蜥蜴(飞蜥是它们的最爱)以及其它各种昆虫。巨蜈蚣科的栖息环境多样,淤积的树叶、腐烂的树根。。。以及树木高处--具体高度取决于具体种类蜈蚣的体形大小,不过它们的平均体长约在3-5英尺(约合0.91-1.52米)之间。巨蜈蚣科是非常有活力的掠食者,无论白日黑夜均横行,不断地四处搜寻食物以满足运转它们的硕大身形所需的能量。它们会用巨大而锋利的颚牙与蛰肢攻击所遇到的任何“干得掉的猎物”--通常是在它们以多刺的步足身体像蟒蛇一般将受害者缠绕、捆紧(以防止猎物逃脱)之后。和死灵蜈科不同,巨蜈蚣科对猎物所咬出的每一口都会输入剧烈的毒素,毒性之强足以杀死大型鼠类、蝙蝠、小型恐龙或恐龙幼崽。外观:身形巨大的蜈蚣模样的生物,身长既有20英寸(约合50.8厘米)的种类,也有最大5英尺(约合1.52米)的个体。体色多为混合其它多种色彩的褐色。

冥途徐行巨人蜈

冥途徐行巨人蜈(Megapede Dereponecis),巨蜈蚣科体形最大的一种。平均体长可达3-5英尺(约合0.91-1.52米),极个别能去到3.18米长的冥途徐行巨人蜈是骷髅岛上存在过的最大巨蜈,随体形而来的大体重,让冥途徐行巨人蜈没法到树木高处活动,所以它们主要在树根区活动,以它们那“症状暴烈而发作迅速”的毒液猎食包括各种恐龙幼崽在内的生物。雌性冥途徐行巨人蜈喜欢在大块的烂树根里筑巢,它们会先在那些相对柔软稀烂的树木中钻出一条或多条通道,然后在这些通道的其中一处安全地带产卵、养育后代。在这期间,冥途徐行巨人蜈无论雌雄,领地意识均极为强烈,会凶狠地攻击任何蓄意或无易间打扰到它们“造孩工程”的闯入者(就算夫妻俩刚刚吃的饱饱的)

剧照
恶荆巨蜈

恶荆巨蜈(Megapede Horridus),骷髅岛上体形第二大的巨蜈蚣科生物。即便是在巨蜈蚣科族群内部,生存竞争也是同样激烈。作为巨蜈蚣科“二当家的”,成虫体长在3-4英尺(约合0.91-1.219米)左右的恶荆巨蜈,尽管体形比它们在骷髅岛近海区域的表亲巨大得多,但这也只能是让它们占据了丛林猎食场之一的树叶堆积区-当然,恶荆巨蜈也是树叶堆积区的蜈蚣中体形最大的就是了。在那里,恶荆巨蜈可以吃到包括各种昆虫、各种鼠类、飞蜥和其它类的小型动物,生活还是比较惬意的。捕猎时,这种蜿蜒前进的可怕杀手会以它们强壮的抓攫型步足固定住猎物身体,同时以及其“疼得酷烈”的毒液让原本仍在拼死挣扎的受害者彻底放弃顽抗,在“不情愿的平静”中于颇长的一段时间里感受过肌体组织逐渐溶解的极端痛苦之后,才宣告死去。然后,就是恶荆巨蜈的开餐时间。

大地巨蜈

大地巨蜈(Megapede Humus),一种成虫体长在26-40英寸(约合66.04-101.6厘米)之间不等的巨蜈蚣科生物,极善发掘地穴地道,捕杀栖息地下的生物。凭借着身体前半部分侧面生有的几只超长步足,宽身型的大地巨蜈是打地洞的一等高手。纵使包括各种昆虫或鼠类在内的狡兽们有构造错综复杂的“三窟多道”,以粗短厚实、蛮劲十足的肌肉作为其掘进工程和压制猎物反抗的技术后盾,大地巨蜈依然能把猎物自以为“无懈可击、固若金汤”的家园要塞,变成它们的葬身之地!

巨神百手蜈

巨神百手蜈(Gyas Gyas),专吃各种蛋的巨蜈蚣科生物,成虫体长在20-30英寸(50.8-76.2厘米)之间。在献给历史上各种神灵的祭品中,最有营养的莫过于承载着新生命精华的卵蛋。而凭借着大剪刀一般的尖大颚牙和蛰肢及这些器官所能发出的“让人吃惊的”咬合力,“巨蜈之神”--巨神百手蜈可以轻松地破开各种地栖鸟类或几种恐龙的卵蛋外壳,一滴不拉地把蛋清、蛋黄或偶尔发现的几近成形的鸟兽婴孩舔干吃净,无怪乎巨神百手蜈蚣在巨蜈蚣科中、乃至在骷髅岛上的“卵蛋美食家”与“开蛋大师”的鼎鼎大名。

树冠蜈科(Canopy Centipedes),是一群大型的丛林区树冠生掠食性蜈蚣属(Scolopendridae)生物,但个头、体重数值都要比它们那生活在丛林区地面的亲戚巨蜈蚣科小得多。(我咋觉得就是这些家伙更应该划为某种蚰蜒呢)


污发鬼蜈蚣

污发鬼蜈蚣(Idolon Illotus),一种成年后体长约在10-14英寸(约合25.4-35.56厘米)之间的深绿色树冠蜈蚣。身为树冠蜈科族员之一的污发鬼蜈蚣是盘踞在骷髅岛参天大树顶冠区的贪婪掠食者,经常可见它们起劲地在茂密的树枝间冲撞撕咬-----追击着同样在一棵棵树间亡命滑翔的飞蜥。与定居于地面的巨蜈蚣科的“重量级”截然不同,污发鬼蜈蚣有着短跑健将的气质和能力,这也是它们能够如此灵活而快速地在障碍严密的树冠区追杀猎物的原因。污发鬼蜈蚣的毒液十分致命,但需要咬一阵子才能杀死猎物-----是以,这有时反而也给它们增添了因被挣扎的猎物弄伤致死的风险。


毒胃鬼蜈蚣

毒胃鬼蜈蚣(Idolon Venefaucus),一种暗灰身体、浅褐头颅,成年后体长20-24英寸(约合50.8-60.96厘米)的树冠蜈蚣。伏击猎手毒胃鬼蜈蚣以各种昆虫、蜘蛛或飞蜥为食,它们经常潜伏在茂密的树叶和藤本植物丛中,伺机将突如其来的剧毒之吻赠送给它们;而毒胃鬼蜈蚣暗灰的体色则能很好地使它们融入进枝叶的保护色中,不被猎物或掠食者发现。由于其毒,大部分生物对毒胃鬼蜈蚣都敬而远之,只有骷髅岛犀鸟 (Skull Island Hornbill)对前者的毒液完全免疫,而毒胃鬼蜈蚣--------正是骷髅岛犀鸟最喜欢吃的菜。



腐食蜈

腐食蜈(Carrion Centipede),具体种属未确定、体长2英尺(约合0.609米)左右的肉食性蜈蚣。这种可见于全岛多个猎食区域的肉食性蜈蚣习性有点”二“,喜欢冒着极大危险从它方还没松口的猎物遗体上盗取肉块后,找一处地方埋起来。。。


锐半月螯虫娲(混在一群蚰蜒里的蜈蚣)

锐半月螯虫娲(Omnimatercimex Harpeforceps),一种身体呈血红棕色的大型树冠蜈,其释放的“芳香”,能让许多父母暂时不在身边看护的恐龙幼崽们因为“女神即将驾临”的风声,而彻夜难眠。锐半月螯虫娲之名,意为“万虫之母(The Mother of All Bugs)”,而作为盘踞于骷髅岛森林顶端区域的最大树冠蜈科生物,其约在30-35英寸(约合76.2-88.9厘米)之间的测量长度也当真无愧于“万虫之母”这个象征。(锐半月螯虫娲这译名真拗口)

从树上垂下来的的锐半月螯虫娲

虽然衔封“女神”之号,但锐半月螯虫娲可绝非小儿心中所愿的“温柔可亲之辈”:无论是鸟类、蜥蜴、树栖哺乳动物、啮齿类、昆虫还是恐龙-----骷髅岛万兽膝下那些最年幼、最无助的婴孩,都是可能上榜“令虫娲娘娘垂涎三尺的养颜餐单”的选项。但好在”女神殿下“的胃口并不是太夸张,单是一只恐龙幼崽就足够她们老人家吃上一个星期。


企图捕食雏鸟的锐半月螯虫娲

更重要的是,锐半月螯虫娲生性不喜欢与它方分享,为了防止有居心叵测者抢夺“祭餐”,锐半月螯虫娲会一路吃进尸体腔中,同时,向整块祭品肌体的各个角落都释放一种味道非常辛辣刺激的化学物质,能让大多数好奇靠近的“清道夫”们都被这味道熏得屁滚尿流。故而,除了锐半月螯虫娲忙于消化祭物的这一个星期,其余时间里,丛林子民们都不必再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被无声无息地献祭”--直到下一个轮回。

锐半月螯虫娲捕鼠


金刚2005骷髅岛上的那些节肢魔怪们,全系列完。金刚2005设定集的其他部分如果还有人想看的话,up主会再发的,恐龙篇除外,因为恐龙吧有人质疑恐龙篇的主角--毁灭君王龙设定翻译错误。

原贴地址:http://tieba.baidu.com/p/4418594210?share=9105&fr=share&see_lz=1&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0.3.8.12&st=1570260048&unique=93F3CEAE7F3CD295A3023D0BA96AB870

【金刚2005设定翻译】骷髅岛上的那些节肢魔怪们4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