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Rhino 模型导入revit中该如何添加“材质”等更多参数

2023-02-11 13:23 作者:BIM-秋  | 我要投稿

快乐是无价的,钱花了可以再挣,再不快乐就老了。大家好!我是BIM~秋。之前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距离现在已经有一年多了,光阴似箭呀!随着Rhino inside的持续更新与优化,现在的它在Revit中运行起来已经相对稳定了,所以趁着闲余时间把这篇文章也重新优化了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另外,之后也会出相应的Rhino Inside的视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1.传统方法,以"sad”格式导入,这是在没有出Rhino inside插件的时候惯用手段,可指定类别。缺点: <1>不支持线与网格导入到Revit中;

<2>不能给图元添加材质参数,要想给图元添加材质,只能通过类别、图形替换、过滤器和填色等方式进行赋予图元材质;

<3>不能赋予图元子类别,这就意味着导出CAD不能按照子类别去定义图层,因而建议大家谨慎使用。

2.以“3dm”格式的方式进行导入,这种导入方式是“sad”的加强版,支持网格的导入。缺点: <1>不能给图元添加材质参数,要想给图元添加材质,只能通过类别、图形替换、过滤器和填色等方式进行赋予图元材质;

<2>不能赋予图元子类别,这就意味着导出CAD不能按照子类别去定义图层,因而建议大家谨慎使用。

3.以“Rhino.inside”插件的方式导入,然而,这种方式又划分为四种: 3.1—在Revit项目中使用“Import3D”导入Rhino模型,点、线和网格等物体都可以导入,另外,可以自定义类别、族名称和类型名称,并且还可以指定放入到对应的工作集中。缺点: <1>不能给图元添加材质参数,要想给图元添加材质,只能通过类别、图形替换、过滤器和填色等方式进行赋予图元材质;

<2>不能赋予图元子类别,这就意味着导出CAD不能按照子类别去定义图层,因而建议大家谨慎使用。

3.2—在Revit可载入族中使用“import 3D”导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赋予材质和子类别,还可以控制图元可见与可见性等参数,也是目前rhino导入到Revit中的比较完美的一套方法。缺点: <1>不适用于大规模复杂的项目,倘若有5000块单元式幕墙,你会一块块地去手动添加参数?

3.3—在Grasshopper中通过“DirectShape”的方式导入,这种方式能迅速把Rhino中的物体导入到Revit中,并且可以添加材质和定义类别。缺点: <1>也不能直接在项目浏览器中通过族\族类型去搜索它们;

<2>不能赋予图元子类别,这就意味着导出CAD不能按照子类别去定义图层,因而建议大家谨慎使用。

<3>无法通过材质剖面填充去控制它的截面样式,只能通过类别、过滤器和图元替换进行赋予截面样式。

DirectShapes 是将Rhino模型最直接、最简单、最暴力地导入到Revit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建立通用的 Revit 图元,可以置于Revit模型中进行分类的非参数化图元,所以无法与其他Revit原生图元进行交互。例如 Revit 原生的墙体无法与 DirectShapes转换的图元进行剪切。

3.4—在Grasshopper中通过“New Component Family”创建族的方式导入,这种方式能直接赋予材质和子类别,也能控制图元的可见与可见性,也是目前rhino模型导入到Revit中较完美的一种方法。缺点: <1>图元可见不能直接在Grasshopper中添加添加图元可见参数,须得回到族编辑器中绑定;

<2>在Grasshopper中添加的材质不能绑定给图元,须得去族编辑器中绑定。

插件介绍:Rhino.Inside是RhinoWip中的一个开源项目,其目的就是为了让Rhino和Grasshopper能在Revit中无缝运行,同时也增强了Revit曲面造型的短板与参数化设计的不足。插件下载网站:food 4 rhino

方法3.2导入Rhino模型需要的注意事项:

(1)务必要通做

”族“

的方式来实现给Rhino模型添加材质等参数。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族不能是

“内建族“

,必需是

“可载入族”

,因为在内建族编辑状态不是能运行Rhino.Inside。这就类似于你在楼板编辑状态下,是不能用墙等命令去画墙一样。

(2)按照图层和实际需求批量导入,这样在Revit中也方便归类管理。

(3)如果导入到Revit中的模型出现了问题,必然是这个模型本身就在Rhino中就存在问题。因而在建模之前,Rhino中的单位公差应与Revit的设置为一致,从而避免发生外露边缘。

(4)小于1mm的线、面或者体,都是不能导入到Revit中的,你要是不相信,自己就在Revit创建小于1mm的线试试。

Rhino 模型导入revit中该如何添加“材质”等更多参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