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十大流行语
10. 精神内耗:
出处及解释:
指人为了自我心理建设所造成精神消耗。因某up主爆款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引发全网热议。
评价:精神内耗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现象,属于一种学术定义。其出现和消失都有着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不是靠几篇文章或视频就能解决的。二舅治好了博主的精神内耗,却给广大网友留下了更多内耗,这反应了广大网友目前的精神状态和复杂心理,颇具现实意义。
类型:已有词汇
走红时间:2022年8月
热度预测:半年。视频作者已经给出了精神内耗的一种治疗方案,因此这个话题在诞生之初就已经受到了极大消解,至于未被治愈者,又能掀起多大风浪,普通人的精神内耗到底能引起多少重视,真的很难说。
9. 老六/服了你这个老六
出处及解释:
出自CSgo 游戏主播,表面指五人小队之外的第六人,指游戏中思路清奇的玩家,也被用来嘲讽玩儿得菜和卧底行为。
评价:老六的语义是在5人组队的基础上成立的,因此在篮球和电子竞技领域的认可程度较高,脱离此语境比较让人难以理解,只能等价为卧底的同义替换,而“卧底”这种玩梗区的重点词义是不会满足于只有一个“老六”的,一定还会衍生出新的词汇,而5v5对抗的竞技活动将成为“老六”的主要生存土壤。
走红时间:2022年4月
类型:新造词汇
热度预测:3个月
8. 疫情词汇:
新冠疫情依然是2022年的最大话题,因此“精准防控”、“核酸”、“大白”、“动态清零”、“放开”依然是我们绕不开的词汇。多年之后,当我们回望2022,这些词语也将必然成为我们做出评判的重要依据。相信2023我们将告别这些词汇,迎来新的朋友。
7.雪糕刺客
出处及解释:今年夏天冰柜中的天价雪糕引发的网友热议。所谓雪糕刺客,就是表面平平无奇地躺在冰柜里,却在结账时给出“致命一击”的天价雪糕。
评价:刺客是传统的文化概念,由于刺客本体的长期存在而保持语义坚挺,在现代武侠和游戏文化崛起之后更是完美地贴合了流行文化。雪糕刺客一词更是很好地利用了刺客“伪装”和“伤害突然”的属性,可以说较为贴切。其中还隐含了网友在中招后不好意思把雪糕放回冰柜的好面子心理,可以说颇具文化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借助“雪糕刺客”一词,网友在玩梗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诉求,提高了大家对于商品价格的警惕性,具有相当积极的社会意义。
类型:新造词汇
走红时间:2022年6月
热度预测:由于国家在7月份落实了相关政策,词语的广泛传播也使广大网友提高了警惕,“雪糕刺客”已成历史,但由于词语的广泛流行和刺客的贴切隐喻,未来XX刺客可能还会限时返场。
6. 小镇做题家:
出身于农村或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高考进入一流高校,但缺乏一定视野和社会资源的贫寒学子。在明星考编事件后迎来高峰。关于词语的具体解析,我们已经做过专题视频。这里不再赘述。
热度预测:3-5年 小镇做题家背后是一个群体的苦闷与挣扎,反应了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将伴随一代人的记忆长期存在,直到拥有新身份认同的群体成长为话语权阵地的主力。
5. PUA(CPU/KTV/PPT/ICU)
出处及解释:
PUA源自美国,本意是Pick-up Artist,把妹达人。是指男性提升自身异性吸引力的一套技巧。后被发展成“泡学”,追求功利化指标化的快速推倒,是行动目的从吸引变为俘获,PUA一词也被代指为使对方服从自己,通过洗脑打压等手段使对方在痛苦中形成精神和情感依赖。广泛适用于恋爱、职场、家庭、校园等多种场景。之后在一段采访视频中,受访者由于口误将PUA说成了CPU,于是网友纷纷玩梗,又发展出了KTV、PPT、ICU的说法。
评价:PUA不过是几个英文字母,从语言本身的角度来说毫无魔性。它的流行原因正是一方负重前行+另外一方岁月静好的现象范式。在人们的朴素认知中,依赖应该是源于收益、快乐的正反馈,而不是PUA现象中痛苦折磨的负反馈。这种普遍存在的矛盾才是词语流行的最大原因。而后来CPU、KTV等变体可以说就是“蚌埠住了”的英文缩写版,这说明英文缩写已经很好地融入到了我们的互联网文化中,当然其中也包含着我们对于各种英文缩写的不明所以。
类型:外源词汇+谐音误用
热度预测:词语的指向很明确,所指的现象也将长期存在,如果没有其他的替代词汇,这个词语会很坚挺,当然这已经是PUA流行的第二年,对于这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很容易出现新的解释角度。一年吧。
4. 嘴替
出处及解释:
娱乐区词汇,指替自己表达出内心想法的人。
评价:嘴替一词可能源于影视行业的替身演员,处于拍摄需要,演员往往需要“文替“、“武替”、甚至“光替”、“吻替”、“裸替”。嘴替显然采取了相同的造词结构,替从形容词变为名词的用法颇具汉语特色。从词义上说,广大网友或因为不敢说,或碍于面子,或限于表达能力,总是有难真正地表达自我,嘴替说出了网友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颇有侠义之风。可以说“嘴替”无论从结构还是词义都有很强的积极意义,是年度流行语的典范。
类型:新造词汇
热度预测:虽然给予了种种肯定,但感觉使用范围还是比较限于娱乐圈,毕竟游戏区的“C语言大师”和社交平台的梗小鬼们从来都不会满足于被别人“嘴替”,而是更喜欢自己下场冲锋,希望别人替自己发声,终究有些保守,因此推测大面积流行最多持续半年,但是在娱乐版块儿的流行可能还能持续至少两年。当然,作为语言类UP,我肯定希望大家都能一吐为快,勇敢地表达自己啦。
3. 摆烂
出处及解释:
早年指NBA为获得高顺位选秀而刻意消极表现。后常见于组队游戏中故意送人头、挂机等刻意消极表现,现泛指当事情已经无法向好发展时,干脆不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而是任由事态发展的行为。
评价:词义相当负面的词汇,一定程度反应了网友态度。与“内卷”、“躺平”一样,摆烂也属于热度在第二年达到峰值的流行词汇。具有一定的累积和延续性,属于高度讨论的词汇。从内卷到躺平在到摆烂在行为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可以理解为网友对于该现象在本年度给出的答案。2023年,网友会给出是否会给出否极泰来的积极答案呢?
类型:已有词汇
走红时间:2021年
热度预测:2年
2. 冤种:
出处及解释
东北方言中的常用词汇,指吃亏委屈的人。最初见于自媒体平台的东北博主,后引发全网模仿使用。
评价:和去年的“豪横”类似,冤种又是一个方言转正的经典案例,“冤种”本就是东北方言中的常见用词,所指代就是社会的常见现象,有着广泛的适用性,极强的表现力自然成了网友的快乐源泉。体现了普通话和方言蓄水库之间的良好互动,以及汉语强大的包容性,以及汉语使用者对于非本地方言的高度认同。
走红时间:2022年2月
类型:已有词汇
热度预测:1年,冤种所指代的现象太过常见,网友习惯后必将被其他新梗替代,但有东北方言作为蓄水池,词语还是会保持长久生命力,不会完全退出网络空间。
1. 栓Q
出处及解释:
某博主的口头用语3Q的魔性英语发音。后被网友用于表达无语,或者反向感谢。
评价:栓Q的流行体现了谐音误用类词汇的强大活力,同时谐音误用的叛逆性恰好为阴阳怪气提供了温床。同时,栓Q是常用英语与网络文化的美妙联姻,保持了该类词汇的一贯水准。冷知识:Q不只是英语发音,汉语方言中也有这个发音,感兴趣的请自行搜索Q弹。
类型:谐音误用
走红时间:2021年
热度预测:3个月