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2021济勤小子的西南楼


1月15日匆匆取景















网图



准备物料

石头颜料,对于某钛白等顽固分子,沸水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


底稿

纸稿



在外如何充分利用已有的工具削铅笔(误导向)


舞文弄墨

树一






两种想法可以涂树叶,选哪个?


感觉到西洋素描与中国画之间的差异——铅笔可以逐笔叠加线条营造阴影,可以细细勾画不用担心一笔对大局的影响,但毛笔不行,水墨画的笔触自带厚度自成底蕴,铅笔图纸除了从照片中抽象出形状和布景外几乎就失去了参考价值——树干怎么走笔怎么又画出高大又展现出沧桑而富有生机? 树枝怎么分布是否符合生长规律? 树叶怎么渲染是大笔一涂还是一针一针勾怎么规划密疏展现浓淡变化? 瓦顶怎么勾横梁要不要画? 向墙内嵌的窗户怎么展现阴影要不要描形? 大草坪怎么展现厚度?

陈老师的启示





树二

飘瓦顶敲定


新狼毫喜开光

好久没看过炸毛了

生活需要仪式感(确信)
意识到这么多瓶颈的出现可能是因为缺少一个开光仪式,一上午用吹风机把所有笔轰干再挨个快乐的炸毛

初代主楼(时间不可考)


当然摆烂固然是摆烂,从时间阵线的拉开也可以看得出来,已经最后几天了...闭关!也把最近一些事情想想清楚
隔壁某中学乱入

一不小心掏出了手机

快到0点了emo一下

第二栋楼封顶!

瓦顶很大气
用尺子成功完成了直直的墙壁和柱子也
不过总感觉少了些什么🤔?

偶然将两张纸平行错位放置,顿时有气派感(后悔当时被铅笔稿束缚住了,对着裁铅稿了相同比例的宣...没有想到拉开阵线画长卷)

加了些东西的第二栋楼


后记
这一天晚上发现今年是壬寅年

尾声⺀输给了什么?
1月15日完成取景,2月3号才磨磨蹭蹭的开始直到16号才开始搭第一座楼,直到19号出发晚上——差一层厚实的草地,差一片茂密的树阴,差一面细腻的侧墙,差两个笔直大气的瓦顶,差一盆的靛蓝的雨串,差一块右侧的留白而没了右侧的留白与落款使本就粗糙的笔触神韵早已减半......出发前最后5分钟写完落款,长舒一口气丢掉笔抓起书包和箱子跑出门,输给了时间吗?

看官们不难猜到,不是哈,不是时间,如果是的话肯定不会是第一个来说嘛
那是输给了什么呢???大概是胸有大志难成大事(也是我特别引以为豪的性格...)
刚开始动笔就是直接奔着传统水墨画的核心底蕴去的,即使刚开始根本不知无法下笔刚下完笔根本不知怎么长枝长完枝根本不知怎么涂叶子涂完叶子根本不知怎么画柱子画完柱子根本不知怎么描瓦片描完瓦片根本不知道怎么画地面不知道怎么渲染历史的白墙不知道怎么控制阴影浓淡和墨色变化,反正也不在乎这些还是奔着核心去,老高三学生了
ddl没到是吧?就是没有动力,摆啦摆啦!
边打着游戏边掐着日子过呗

总的来说,虽然是一个不自量力眼高手低的产物,倒也无所谓了图个乐嘛,写这么老长一篇水文记一记也挺乐的,放在这里也可以把手机内存里一些相关的杂东西清一清。不过话说回来要我改那是不可能的,一直就这样过来的,改了就不是我了
公众号上面没显示我的简介,就贴在这里叭
西南一必然是21级济勤崽们难以抹去的集体记忆,选用水墨画作为表现方式,一方面是想鼓励自己重新拿起因为高考而搁置的画笔 ,另一方面也是想把这幅画作为沟通我们与中国传统艺术国画的桥梁。在《风雨西南楼》整幅画的创作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了不同于速写或油画等西方风格的中国风和神蕴。同时以"风雨″也展现了经过历史风雨沧桑的古董楼的大气与古朴... ...我希望以这样一栋楼代表我们所经历的、将要经历的学期,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所收获的不仅是提升了一级的绘画水平,也有随之而来,对同济这个校园越来越强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