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说初盛唐诗》笔记·矛盾的王维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匆匆离开长安时朝中的文武官员有一部分人随着离开了,但还有大部分人留在长安,王维也是其中之一。安禄山占领长安后,就逼迫这些人给他做官,王维在这时又表现出他的矛盾与妥协。他一方面不甘心出仕伪朝,但他没有勇气去与之强烈对抗,另一方面他还是接受了安禄山授予他的给事中官职。
据《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王维服下一种药假装发不出声音说不出话,安禄山就以养病为由将王维拘禁在洛阳的菩提寺禁中。又据载安禄山做了皇帝后,在皇宫的凝碧池畔宴请群臣,召集了许多乐工为他演奏。乐师不得已而作,却想起旧日时光而不禁举泪泣下。这其中有一个叫做雷海清的乐师,拒绝为安禄山演奏,还将乐器砸在地上,面向西恸哭,结果被安禄山一等人支解示众,下场悲惨。此时王维拘禁在菩提寺中,好友裴迪来探望时说起此事,王维闻之悲痛万分,作五绝、七绝各一首,此为其一。
这就是《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
万户伤心生野烟,
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
凝碧池头奏管弦。
他说:千门万户的人家在战乱中被叛贼烧杀抢掠,现在剩下的只有劫后的青烟缭绕;文武百官都在叛贼的控制之下,什么时候才能重见天颜?秋时槐树树叶飘零,落在凄凉的皇宫之中,而叛贼却在凝碧池头庆祝胜利,让乐工为他们演奏音乐。
这首诗是裴迪前往菩提寺看望他时,他念给裴迪听的。而此诗反映了当时一般人的悲慨,因而传诵得十分之远,传到了玄宗的耳中。长安收复之后,玄宗与肃宗回朝,本依律法,凡是在沦陷区接受伪朝官职的人都要被三等定罪,但王维依凭此诗表露出对朝廷的一份忠爱之情和弟弟王缙参与收复失地之功,他不仅被赦免,而且还被授予太子中允的官职。
对于这段曾迫不得已接受伪朝官职的经历,王维的内心是十分矛盾且惭愧的,这在王维接受太子中允一职时所写的谢表中多有表现。怀着这样的心态,他直到晚年依然过着半仕半隐的生活。然而他的这份矛盾与痛苦都没有在诗歌中表现出来,始终缺乏一种真诚的感情。在叶先生看来,只有感情深厚博大的诗人,才能写出深厚博大的第一流作品。王维却是以感觉取胜的诗人,而感觉都是刹那间的直觉,不能将它扩展。因此,王维的诗在思想感情方面就缺少了一种深度和广度。当然,这并不是说王维就没有感情,只不过他不敢真诚地面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