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今天高考查分的同学们:
既然,听说今天高考可以查分了,那不妨来听点开心的: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我曾经参加过三次高考,分别是13、14、15这三年,其中13年是我考得最好的一年,因为那年的数学是三年里最简单的一年,而且那一年我的志向也是往艺校的方向走,所以文化课成绩只要过得去就行,并不需要特别看重,可让谁都没想到的是,那一年负责带班我们的班主任出了岔子,在专科生的分数统计里,代替文综理综的通用和信息技术这两门考试,她完全忘了和我们全班人说,也就是当时我们全班人都缺了这两门成绩,所以理所当然地,那一年高考结束,我们班上的一大半人都就此于大学生活无缘,只能四散天涯大雁各自飞。
然后是第二年,我第一次参加高复,在经过整整一年真可谓是燃烧自己穷尽毕生之所能的复习生活后,我再次站回到了那片考场上,气定神闲泰然自若,直到考卷发下来的那一刻——14年的考卷难度比13年拔高了不止一截,虽然这点程度的提升对于那些基础本就牢靠,只是因为考运不佳所以和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分数失之毫厘的选手来说应该还处于问题不大的范畴内,但对于职高出身、学习成绩从来都是和一坨屎一样的我来说,这就意味着两个字:绝杀。
于是果不其然地,以区区三百分出头的可笑战绩,我结束了我的第二次高考。
其实讲道理,当时的我是完全没有去参加第二次高复的想法,因为经过包括一年高复在内的整十三年学生生涯已经让我完全看清了一件事:有些人生来就是会读书的料,而有些人则恰好相反——很显然,我就是恰好相反的那一批,所以在看到考试成绩出炉的那一刻我也已经做好准备打算直接出去找个厂子开始社畜生活了,但在这时,我爹突然站了出来,对我说:你,无论如何都再去努力一年,下次高考,无论成绩如何,反正我和你妈都认命了。
那既然亲爹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我自然不能拒绝,于是就又收拾好行囊,去杭州开始了我第二年高复的征程——这一年,咋说呢,该说是在上一年时已经燃烧地过于充分,作为燃料的部分已经严重供给不足了呢,还是在看开了自己就是读书的一坨渣渣后开始彻底地摆了呢,总之这一年我挺懈怠的,而最后出炉的成绩也确实没让我失望:276。
是不是在各种意义上都充满了绝望感的分数?
只是好在,也不知该说我确实是一个强运型的选手,还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撞在了一块儿,就在我一边去各个院校的招新现场闲晃一边开始畅想自己未来在某黑心工厂里没日没夜的辛酸日常时,正好就意外地撞见了我之后的母校:金山职业技术学院。虽然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一家算不上入流的普通大专,但因为地处较偏(镇江市下辖扬中市)的缘故,上一年它的招新人数远低于预期,于是为了拉高这一年的新生入学率,学校当时是破天荒地把分数线标准一降再降,直接让捡了个大漏的我顺利完成了入校面试,这才不至于错失下“大学”这块人生中若是不体验上一遭,难免会觉得有几分遗憾的拼图。
OK,以上就是我想说的全部了。
你问我这是想表达什么?很简单:你看我是吧,职高出身,书读得一坨狗屎,可现在不还是一样好好地在做着工作玩着游戏,忙碌又充实地过着每一天。高考的成绩,本质上只是对于你过去那一整个阶段所有努力、拼搏和奋斗所打下的一个分数,是一份总结,也是为这个段落画上的一个句号,至于成绩如何,那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你高兴也好,懊悔也好,它都已经过去了,你无力再为昨天的自己做任何挽回,只能继续深吸一口气,开始为下一个阶段的自己积蓄能量,迈步奔跑。
高考和分数都不是你人生的全部,要相信你脚下通往未来的那条路还很长、很长。如果你只是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就心灰意冷想要当场来一次“假如我变成回忆,退出了这场生命”的冲动了,那不妨就请想想,此时在你面前这块屏幕的另一边,有一个正在敲着这段文字的人,他连着参加了三次高考,每一年都考出了一坨屎一样的成绩,可他现在依然过得很好,或者说,正在努力让自己过得很好。
所以先别急着停下你的脚步,少年,伤心和难过只需一会儿就好,当第二天的朝阳再次升起时,请继续昂首挺胸,笑对未来,燃烧你的心。
当然,如果你这一年的发挥不错,有望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那也同样,请让我祝你: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请一如今天和过去般,一帆风顺。
加班之余,突发奇想,内容可能会略有些潦草,但如果能帮到你稍许,便好。
让我们在更加晴好的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