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皇甫嵩 字义真

皇甫嵩 字义真

皇甫嵩(?—195年),字义真。安定郡朝那县(今甘肃镇原东南)人。东汉末期军事家,为东汉名将皇甫规之侄,出身于将门世家。皇甫嵩少有大志,好《诗》、《书》,习弓马。灵帝时任北地太守。
黄巾起事后,史载“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朝廷派遣北中郎将卢植讨张角,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各领一军,共讨颍川黄巾。当时官任骑都尉的曹操适时领援军到,与皇甫嵩、朱俊合兵一处厮杀,大破敌军。皇甫嵩、朱俊乘胜进兵平定了汝南、陈国一带的黄巾军。他上表朝廷奏捷,将功劳归给朱俊。后卢植得罪小人,论罪几死,皇甫嵩又表奏卢植有功无罪,朝廷复卢植原官。
当时百姓如此歌颂皇甫嵩:“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张让表奏皇甫嵩连战无功,所费者多。朝廷收回皇甫嵩左将军印绶,削户六千。中平二年(185年),凉州王国起兵围陈仓。朝廷再度起用皇甫嵩为左将军,其后皇甫嵩平定“王国叛乱”。董卓掌权后,皇甫嵩入京为城门校尉。董卓死后,皇甫嵩于郿坞坞门杀夷董卓三族。后拔升太尉,兴平二年(195年)病逝。
统帅 B+
(皇甫嵩攻坚易於折枯,摧敌甚於汤雪,七州席卷,屠三十六方,夷黄巾之师,除邪害之患,威震汉末,风驰海外。)
武力 B
(皇甫嵩少习弓马。)
军谋 A-
(皇甫嵩兵动若神,谋不再计,旬月之间,神兵电扫。长社之战,嵩外方纵火而出兵以奔其阵。此为兵法上之所易知者。孙子曰:“强而避之。”嵩则闭营休士以观其变。又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嵩不救陈仓而走王国。又曰:“避其锐气,击其堕归。”嵩初不击贼,及其走而击之是也。)
智略 B
(皇甫嵩以上将之略,受脤仓卒之时。及其功成师克,威声满天下。值弱主蒙尘,犷贼放命,斯诚叶公投袂之几,翟义鞠旅之日,故梁衍献规,山东连盟,而舍格天之大业,蹈匹夫之小谅,卒狼狈虎口,为智士笑。何智勇之不终乎!幸其收名敛策,而己不有焉。故赴履危乱,而能终以归全之。)
内政 B
(皇甫嵩为人爱慎尽勤,前后上表陈谏有补益者五百余事,皆手书毁草,不宣于外。后以黄巾既平,奏请冀州一年田租,以赡饥民,帝从之。百姓歌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魅力 S-
(皇甫嵩温恤士卒,甚得众情,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帐。军士皆食,己乃尝饭。吏有因事受赂者,嵩更以钱物赐之,吏怀惭,或至自杀。又折节下士,门无留客。时人皆称而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