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对话】那场决定命运的考试,如何和孩子共同面对?
少儿沟通英语
教育,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育,更好地体验生活
如果中考分流,约一半同学上普通高中,一半上中高职,您有什么观点和想法
面临中考,家长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果孩子中考被调剂到职业高中,家长会怎么想,怎么做?
这三个问题,我们采访了不同国家不同身份的三位成人:一位是坐标英国南部的妈妈Karen,她有两个上中学的孩子(观点为黑色);一位是坐标上海的中国爸爸代号“农村娃在魔都”,他的孩子目前小学在读(观点为蓝色);一位是坐标江苏的中学英语老师Sasha(观点为绿色)。

英国也有中考吗?
【英国妈妈 - Karen】
英国的学业也有压力。在英国的部分地区,我们有一种叫做11+的考试。孩子11岁时候的这次考试,决定了孩子将来去学术中学还是职业中学。这给孩子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一个孩子适合学术路线,那么他/她去高中;如果一个孩子适合职业路线,那么他/她去职业学校。这都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最难办的,是出于临界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就会请辅导,请家教,让他们补习。有些孩子会因此处于高度紧张,几乎崩溃的状态。
家长应该做什么
【英国妈妈 - Karen老师】
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
例如在家里创造一个物理空间,让孩子可以学习,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学习用具和资料。
让孩子有充分的睡眠和营养:
让孩子睡包,特别是考试期间;同时让他们饮食丰富,营养充沛。这些听上去是基本需求。但是如果这些基本生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可能过于劳累,食糖过多。在这样的状态下,即使他们脑子里有货,也会在考场上表现欠佳。
和孩子聊一下考试:
在我们家里,我们会公开坦诚的讨论这些考试意味着什么,考些什么。
比如明年我的女儿要中考了,今年她有一个模拟考。我就会和她聊聊
“哦,你最近在学什么啊?你能和我分享一下吗?”
基本就是轻松聊天,和朋友对话那种。
“哦,我不知道你需要(考/学)这个,你能够多谈谈吗?”
她在回答我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 脑海中走了一次复习的流程。
这种对话,通常是在我们一家吃晚饭的餐桌上进行的。所以餐桌上的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在学习,倾听和吸收。
对我女儿来说,这是她锻炼用语言表达自己大脑的机会,她在想什么,在干什么。
有时候,她在复习某一章节时遇到困难,我会问“哦,我们要不要一起来看一下啊?”
她通常会回答“妈妈,不用不用,我自己来!”
有时候她会说“妈妈,我真的不懂,你可以帮帮我吗?”,尽管这种情况凤毛麟角。
我询问的方式,是从“我对你的生活/学习感兴趣,好奇,你愿意和我分享一下吗?”为出发点的。
而不是“我是来管你,监督你”“你作业做完了吗?你在干嘛?为什么还不想复习!”为出发点的。

【中国爸爸 - 农村娃在魔都】
第一,家长应该做的是在7,8年级的时候认真仔细的了解中考政策。包括孩子选择不同道路的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各自弊端。第二,从各个方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性格,能力等,为后续选择合适的路做好准备。
【中国老师Sasha】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的,然后比较缓慢的一个概念和思想灌输的一个问题,就最后临考之际,我们给到家长的建议,也就是说希望可以稳定学生的情绪,然后保持他们情绪稳定,照顾好他们的饮食,吃穿就可以了。
作为一个合格的父母的话,可以从小或者说从他上初中开始就培养他,告诉他中考不是一切。它不是能决定很多很多东西的一个部分,它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考试,就算你考不好,你还是有以后。
而不是说只能中考这条路,然后就没有别的路了。
家长不应该做什么
【英国妈妈 - Karen老师】
家长要避免在孩子的心目中,建立“如果你不XXXX,我就不会爱你”这样的因果关系。
避免“如果你不做这个,不打到这个目标,不通过这个考试,你就是没用的废物”。
我看到很多父母,给孩子制造了额外的压力。孩子在走向考场的时候,已经不是要取得好成绩,而是要赢取爸爸妈妈的爱。
作为父母,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但是添加这样的压力,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错觉,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
【中国爸爸 - 农村娃在魔都】
第一不应该焦虑。焦虑会传递,百害无一利。第二,如果孩子成绩不好,不能对孩子放任不管,因为负责任的态度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中国老师Sasha】
最不该做的应该就是给孩子压力,就是快要中考的时候还在不停的跟他讲,说你如果考不上就怎么样怎么样。
而是就是更多地给他鼓励,然后照顾好他的饮食上,就像郑爽一样对待,就是尽量帮他分担一下心理上的压力。
还有一个就是不能把自己的人生和很多观念灌输或者强加在小孩子的身上。
因为他们是一个三观在形成的过程,如果灌输了太多个人的偏见,因为有的家长觉得中考就没有考好,就是失利。
但是这个个人经历上的失败,更并不能对孩子就是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那是他的人生。
如果孩子去了职业高中
【英国妈妈 - Karen老师】
我看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些孩子中考发挥出色,去了好的高中,但是他们不适应学术路线,因为在学校成绩垫底。他们每天上学,都是一次挣扎和煎熬。
我也看到过这样的孩子,他们中考当天生病了,发挥的不理想,去了职业学校。但是他们在职校排名优异,或者了老师和学校的大力培养,收获了自信。
这两种情况我都目睹了。
【中国爸爸 - 农村娃在魔都】
如果孩子中考成绩不理想,去了职业学校。有两条路,第一,顺着职业技术方向发展成为应用类工程师,高级技术工人。第二,职业学校依然可以考大学,研究生,从技术类转向研究类。这一切都是基于孩子的基本情况。
【中国老师Sasha】
我个人认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如果说考不上高中,不能参加高考,其实去职业高中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毕竟他还有学上,然后就在职业高中里面好好锻炼自己,学习一门技术。
但我说实话,一般中考考不上的小孩子去职业高中也很难。(孩子其实需要)迅速清醒过来找到人生方向。所以我个人感觉去职业高中,可能就是话说难听一点,可就是让孩子养养大的那种。
但如果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的小孩去了职业高中,我还是会尽全力的去鼓励他参加成人自考,成人高考自考本科,或者是带他参加一些其他的比赛,或者说帮助他寻找,他就是热爱的行业或者技术,然后就是去学习,去钻研,就是把一门功课做到最好。
所以我觉得家长对孩子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鼓励和引导,但是不能过分引导,因为这毕竟是他的人生,所以陪伴和鼓励,还有支持是比较重要的一个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