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您剃龙头了吗?
你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哪一天理发的人最多吗?没错答案正如你想的那样,一般情况下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是一年中理发人数最多的一天。

原因很简单,在民间有这样一个说法,二月二龙抬头,指二月初二理发,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能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龙抬头是指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龙抬头这天也有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称呼。

“龙抬头”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
其实龙抬头的习俗不仅仅只有“剃龙头”这一种习俗,还有众多的习俗,比如以下几种常见的习俗
吃龙食
在北方人们有“吃龙食”的习惯,百姓在这天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吃龙须”,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葱饼叫做“撕龙皮”。有些地方还有吃“龙眼”、“龙须”、“龙舌”、“龙耳”、“龙皮”、“龙子”、“龙蛋”以及吃春饼、吃猪头肉的习俗。

引田龙
每当“二月二”到来,我国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
放龙灯
黄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借此娱乐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剃龙头
二月初二,民间最大的习俗是“剃龙头”,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剪发、修容,让自己焕然一新,预示着可以求得一年的好运。从一大早开始,一些理发店里就人来人往,顾客迎门,理发师们都忙得不亦乐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