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敏捷管理的几点思考

2021-11-23 17:04 作者:PMP项目管理那些事  | 我要投稿

01.团队扁平化管理,团队成员去标签化,激发内部活力,打破团队成员服务边界。

扁平化管理并不是说形式上的减少组织结构层级。而是从项目的角度来划分。项目是相对动态的一个组织,组织结构则往往是相对比较稳定的,敏捷管理强调的是在项目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扁平化的管理方式,而不是在组织架构层面。

在项目中,大家都没有层级之分,只为了共同的目标去贡献自己的能力。当然,团队中肯定也会有一个负责人,敏捷团队也不例外,但是这个负责人更像是一个服务者的角色,或者说是赋能型服务型的领导者,给团队制定方向拆解目标,对外的沟通,跨部门协调等等。


2,小步快跑,不做猜测,获得真实反馈(PDCA-->计划,执行,验证,行动)敏捷的核心是不做猜测,快速迭代,获得真实反馈,提炼出真实需求。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时代,市场,用户的需求也时刻在发生变化。当前,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如何去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如何让产品跟上快速变化的用户,跟上快速变化市场,跟上这个巨变的时代。曾经大行其道的“瀑布式”项目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的快速变化的商业社会。我们唯有通过小步快跑,持续性,周期性(尽可能短的周期)的给到用户可用的产品,并且通过收集反馈,调整,再交付这样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才能无限接近用户的真实需求。


3,做到透明化

敏捷团队要透明化管理,团队成员之间要清楚相互之间都在做什么;当某个成员遇到问题时,能迅速的获取帮助,得到解决。

我们平时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80%是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的,80% 的问题是因为沟通不充分引起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强化团队之间的工作透明度,提升沟通饱和度的重要原因。可以每天通过不超过15分钟的早晚例会形式,来高效的完成团队的沟通;时间尽量控制在15分钟,会上只沟通进度,问题,不在例会上沟通解决方案,放到会后个别讨论,提高例会的效率。在敏捷团队中我们要去职级化,这也是前面提到的,在项目中要扁平化管理,降低沟通的壁垒,障碍,能让每个成员互相之间流畅的交流。

4,根据人的共有的某项能力边界,寻找发挥最大限度的解决方案

在项目的团队成员数量设置上,敏捷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数字区间,在3-9个人之间,最佳规模是维持在7个人左右。经过研究发现,人在短期记忆力记住的东西是4样。人往往会觉得自己通过某种记忆法,或者通过集中记忆力,能记住更多。但考恩的研究结果非常清楚的表明,人们只能记住4个数据。这是为什么很多公司或者机构的全称,我们记住都是几个知名的首字母缩写。例如FBI,IBM,CBS。团队人员一旦突破了某个值,其实项目的效率反而会降低。主要集中在两点,

1,需要对新增人员的培训,对新人的业务培训需要耗费团队很大精力,培训成本是非常高的,

2,还有就是沟通渠道的增加,导致团队之间的沟通成本大幅度增加。










关于敏捷管理的几点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