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易误诊?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详细解答!
哮喘是儿童慢性病中发病率第一位的疾病。由于诊断存在着认识度的差别,过度诊断和诊断不足一直是临床医生争论的焦点。如何正确诊断儿童哮喘是正确治疗的重中之重,本篇文章将为大家解答儿童哮喘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本研究建立的6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标准模型包括 5 项参数。其中,喘息发作频率累计 ≥ 4次和是否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是6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的两个重要指标。这两个指标的分值最高,各为3分,其余指标分别为1分、1分、1分,总分 ≥ 4分可诊断为哮喘。
在本研究建立的6岁以下儿童哮喘诊断标准中,喘息发作频率累计 ≥ 4次是儿童哮喘诊断的重要指标,但不是必要指标。
儿童哮喘如何正确用药?
治疗哮喘的药物包括缓解药物和控制药物,需要正确使用:
缓解类药物:包括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物、口服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短效茶碱类药物等,这些能够快速缓解支气管收缩及其他伴随的急性症状,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
控制类药物: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钠)等,能够抑制气道炎症,用于哮喘慢性控制期。其中白三调节剂(孟鲁司特钠)治疗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线用药,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之外唯一可单独应用的长期控制性药物,可作为轻度哮喘的替代治疗药物和中重度哮喘的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