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れ”,あはれaware,本来没有汉字
音乐笔记134、“哀れ”,あはれaware,本来没有汉字

物哀(日本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百度百科):…
物哀观
…观:见《欧几里得12》…
(…《欧几里得》:小说名…
…《欧几里得12》:《欧几里得》这部小说的第12话…)
…
本居宣长在《紫文要领》中是这样阐(chǎn)述“物の哀れ”的:
…阐、述、阐述:见《欧几里得153》…
…物、哀れ、物の哀れ:见《音乐笔记133》…
世上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
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身体力行地体验,
把这万事万物都放到心中来品味,
内心里把这些事物的情致一一辨清,
…事、物、事物:见《欧几里得21》…
这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就是懂得物之哀。
进一步说,所谓辨清,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
辨清了,依着它的情致 感触到的东西,就是物之哀。
比如说,看到樱花盛开赏心悦目,
知道这樱花的赏心悦目,就是知道事物的情致。
心中明了这樱花赏心悦目,不禁感到“这花真是赏心悦目啊”,
这感觉 就是物之哀。
…感、觉、感觉:《牛顿120》…
然而 不论看到多么赏心悦目的樱花,都不觉得赏心悦目,便是不懂事物的情致。
这样的人,更无缘于“好赏心悦目的花呀”的感触,
这是不懂得物之哀。
总之,“物の哀れ”,是“我”(主体,内在)与“物”(客体,外在)的共振 和同情。
…共、振、共振:见《贝多芬4~12》…
这个“哀れ”,あはれaware,本来没有汉字。
但是哀情 是人心中最深切的触动,後人便注上了“哀れ”。
看看本居宣长在《源氏物语玉の小栉(zhì)》中是怎么说的:
什么叫做懂得物哀(物の哀れ)呢?
「あはれ」这个词,本来是听到什么 看到什么 遇到什么时,心有所感 而发出的叹息声,
用现在话讲,就是「啊~」、「哦~」之类。
比如赏月观花,赏心悦目之余,不禁发出“啊~(ああ),真漂亮的花呀”、“哦~(はれ),
好一轮明月”这样的感叹。
二者加在一起,就是「あはれ」。
汉文中的「呜呼」读做「ああ」也是这个道理。
感于物,似乎多指好的事情,其实不然。
辞书上说:「感,动也」,就是心动。
不管好事坏事,心中有所触动,不禁发出「啊~~(あはれ)」的感叹,都是有所感。
所以说,「感」字正好对应了「あはれ」这个词。
汉文中有「感鬼神」之说,在《古今和歌集·真名序》中就有这句话。
《假名序》中,也有「使鬼神也为之心动(鬼神を も あはれ と思はせ)」这样的文章。
所以 我们知道,「あはれ」就是心感于外物的意思。
以上是对「あはれ」这个词的原意 和转意的考察。
「物の哀れ」也一样。不论是什么事情,不论遇到了什么触动人心的事情,
知道为什么感动 而实有所感,便是「懂得物之哀」。
否则,遇到该感动的事物 而心无所动,没有感触,叫做「不懂得物之哀」,是没有情趣的人。
悟性好的人,遇到令人感触的事情,便会情动于中 而不得不发。
这时候若无所感触,此人一定生性愚钝,欠缺感物生情的情趣。
《後撰(zhuàn)和歌集》纪贯之的一首和歌,其序中说「大家聚在某处帘子前(给垂帘后边的高贵夫人)讲故事,我听到帘子后边有女人的声音说:“这个老头的这张脸看起来太懂得物之哀了”。于是做歌,
…撰:形声。从手,巽(xùn)声。本义:写作,纂(zuǎn)集成整体…
…故、事、故事:见《贝多芬651、652》…
歌曰:「あはれてふ言に験はなけれども言はではえこそあらぬものなれ」。
歌意是说:“虽说「ああ」「はれ」呜呼哀哉地叹息 并没什么实用,
可是 碰到触动人心的事儿,总会情不自禁地叹息啊。”
懂得物之哀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情 都是这样。
…の[の]:【格助词】
1.构成定语。(連体格を示す。前の語句の内容を後の体言に付け加え、その体言の内容を限定する。)
2.①表示主语。(主語を表す。)
3.②表示所有,所在,所属等。(所有、所在、所属などを表す。)
4.③表示种类,属性,材料,数量等。(種類、属性、材料、数量などを表す。)
5.④表示动作的对象。(動作の対象を表す。)
6.⑤表示基准物。(基準物を表す。)
7.⑥表示同格物。(同格であることを表す。)
8.⑦后接「よう」、「こと」、「もの」,表示其实质性内容。(形式名詞に先立ってその実質・内容を示す。)
9.后接谓语的连用形时,表示主语 或对象语。(従属文での述語の表す内容をもたらした主体を示す。)
10.接在以连体形结束的语句 或连体词后,表示给予前句以体言的资格。(上の語を体言として扱うことを表す。)
11.后接「だ」、「です」,表示明确的断定,说明 和理由等。(理由、根拠、主体の立場などを説得的に述べることを表す。)
12.表示并列。(あれこれ列挙して述べることを表す。)
13.表示比喻。(比喩を表す。)
【名词】
1.日语五十音图「な」行第5个假名。平假名「の」为「乃」字的草书体,片假名「ノ」为「乃」字的一部分。(日本語五十音図の「な」行の5目の仮名。平仮名「の」は「乃」の草体。片仮名「ノ」は「乃」の最初の1画。)
【终助词】
1.表示疑问。(上昇調の発音で、相手に質問することを表す。)
2.用于婉转地表达断定的心情。(軽く断定することを表す。)
3.用于说服对方。(強く発音して、相手を説得させようとすることを表す。)…
“真正将单纯感叹的“哀” 发展到具体充实的“物哀”的 是《源氏物语》的著者——紫氏部。
据日本学者上树菊子,大川芳枝的统计,《源氏物语》中出现“哀”多达1044次,出现“物哀”13次。
紫氏部将“哀”(あはれ)之前 加上了“物”(もの),
这样就将主客观合一了。
请看下集《音乐笔记135、《源氏物语》将单纯感叹的“哀”发展到具体充实的“物哀”》”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